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2006西藏之行拉萨 |
[游记]2006西藏之行拉萨 |
2008-04-10 live.com |
2006西藏之行——拉萨 5月30号进入拉萨。 之前,一阵的激动,因为那个梦寐以求的地方,马上就要到了。西藏,一直都是我的梦,拉萨,作为整个藏区的中心,自然有不可替代的象征意义。可是,等我来到了拉萨,才知道,原来梦想和现实的距离其实一直都这么遥远。这种失望,在毫无防备之下,突袭了我,心揪成一团,无法呼吸,泪水竟然要掉下来。猴子说,我抱着过大的梦想来的,自然失望也就会这么大。是的,没有那么的希望,又怎么会有勇气过来呢? 1、拉萨的街道 进入拉萨,就像离开了西藏。规整的市政建设,平坦的柏油路面,如果不是满街的藏民,我真不会觉得自己是在西藏。 拉萨是名副其实的“丐帮之城”。刚落了地,我就奔去换了一堆角票,因为听说会有很多化缘的僧人。旅伴们说,除了僧人,其他人一律不给钱。后来,经常地,我们只能给钱来摆脱纠缠。我最怕的是藏族的小孩,他们纠缠人的功力不是我能轻易解决的。记录是,吃了一顿中饭,进来了8个讨钱的人,有汉人也有藏人。 2、布达拉宫 布达拉宫,海拔3700多米,由下到上分别是“雪”、白宫和红宫,充分体现了藏传佛教中“欲界”、“色界”、“无色界”的“三界说”。 初到拉萨,不去布达拉宫,是一件说不过去的事情,虽然我对宗教寺庙并不是很感兴趣。去的时候,赶上寺庙的修缮,很多点都关闭了。晃了一圈下来,只觉得眼前是一堆堆的金山银山和绿松石红宝石,整个藏区的钱都在这里了。 3、布达拉宫广场 旅途中,我最喜欢的是藏区的天和云,如此的洁净,让人觉得天就在自己的头顶上,云触手可及。看过藏区的天,其它地方的天,还称得上是天么? 4、大昭寺 大昭寺,又名“祖拉康”,藏语的意思是经常。“大昭”,意为“觉康”,即释迦牟尼,就是说有释迦牟尼的佛堂。里面供奉着由文成公主从长安带到拉萨的释迦牟尼12岁等身金像。 本来打算一大早就过去的,因为那时候会有很多朝拜的人,这样就可以混在朝拜的人群中,感觉那种不可思议的虔诚。是的,不可思议的虔诚,这是我旅途中我对藏民的另一个强烈印象。走了三条线,每条线上都可以看到一步一叩首的藏民。在八廓街,从清晨到傍晚,转经跪拜的人,络绎不绝。他们脸上的坚持,让我觉得,在他们的心里,除了神,已不能再容下其它事物了。对于没有信仰的我,更多地感受到触动,而不是惊异。 5、大昭寺的囊廓转经回廊道 拉萨一共有三个转经道。最外的是“林廓”即外转经道,中间的就是有名的八廓街,而最短的就是大昭寺内的“囊廓”转经道,也是最神秘的一条。 走在转经道上,手拨动着转经筒,莫名地,心中浮起了一种宗教的神圣敬畏之感。嘴里念着六字真言,看着转动的经筒,往事如浮云一样在脑海中闪过。 6、大昭寺的金顶 有名的金顶,看得我兴趣索然。后来,听到了打夯屋顶的藏族女人唱的“打阿嘎”,才慢慢唤回我的神经。曾经在下布达拉宫的时候听过,离得远了是一种空灵,走得近了,强烈的节奏敲击着麻木的心。 7、八廓街 “廓”,藏语意为“圆圈”。八廓街,是拉萨最有名的转经道,环绕着大昭寺。路边是卖各种饰物的小摊。 8、玛吉阿米 玛吉阿米,是八廓街上的一个咖啡厅。在驴友中很有名气。其中的装潢和音乐,比较有藏区的特色,虽然它也逃离不了英文。 受不了拉萨强烈的紫外线,我躲进了玛吉阿米。点了一杯酸奶,坐在窗边看着八廓街上来来去去的人群。店里有很多的留言本。看着一篇篇陌生人的留言,笑了。大家都是带着一颗破碎劳累的心来到西藏,希望在这里找到自己心中最神圣的土地。为情所伤的人们,或许,我们只是在逃离的过程中,寻找真爱。 在拉萨呆了三天,去了布达拉、大昭寺和小昭寺。我对拉萨,更多的是失望,或许,只能怪自己期望太大了。 ……………………………………………………………………………………………………………………………………………… 5.30-6.02 拉萨
|
转自:http://aying0122.spaces.live.com/blog/cns!893D90E40D726C83!263.entry270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