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阿育王纪念石唤起蓝毗尼圣洁回忆 |
[游记]阿育王纪念石唤起蓝毗尼圣洁回忆 |
2008-06-27 sina.com.cn |
但是,从阿育王的石柱并不能必然推断出佛陀降生的准确地点。今天的蓝毗尼是个不大的村庄,绿树成荫,景色秀丽,有许多与释迦牟尼有关的历史遗迹,引来无数虔诚的信徒前往朝拜,因为这里是释迦族圣者——乔达摩·悉达多诞生之地。 佛陀的诞生地是清净朴素,仿佛古代农耕社会特意为后人保留了一角,以便让人们了解佛陀时代的自然环境。对于朝圣者,除了佛祖诞生的中央圣园和阿育王石柱等砖石遗迹,最值得拜谒的就是那棵千年的菩提树。菩提树是印度最平常的树,而这棵菩提树因与佛陀降生有关而受到顶礼膜拜。然而,近几年来,有考古学家提出,这个菩提树的位置并不一定就是佛陀降生地,因为园林中央还出土了一块石板。那块石板所在的位置也许才是佛陀当年出生的真正地点。 尼泊尔著名的考古学家巴桑塔·毕答莱博士已经在蓝毗尼地区从事考古发掘多年,作出了一些重要发现,他对佛教有很深厚的感情。他和历史学家一起,从大量的民间传说和考古发现中,从蓝毗尼园中几处修复后的石砌砖垒的房屋残迹遗中反复求证,依稀地勾勒出2600多年前一个特殊的婴儿诞生时,笑声、水声、欢闹声和啼哭声所形成的忙乱、喜悦、庆贺的场景。一个在天气晴朗时可以远眺喜玛拉雅山覆雪的美丽花园——蓝毗尼,参与了一个生命降临的盛事。 巴桑塔·毕答莱博士的研究似乎是想突破过于传奇的民间传说版本。民间传说版对佛陀出生的演绎过于神奇:摩耶是北天竺迦毗罗卫国净饭王的妻子,公元前623年的5月5日。按当时当地的风俗,临盆的妇女要回娘家分娩。摩耶经过蓝毗尼的一片婆罗树园,向娘家天臂国走去。婆罗树又称无忧树,当时正是花满枝头,池塘里芳香扑面,令人愉悦。摩耶沐浴后突然感到阵阵疼痛,抓住树枝,佛祖就从母亲的左腋下肋骨中降生。那颗无忧树最终也因为王子的悟道而被称为菩提树。 并不是所有的朝圣者都那么在意佛主到底是不是降生在菩提树下,毕竟,那是考古学家的关注的事情,朝圣者关心的是生命的智慧和真理,因为,也只有寂寞的蓝毗尼,才能保有其他圣地中少见的恬适静谧与清澈安详,包容人们在其中沉思冥想,才能保护那位千年前忍受着阵阵剧痛的皇后,产下内心慈爱、悲天悯人的智者。 三、释迦牟尼故乡今安在? 佛陀出生地显然成为一个颇受争议的话题,而“何处才是释迦牟尼的故乡”则是另一个历史的悬疑,迦毗罗卫国王城真正的遗址在哪里呢? 印度和尼泊尔之间一直存在着“两个迦毗罗卫国”之争的问题。19世纪末发现的,离兰毗尼园只有几十公里的尼泊尔境内的遗址,长期以来都被认为是迦毗罗卫故地;而对于印度北方边境处的庇浦拉瓦(Piprawa),考古学家先是通过发掘证明该地有释迦族的佛舍利塔,后来在上个世纪60年代又发掘出有陶制印有迦毗罗卫比丘僧伽的字样的钵盖,因此推论说庇浦拉瓦才是迦毗罗卫国的故地,这便引发了迦毗罗卫国地望之争。最近的“蓝毗尼——从过去到现在”国际学术会议上,尼泊尔考古学家巴桑塔·毕答莱博士说,“这些证据只能证明该地是迦毗罗卫地区,但不足以证明是国都,迦毗罗卫国地区非常广大,关键是确定国都的位置。提劳拉考特地区周边众多遗址的发掘都和玄奘大师的记载比较吻合,所以更有说服力。” 如今,迦毗罗卫城在荒郊野地里只有一个条件极其简陋的旅店,没有院墙。由于朝圣者不多,院子里长满野草,旅店窗户上的玻璃也残缺不全。巴桑塔·毕答莱说:“迦毗罗卫城在佛陀晚年遭战火毁灭。当年法显到此旅行时,尚见有城址遗迹和数十户民家。玄奘到来后,只见到了舍利塔和阿育王石柱。” 岁月已经非常悠远,细节和证据诡谲地埋在时光深处,等待进一步发掘。事实的宿命和启示是,佛陀的祖国迦毗罗卫是个小国,最终没能逃脱被强权征服的命运。古代印度亦如中国的春秋战国,群雄并起,16个国家相互厮杀,佛陀就诞生在这个年代,族人全被处死,血流成河。饱受战争灭族的沧桑,佛陀对人民的苦难深有感触,心中满是慈悲。牧羊女让释迦牟尼喝了乳粥,才使他有气力走到一棵菩提树下经过七天七夜的苦思冥想,灿烂的阳光再次照亮大地时,他的脑海终于明澈起来。他对生命的意义大彻大悟,从而成了佛陀。那一年,他35岁。
|
转自:http://blog.sina.com.cn/s/blog_4b48d1e001008hxt.html370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