10.24 拉萨的早晨是迟暮的,上午8点多钟才有确认的阳光。虽然人还是有些难受,但是已经明显感觉轻松很多,气喘是不可避免的了。 打了车直奔布达拉宫广场,拉萨打车是不打表的,都是10元钱,再远一点司机就会喊价了。如果路程较近,可以选择人力三轮车。3-7元不等,算是近中程的补偿吧。 来到布达拉宫广场,看到了传说中的布达拉宫。雄伟壮阔的布达拉宫建立在海拔3700米的红山上,据说建筑面积有138025米,宫殿高达115米,传说有999间房间。当然,游客是不可能去一一细数的。布达拉是梵语的音译,是普陀罗的意思。 拍摄布达拉宫的最佳地点是布宫西北角的3个小山包,这3个小山一个比一个高,最高的山顶上矗立着一个移动或电信的大发射塔,在拉萨,很容易瞅见这座发射塔,也就能确认布达拉宫的方位了。据资深的背包客介绍,后两座小山游客是不容易进去的,最矮的也是最靠近布宫的土丘原先是免费的,但精明的拉萨人于2个月前开始在门口收费,每人2元,真是敲竹竿。 爬上这顶多3-4层楼高的小山坡颇费一番体力,毕竟初到高原,如此爬台阶的体力活要付出比平原地区多好几倍的耗氧量。大家往头上套个大号的塑料袋,然后爬爬自家的楼梯,就能体会缺氧的滋味了。不过当你登上坡顶时,看到壮丽的布达拉宫。你会觉得非常值得的(不包括那莫名其妙的2元门票)。许多游客均在此拍照留念,其中不乏老外。 在此拍摄布达拉宫的留念照最好时间是下午,因为早上是有点逆光,雪域高原的阳光是惨亮和煞白的。人脸会显得较阴暗,到了下午,整个光线角度会使你的纪念照愈发完美,西藏的天空不必加任何滤镜,都能拍出深邃湛蓝的效果,而且万里无云。 在布达拉宫面前骚首弄姿留影完毕,就打算去著名的八角街看看。八角街又名八廓街,是拉萨最繁华的商业步行街,沿街摆满了琳琅满目的各自藏饰,唐卡,哈达,转经筒等各种旅游纪念品,要想血拼,在此可以得到极大的满足。只是杀价千万别心慈手软。一尊要价160元的佛像,老鬼仅30元就拿下了。 说到这,老鬼倒想起一件趣事,原本临行前想带些鼓浪屿的海螺过来送人,结果发现八角街居然有不少摊贩有售海螺的。幸亏没有这么干,否则被误认在此现买就糗了。 走着走着,发现有座外观不甚起眼的寺庙,门口一堆磕长头的信徒,寺庙的外墙刷得雪白,黑色的窗框,五彩斑斓的窗檐,很有视觉冲击力。看到一个拿着120系统的摄友,好奇地问他,这是什么寺庙,此友惊异地看着我:大昭寺都不知道?拉萨哪儿磕头的人最多,那儿就是大昭寺。 原来我们误打误撞地就来到了大昭寺。真是有缘,后来在大昭寺又发生了一件有缘分的事情,后面再详细描述。 老鬼信手拿着相机猛拍,其中一扇窗户的小品,窗前一盆海棠,生机勃勃地与窗檐彩绘争艳。只是回酒店以后才发现整个照片的色彩实在动人,只是构图失败,结果第二天调整构图重拍以后,才懊恼窗里人家已经把花盆收进去了,这段颇有禅意的经历值得回味――人生很多时候就是如此,一个美好的事物在眼前时自己并不在意,回想起来觉得值得好好把握珍惜时,已经物是人非,无法圆满完美了。 八角街有个菜市场,里面的水果蔬菜琳琅满目,并不象大家所想象的那样高原缺少维生素。至于果蔬都是极为普通的低档苹果白菜之类,毕竟是高原地区,也就不好挑剔了。 在八角街看到了一个极具高原特色的告示:本店氧气开放。呵呵,冷气,暖气开放的招牌见得多了,倒是第一次见到放氧气招揽顾客的。 拉萨街头很多甜茶馆,通常2元钱就能买到一小暖水瓶的甜茶或酥油茶。之间的区别主要是酥油茶是咸的,甜茶是类似于奶茶的味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