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拉萨故地游记、照片 |
[游记]拉萨故地游记、照片 |
2008-04-09 sz3.org |
打从第一次去过之后,总是把它当作一个中转或小憩的地方。 大昭寺广场的清晨,石板泛着黝黑的光。 不论是桑烟、还是白塔、或是寺庙,总是指向蓝天。 朝佛:拿着酥油、静静地排队,偶尔遇到熟人,说几句祝福或家常的话语。 不同年纪的人,代表着不同的年代,对宗教的情绪也有所不同。 通过大昭寺的金顶,遥望布达拉宫,一方是宗教圣地,一方是世俗权力曾经的最高象征…… 本教的印记深深地融入在藏传佛教之中。 磕长头的常见,而这种懂得法印的人,在而今的教民中是越来越少了 洗头:不论僧俗贵贱,在此都用同样的圣水洗着不一样的头颅。 曾听说,有个小女孩,为了完成父亲的遗愿,从遥远的牧区挑直线、磕长头而来。 转经的路,其实也是一个社交的环境和锻炼身体的跑道。 他们的腰腹肌肉,估计都比我有力。 转经桶,转啊转…… 布达拉宫,一座失去了精神、却得到物质的大屋子。 据说下边的这条路,断了风水。 不知是不是真金?反正藏传佛教消耗了不少社会财富。 衙役说:“再不好好站着,一链子锁了你去!” 与其供着十万佛像,不如心中有一个信仰。 天主教系统的讲究忏悔,佛教则讲究清净自我。 用刻着经文的石片搭就了这个巨型建筑,其中有许多人的许多心愿。 大好头颅,死后峥嵘于此,也不错。 修缮布达拉宫的妇女,站在屋顶,到了时间,就和着远处成群的工人们的歌声,翩翩起舞、哼哼有词。 |
转自:http://www.sz3.org/szsy/topic.cgi?forum=17&topic=143&show=100226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