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1号 凌晨3:00,为了给我们拍照,司机将车头对着那块碑石,然后打开前大灯照在上面。 到当雄是正午时分,下车时感觉风沙很大,路人也不多,过往中的人也都是把口鼻藏在围巾里匆匆赶着路,看上去当雄似乎和内地一个小村差不多少,109国道穿城而过,将当雄分成长长的两边。司机没有去过纳木措,车停在天湖饭店门口,吃了面条后,问清了纳木措的方向(其实,去纳木措就是饭店门前的一条沙石路,不下雨时路况挺好)。 车一直开到扎西半岛前的一片帐篷跟前才停了下来,帐篷是转湖的藏民们搭起的,象个小小的居民点,有小吃店和小卖部。今年是羊年,是转纳木措的好年份,可我们去时的季节不好,四月底了,江南已是春暖花开,这湖面却大部分还结着冰,环抱湖一半的念青唐古拉被积雪覆盖着。其实旅行中,常会在不是最好的季节跑去看风景,我觉得没什么,因为每个季节都会有不同的景色去让人感动。纳木错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圣湖(湖面海拔4718米),蒙古语中纳木措叫“腾格里湖”,是“天湖”的意思。虔诚的信徒们绕湖一圈往往要走上十多天,一路祈祷、一路风尘也会有一生的收获。阳光时隐时现的湖边,让我最难忘的就是一群手牵着手走向天湖的藏族女孩子们,亮丽的色彩点缀在绕湖的尘土路上,佩饰发出悦耳的声响溅在凝固的空气中,丢在转经路边、丢在与雪山相拥的湖畔,也钻进每个与她们擦肩而过的旅行者心中。或许在她们心中有些事并不太明白,只是按着祖辈教给的方式去做、去追随,民族的传统和信念就这样会在远离城市喧嚣的土地上静静的延伸下去,千年、万年! 当雄到拉萨大约120KM的距离,行至羊八井路段时,又在修路,01年就因为这段修路绕道林周,所以多花了三个小时,如今路居然还在修,但愿修的不是同一段路。 快到纳木措时W已开始把氧气袋抱在怀里,并且呼吸进了袋中憋了许久的氧气。所以对于纳木措,W只是下车走了几步就呆在藏民的帐篷中守候我、G和老藏了。几乎快到拉萨时,W做出了个令我和G吃惊的举动来,先是抹着眼角的泪水,接着拨通了朋友的手机....。这情景让我一下就想起了王小丫主持的“开心词典”里求助电话那一幕。W今年要毕业,不管是不是继续学子生涯,但终要走向社会的,我不知道未来的路是不是如这青藏线那么难走,希望也祝愿她因此而成熟许多。 车一直开到了北京东路上的“吉日旅馆”,这是我前年在拉萨歇脚的地方,有些依恋,特别是吉日那过道间沐浴着午后阳光的长条椅,01年我在这度过了不少快乐时光。门厅依旧,登记室内面孔似乎还有些熟悉,院中央的疯牛餐厅外墙正在装修,除此而外别的没有多少改变。登记的房是206室,上楼路过发帖子的墙壁时,发现贴帖子的地方变了,而且内容也少了许多。房间里今天比我早住进了两位,一是广州来的(让我想起了非典,不过聊天时知道他已出来二十天了),另一位是合肥过来的,都在西藏呆了一段时间。得知合肥的过些日子也要去尼泊尔,而且签证早办好了,便请他第二天有空就陪自己去尼泊尔驻拉萨办事处去办签证,结果他的回答让我有些吃惊,并由此让我对安徽人产生了不好的印象。(自己第一次出国,而且不怎么懂英文和签证的相关手续)当时,他正在楼下和几位司机闲聊,我便问他:明天有空的话,能不能帮忙陪我去签个证?他惊讶的问我:你不会英文,去尼泊尔干什么??....?当时我不知道说什么好,在我看来,语言对旅行人来说不应该是最大的障碍,何况我去尼泊尔不是要去学术交流...。我不知道这位朋友是何公干,我想来西藏、去尼泊尔也只是用双眼感受、用心灵去记录吧。很多事,在外国人眼中能理解,但在同胞中却不能理会。我没说什么,也不会为这些言辞去生气,出门在外,能得到帮助最好,但不要勉强别人,更不要勉强自己去低头。出门受点伤又能怎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