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西藏日喀则游记:重返新藏线 露营佩枯错 |
[游记]西藏日喀则游记:重返新藏线 露营佩枯错 |
2008-02-23 17u.com |
onmousewheel="return bbimg(this)" onclick=javascriptwindow.open(this.src); alt=重返新藏线——露营佩枯错 src="http://blog.tibet.cn/UploadFiles/2008-1/251452691308.jpg" onload=rsimg(this,500)> onmousewheel="return bbimg(this)" onclick=javascriptwindow.open(this.src); alt=重返新藏线——露营佩枯错 src="http://blog.tibet.cn/UploadFiles/2008-1/25218785790.jpg" onload=rsimg(this,500)> onmousewheel="return bbimg(this)" onclick=javascriptwindow.open(this.src); alt=重返新藏线——露营佩枯错 src="http://blog.tibet.cn/UploadFiles/2008-1/251434761552.jpg" onload=rsimg(this,500)> onmousewheel="return bbimg(this)" onclick=javascriptwindow.open(this.src); alt=重返新藏线——露营佩枯错 src="http://blog.tibet.cn/UploadFiles/2008-1/251455243450.jpg" onload=rsimg(this,500)> onmousewheel="return bbimg(this)" onclick=javascriptwindow.open(this.src); alt=重返新藏线——露营佩枯错 src="http://blog.tibet.cn/UploadFiles/2008-1/251451947056.jpg" onload=rsimg(this,500)> 我读书少,懂的道理就少。在与洋鬼子打交道的时候,我时常担心自己一不小心干出点丧权辱国的勾当来,令亲者痛,仇者快。可中国闭关锁国,固步自封惯了,遇到不讲道理的帝国主义分子,往往慌了神,乱了阵脚。就是到了日趋国际化的今天,我们依旧在为对老外说是还是说不而犯愁。其实,在我看来,答案很容易,对钱,就说是,对枪,就说不。可在大部分时间里,问题没有标准答案,得靠自己分析。 我就遇到了这样的难题,来自老牌帝国主义国家西班牙的这些探险家们希望我能带他们不走寻常路。可是,总参作战部严格规定了我们的行车线路。离开日喀则后,我们应该沿着318国道,行进到拉孜,转入219国道前往萨嘎。总参外字(2007)282号函里有一句话尤其令我印象深刻——萨嘎境内不得停留。 其实,离开拉萨的那天,我就因为非主观因素把他们带离了规定路线。在羊巴井附近,我们和坦克不期而遇。大家显得很兴奋,探险活动要是能擦枪走火就更刺激了。我可没那样想,拿起步话机就喊:“大家注意了,都不许拍照。” 可在拉孜,我还是答应了鬼子绕道去定日。珠峰近在咫尺了,他们希望能一睹其容颜。我无法拒绝这样的要求。我从未到过珠峰大本营,江湖上传闻大本营的收费名目繁多,我就有点本能地抵制前去凑热闹。 在手机信号时断时续的中尼公路上,我给同学阿庆嫂打电话。她去年去了大本营,比我了解情况。阿庆嫂的介绍让我喜忧参半。从定日去往大本营仍需驾车四小时,在定日县城,根本望不见珠峰,更何况当日多云。云遮断山川。 老外的好心情受到了打击。大家只是想看一眼世界第一高峰,并不打算花费太多金钱和时间深入到大本营。在村口的珠峰收费站,大家被高昂的收费标准吓坏了。每辆车需缴费400块,每个人70块。江湖传闻得到了验证。所有人都收起了钱包,收起了看山的念头,掉转车头继续西行。 这帮小子又打开地图,指着希夏邦马自然保护区内的佩枯错问我是否能在湖边露营。我对佩枯错一无所知,至今都认为那只是一个平常的湖泊。希夏邦马峰远在佩枯错的南面60公里处,尽管高度也超过8000米,而且全部位于中国境内,但人们对她的热情远逊于珠峰。 保护区的入口处有一栋平房,那是绕不开的售票处。和珠峰相比,这里的收费标准低了很多,尤其是车辆。每辆车收费40块,每人60块,司机免费。可老外没有享受到司机免费的优待。隔着车窗,消瘦的千斤顶倒是有几分像拉萨来的司机。Gerardo问我,这样简易的售票处有没有可能是村民非法自建的?我心里也这样想,但对方出具的正规发票打消了我的怀疑。 售票处到佩枯错还有一个小时的车程。山谷间开阔的草地上跟本没有路,我们起初还按照车辙印前进,后来,西班牙的探险家们耐不住性子,就在草地上撒起野来,争先恐后地狂奔。车轮碾过的地方,植被纷纷遭殃,可没人在乎,那些以环保卫士自居的欧洲人此刻正在体验驾驶的乐趣。 我最终还是没有成功制止他们在湖边露营。佩枯错海拔4600米,夜晚多风,气温肯定会降到零度以下,实在不是露营的最佳选择。无奈之下,我做出了不是很恰当的选择,带上千斤顶他们赶往萨嘎,等老外第二天赶来和我们会合。我记起了那句话,老外不得在萨嘎境内停留。西班牙人的固执正好化解了这份尴尬。 事后,我对Sabrina解释没有露营的理由。我说:“我是来玩的,但不是来玩命的。”我相信大家的身体已经开始遭受高原反应的折磨,低温和寒风更像是夺命无影手。但队员们对此认识远不如我深刻,用事实来教育他们是最好的办法,胜过我说过的每一句话。两年前,我在冈仁波齐转山,我清楚地记得寒风从我的帐篷里穿过,我摸着自己的大腿,感觉阴冷得像是一块石头。我不敢睡,在帐篷里坐到天亮。 Sabrina告诉我,那晚她用了两个睡袋。她说,大家烧完了捡来的树枝,还有车里的纸箱。有人跳起舞来,可眨眼就气喘吁吁,不得不躺下了。我从他们的照片里看到有人裹紧军大衣,甚至戴上了棉帽,样子很滑稽,像极了混进革命队伍里的坏蛋。 当晚,我躺在萨嘎宾馆舒适温暖的席梦思床上,却完全能体会湖边鬼子们的窘境。 西藏旅游网 http://www.oktibet.com
|
转自:http://www.17u.com/blog/article/126784.html368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