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青藏游记之珠峰大本营(岁月留声) |
[游记]青藏游记之珠峰大本营(岁月留声) |
2007-08-06 mysinablog.com |
青藏遊記之珠峰大本營 小馬 | 10th Aug 2006 | 青藏遊記系列 | (178 Reads) 青藏遊記之珠峰大本營 欣賞過雄偉的喜瑪拉亞山脈,我們仍意猶未盡,雖然聖峰雪景,盡收眼簾,只是遠觀群山,始終未能感受巔峰霸氣。於是,我們再驅車前進,直搗珠峰大本營。下山路段,景觀仍舊壯闊,車道依山而建,仿如十里羊腸。輪下細石黃沙,車子疾馳過處,塵土飛揚,看不清後方景物。再說下山車道,雖不算崎嶇路遙,但通路狹窄,腳下便是陡陡山坡,為旅程徒添幾分驚險。連日旅途,每多讚嘆自然景觀,頌其波瀾壯闊,浮世天工,往往忽略了勞動人民的汗血功勞。眼下這高山天路,開山劈石,運泥蓋土,自是工程浩大,置身其中,心頭不由得一陣顫動,禁不住向我國的勞工人民致敬。 翻山越嶺,終於來到絨布寺,此處是通往珠峰大本營的出入要道,但為保存珠峰自然景觀,所有機械車輛一概不得通過。下車之地,距離珠峰大本營有八公里路,可選徒步或乘馬車前往。我們想體驗坐馬車的滋味,於是便毫不猶豫跳上木製車箱。馬車的車箱並不寬敞,有兩個客座,我坐在前面,膝蓋得直抵車伕背部,因此全程都要分腿而坐。細心觀察,馬車似久歷風霜,原有的靛藍漆油,不少已刮磨殆盡,前面車轅繫馬,同是蒼桑老木。車伕執轡勒韁,放馬前行,雖然坐姿不大舒適,然而馬車緩急有致,可飽覽沿途風光,又有思古幽情,實是一樁美事。 車伕是藏族人,膚色黝黑,頭束長辮,以一條紅繩裹纏,盤結於頂,甚有民族特色。車伕與我年紀相若,期間交談甚歡,我特地給他看早上拍得的珠峰照片,大家娓娓而語,天南地北,互問端詳,可說是異地逢知己,加上周圍山影接天,清溪奔流,真是一段美好時光。言談之間,我對他說:「這裏的風景真好,是個好地方!」他應道:「這裏除了風光,甚麼都沒有。」眼裏略帶悽然。我這才恍然明白,一個旅人千里看新趣,一個車伕經年觀舊景。縱然我是個異鄉過客,從他眼神可知,他與我們無異,想闖出去看看大千世界,只是我比他幸運得多。 馬車停止了顛簸,原來我們已來到珠峰大本營。只見一列帳篷在河邊伸延開去,眼前的珠穆朗瑪峰,赫然隱沒在雲層背後,看來,我們的運氣已經用光了。不能近距離觀看珠峰固然不是味兒,五臟廟此時又諸多投訴,幸好車伕邀請我們到他的帳篷稍事休息,先祭五臟廟,望晚一點雲散天青,再拍珠峰。帳篷內密不當風,顏色鮮艷,長椅繞着帳篷擺放,上面放置多彩織紋坐墊,手工精細。帷幕是綠底織上黃紅小花,當眼處掛有彩繒牛頭,極富藏族特色,與外間的白雪灰沙,形成強烈的對比。若旅人想一睹珠峰黎明,大可在此留宿,不過是幾十塊錢。 待在帳篷三刻鐘,還不見雲霧散退,時候又已不早,有一旅伴不想在高地留宿,於是決定收兵回朝,就此作罷。臨上馬車之前,我再回首仰望珠峰,竟隱約窺見峰頂,只是峰尖之上,仍舊厚雲蓋頂,天色不美。縱然如此,我還是舉機拍照,這可說是對我們的一點安慰吧。可是至今數算起來,看不到日出珠峰,當為一件憾事。 |
转自:http://121897.mysinablog.com/index.php?op=ViewArticle&articleId=231495382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