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山东游记----定远舰博物馆(2) 在威海,韩国店韩国文字扑天盖地,据司机说,威海每周一三五都有去韩国的船,本地又有韩国人的厂,所以韩国文字和话他也会一点。导游把我们带到位于港口北码头海港大厦的“韩国商品总汇”,据说这可是旅游团指定的地点。到了目的地,确实是失望,韩国商品真是不少,不过总感觉上不了档次,逛了一圈,就没什么兴趣了。倒是门外店铺卖的,威海特产的钓鱼竿引起我的兴趣,碳素的四米竿、才卖25元,我高兴的选购了一支。 “韩国商品总汇”外面是个海滨公园,这里有以“定远号”为卖点的“军舰博物馆”,是威海北洋水师旅游发展有限公司新搞的旅游点,参观“定远号”战舰,每位门票为50元。定远舰在近代海军史上是一个标志,是中国近代海军发展到顶点的一个象征。在100多年前的甲午海战中,作为北洋水师的旗舰,定远舰曾经威震海内外,最终却于1895年在威海卫军港内被日舰击伤后被迫自沉。如今,沉没于黄海海底的“定远舰”已经化作了碎片,无从打捞,定远舰也作为一段历史的代名词而永远留在人们的记忆中。威海北洋水师旅游发展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姜培旗介绍说:“作为中国近代海军的主力战舰,定远舰一直在许许多多人的心目中占据独特地位。让这所军舰重见天日是很多人一直的梦想。我们历时3年多、耗资5000多万所复制的这艘定远纪念舰,是为了让国人铭记历史,勿忘国耻。” 据资料介绍,定远舰的历史,要追溯中国近代海军的建立,它是清朝以李鸿章为首的“洋务派”向德国购买订制的,战舰的级别是当年最先进最顶级的,1885年建造完毕回国后,这艘战舰一直长期担当海防主角的重任,是当年清朝北洋海军的旗舰级战舰,并出现在近代中国很多对外交往的事务中。看到“定远号”不禁令我想起当年在北京颐和园的感受,1891年,正值是世界舰船发展的日新月异的年代,清政府竞下令海军停购外洋船炮军火2年,而慈禧太后则利用这笔经费来修建颐和园和筹办60大寿,北洋海军曾计划为主要战舰添配18条120mm速射炮和更换3条105mm炮的60万银都最后无疾而终。在当时国人不学无术和洋务派缺乏经费的情况下,短短十年间这艘亚洲第一巨舰“定远号”因为服役时间太长,缺乏保养,在日本战舰技术的努力追赶下,中国的舰队设备已经显得落伍。落后就要挨打,定远舰虽然曾经参加过与日本对抗的“黄海战役”,但是甲午海战后,随北洋舰队的覆没,定远号也沉没于黄海海底了。如今就只剩下颐和园昆明湖西北岸的“中西合璧,精巧华丽”的著名的水上建筑----清晏舫(石坊)了。 追往昔,想到现代,我们的国人如果仍然抱有自负态度,由其是沉浸在“认为未来世界上十年八年的焦点,都将会是中国的天下”上,确实是太过乐观了。如今中国人均GDP也只是日本的1/30。即使用日本1955年到1973年近20年的发展与中国1978年改革开放后的20多年比较,日本经过不到20年人均GDP就达到4000多美金,中国经历1978至2005长达20多年的快速经济发展,人均GDP还只是勉强达到1000美金。我想现在中国还是要扎扎实实的做些事情,不要外国人一说什么“中国世纪的到来”,自己就当真地飘飘然起来,也跟着说些不设实际的大话,我们应该以历史为借鉴,时常警惕。临别我们就在“定远号”旁边拍照留念。 该地区的相关文章:拉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