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西藏日记之鲁朗拉萨(6月12日) |
[游记]西藏日记之鲁朗拉萨(6月12日) |
2008-04-09 tom.com |
快中午的时候我们才上路,没多久就翻越了色季拉山口,山口有块石头山刻着“南迦巴瓦峰远眺”,那是一座7782米高的山峰,非常遗憾的是,当时光线不好,没有拍到很满意的照片。看了一下GPS,得知这山口也有4000多米高,回想刚上川藏路翻越折多山的时候,还为4000米的海拔激动,可随后的几天,天天都在翻山越岭,随便哪一座都得4000多米,逐渐也就习以为常了。 下山途中,我们有一次停车拍照,忽然一辆高尔夫迎面驶来,与我们的的车对头停下。木头是青年报的试车员,对车比较在行,他后来对我说当时他心里-很正纳闷:高尔夫还没在内地正式上市呢,怎么西藏都有了?再仔细一看,车上挂着的是吉林的试车牌照。车上的人过来打听前方路况,原来他们是一汽的试车队,有20多辆车来西藏,除了高尔夫还有宝来。 中午在林芝的八一镇吃的午餐,八一镇是由内地援建的,镇上的建筑很新也很现代,非常干净,我们到的时候是下午一点多,街上人很少,感觉很舒服。想到内地很多地方的人山人海便不由得感慨中国确实需要计划生育,当初如果马教授的学说如果被科学地认识,现在的中国或许是另一番景象。 八一镇距离拉萨还有400多公里,这一带号称是西藏的江南,海拔不高,气候宜人,看上去是一个消磨人斗志的地方,我们不敢松懈,吃过午餐,于下午四点就又上路了。 这400多公里路应该说是西藏境内最好的公路,平坦、安静。不过开始是车不争气,途中点火模块坏了,这一修理用了50分钟;而后是大雨瓢泼而注,减慢了我们的车速;最后是我和木头轮流犯困,无奈只好停车休息。 途中我们经过了阿沛村,不知道是不是是阿沛的家乡,反正整个村子都是由非常漂亮的独立小楼构成,看上去够有钱的。 经过的几个村镇、县城的时候,都跟八一一样,标有广东援建的字样。这些建筑给人的感觉是已经看不出是在西藏了,恍惚置身江南的某个镇子。对当地人来说,这或许是个进步,但我对这种“进步”感到很疑惑。从事旅游行业的经验告诉我,任何地方如果以“发展、进步”而丧失本地特色,那将来它也许就要为此付出更大的代价。 午夜2点,我们终于在倾盆大雨中驶过拉萨大桥,进入了拉萨市区。 川藏公路时代宣告结束。
|
转自:http://auto.tom.com/Archive/2002/6/18-57712.html220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