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点首页 |  北京 |  上海 |  杭州 |  南京 |  西安 |  广州 |  深圳 |  苏州 |  国内景点门票价格大全 |  游记
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没有阴影的家园(十八)阿妈的转经廊

[游记]没有阴影的家园(十八)阿妈的转经廊

2008-06-27    sina.com.cn

我很遗憾没能给那位阿妈照个像 但西藏千千万万的阿妈
几乎都是这个样子

那天照的比较少 所以转贴一下网上的资料 这是昌珠寺外观

这就是那美丽的观音像 上万颗珍珠啊

很多人以为,这个游记我不会继续下去了,因为已经隔了太久。可我偏偏就是这么执拗,许下的关于西藏的承诺不能轻易放弃。我不写它,它也会在时间的奔流中倔强地召唤我,不肯褪去。不知道为什么?
说到离开青浦了。离开的那天早上,桑耶寺里在做盛大的法会,我们这些外来的游客似乎是不在被邀请之列的。但天未明就铮然响起的钟声,以及绵延不绝的诵经,早就在我们困倦的耳膜和合抱的山谷间回响穿梭。所有的青色都被催醒了,向阳的山麓上开满了格桑花,每个檐角的风铃都碎碎戚戚地响了起来,互相问候。佛的气息无处不在。
我上楼下楼好几次才找到了泽当开往拉萨的班车。因为和当地老乡沟通还有些困难,虽然他们也能说汉语,但是要找到最佳方案,你还得自己耐心地问。这班车是一班朝圣专用车,从泽当去拉萨的路上会依次经过昌珠寺和雍布拉康,每个地方停约莫40分钟,下午四点返回拉萨,一人才40多块钱,十分划算。
虽然我们一行三人都犯了头疼,但是一上路,还是舍不得睡,因为窗外的景色太好看了。恰好那天起了风,说恰好,是因为有风的天气里,泽当郊外是一片乳白。白色的沙漠里滚腾着细细的沙尘,变幻出不同的造型,跟着我们的汽车欢笑着向前。云絮缭绕的山顶,远远的是庙,兀立在峭壁上,没有一点植被地遮掩,虚映在风沙里,象是刚刚盛开的莲花。
而山路一转,倏地就换了景色,绿意蓬勃的山坡上遍地都是彩色的经幡和玛尼石,惬意过度的牛羊们,绑着红绳在公路上悠然度步。车上同座的有位僧人,一身黄衣,我搞不懂他究竟在寺院里是怎样的职务,总之他见了我就笑,我也回抱以微笑。在西藏,陌生人投来微笑是再平常不过的事情,你大可不必为之惴惴,何况是僧人,更应该觉得荣幸。摸摸自己的脸,心下开心,起码我不是个面恶之人,呵呵。
僧人的目的地就是泽当县城。他下车的时候,外面正放着很响的《两只蝴蝶》。说起来,这里确实很内地。两侧的商铺写满了汉字。网吧、四川餐馆、音像店,都是熟悉的感觉。我甚至在一家书店的门口看到了宣传新出版的《江泽民文集》的横幅,真正的同时上市同时发行。其实泽当不大,横竖只有两条主干道,但是发展的还很有想法。横的一条是民街,市井乡土,无所不有;竖的一条是官街,林立的机关,密布的大院,一直排出好几公里去,这似乎也是颇有内地特色的一种规划。
我们要去的昌珠寺就在官街的尽头。出了柏油路不一会儿,路面多少有些凹凸不平了,一转路口,寺门便在眼前。说来,这里和大昭寺以及桑耶寺相比,实在称不起它远播的名号,西藏第一座佛堂,因为从外面看起来,规模很小,没有高耸叠彩的门楼,也没有宽阔的广场,普普通通的一座门,再朴实不过。
我们随着朝圣的信徒一起走进去,先是一个前庭,一边是一口大钟,上面刻着藏文铭文。环顾整个前庭不大,
周围一圈暗色回廊,廊顶一层僧房。再向里一进,是个大院落,布局和大昭寺很相似,最让我惊喜的是,这里居然有药师七佛,要知道所谓药师七佛成组的佛殿在西藏也不是常见的,我也就是在大昭寺、色拉寺再就是昌珠寺见过了。
供奉药师佛的拉康(就是佛殿)里,人不多。因为没有一扇窗户,所以房间里的光线暗涩而粘稠,空气里弥漫着酥油的香气。药师七佛在烛光的摇曳中,跃跃欲动,似乎在用眼神彼此交流议论着我这个还不够虔诚的朝拜者。拜完之后,走出拉康才注意,其实这个错钦大殿的布置是很巧妙的,十几个拉康,内容各异,向内分布一周,顺时针排列出朝佛的路线。
来昌珠寺,不看镇寺之宝是比较遗憾的,但看了会比较困惑,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在拉萨,你经常找不到好的汉语导游,会说汉话的汉人一般会把事情说得满可疑的,什么发财什么吉利,好象西藏处处都是有求必应的办事机构;而会说汉话的藏人呢,有些辞不达意,你想问又不好意思追问,没准追出他一额头汗,还外赔上一段更听不懂的解释。于是只好自己看吧,那么问题也就来了,——看不出门道来。
就说昌珠的镇寺之宝吧,是一副珍珠唐卡。唐卡所画的是观世音菩萨憩息图。据说整个唐卡用了上万颗珍珠和宝石,脑海里这副唐卡的感觉应该是光彩熠熠被堂皇地摆在博物馆灯光绝佳的地位,可实际上,它就幽藏在错钦大殿二层一个很不起眼的佛堂里,还用玻璃橱隔着,我本着一颗非看不可的心去找,都无法把眼前这遥远的画作,和心中那个华丽的身影并等。若不是身边有游客议论,我几乎是要错过它了。这副观世音像很闲散的坐着,姿态优雅,好象是一柄如意,通体玉脂生香,白润馥郁。虽然她是平面的,但在我看来却是能下殿堂的活菩萨。你想,隔出这么远,加上玻璃反光,我依然能看到美丽,可见,她有多美。
朝拜班车的耐心是有限的,我们已经远远地听到墙外催促的喇叭声了。当我们小跑着赶出来的时候,前庭的天井里多出一位老阿妈,她矮矮的个子,梳着有些散乱的灰白色小辫子,栗色的脸上沟壑纵横,她冲我们笑,我们也向她行礼。本以为只是在西藏常见的一种见面方式,可老阿妈看我们没停下脚步,便提高嗓门说着藏语,还用手臂画圈,我们猜度她的意思,是要我们再绕一圈转经廊,这个提醒实在是对的,但是我们也不好意思让车上的朋友等太久,老阿妈的好意难却,那该怎么办呢?
于是我们用快跑的方式去转经,没想到,昌珠寺的转经廊如此之长(事后我们知道是全西藏最长的,真赶上了),单是跑都跑了四分钟,吱吱纽纽的转经筒在我们的手中飞转,金色的经咒在山南白灿灿日光的照耀下,一页一页在胸口沸腾。跑,第一次用这样的方式去朝拜佛陀的经典,抛在身后的长长的廊道,也给了人些许莫名的快乐。
重新跑回前庭,我们才意识到在西藏是不能随便跑的,不仅气喘吁吁,而且刚刚好转的头疼又隐隐来袭。而那位老阿妈居然还站在原地,银色的发丝飘起在风中,冲我们颔首示意,我心里有种感动,她是在等我们转完。她是在欣赏一种善念,她是在缔造一次善念的表达。阿妈,你是谁?你来自哪里?你又要去向哪里呢?
阿妈的笑告诉我了,她就在这里,一直在,从来没有走开过。昌珠寺只是一个暂时的幻象,而阿妈的笑却始终如此真实。扎西德勒,阿妈。我的祝福总是如此羞于出口,但我会记得我们这次偶然的邂逅,是你教会了我很多,比如什么是给予,什么是舍得。
班车的下一站是雍布拉康,那是西藏的第一座宫殿,修筑在高高的山巅。喜欢拍照的朋友可以选择在下午之后去,光线会映衬出雍布拉康的巍峨,喜欢骑马上山的朋友,也可以花十块钱体验一下45度的陡坡,就是希望看到宫殿皇室气派的人不用去,因为雍布拉康开放的空间很小,而且票价贵得会死人的,近观不如远观吧。
半路还遇到了一座寺院里在唱藏戏,宽大的五色凉棚下,是可怖的头饰面具,人们密密匝匝挤了一个院子。正是中午,他们在休憩吃饭。他们也看我们,我们也看他们,其实人生就是这样,不知道为什么,某天我就会走进你的视野,然后象从没来过一样,离开。

转自:http://blog.sina.com.cn/s/blog_53931d45010008ox.html228阅读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网友评论:

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我来评论:

主要城市景点票价查询 · ·


搜索2万余景点信息
关于票价网 | 景点查询 | 地铁查询 | 站务论坛 | 网站地图
© 2006-2020 piaojia.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海网安备1101000238号 京ICP备14045893号 联系我们:dnzm9@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