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酸牙的西藏日记(2) |
[游记]酸牙的西藏日记(2) |
2007-07-16 dsyoutdoor.com |
酸牙的西藏日记(2) 凌晨,又在火车重重的喘息中醒来。 柴 达 木 的 一 个 梦 境 :em11: 雨林起床了,照常是吞一大堆的药片。想着要上高原了,感冒可不是一件好玩的事,我也就着窗外的荒凉,认认真真地喝了一杯板蓝根,并且很有历史意义的开始吞服第一片抗缺氧药物——红景天。 要知道在这荒凉的盆地里,只有偶尔的一、两间道班才是人类生存的地方。而且道班的围墙总是很热闹地涂成明黄色。可这群黑黝黝的建筑是如此的庞大,最要命的是,它没有一丁点的灯光、声息。 忙抓了身旁的一个旅客。他也是睡意刚消,随着我的一指,便看呆了。 万 丈 盐 桥 刚走出车站,青海湖边认识的两个学生小吴和风的样子发来短信,说从格尔木到敦煌奇近,问我们有没有兴趣,可以推迟两天入藏。和雨林立马拿出全国地图来,一比划,敦煌就在柴达木盆地的边边上啊!回了短信:太棒了! 大家都不同意坐班车黑夜过柴达木,因为那会错过一路的风景。又因为有两个小男生壮胆,就在格尔木广场上,我们包了一辆出租车。半个小时后,我们开始了额外的旅行。 车出格尔木市区一个多小时,就看到了传说中的万丈盐桥。 黑乎乎的路面看着和柏油路没什么差别,却是就地取材,用盐在察尔汗盐湖湖面上铺就的。司机说,晴天开着和平常的路没什么差别,可是一下雨就路滑,而且盐遇水则化,路面坑坑洼洼的。好在柴达木盆地一年到头也下不了几次雨。 学道路建设的小吴,一个劲地向我们介绍青藏铁路通过察尔汗盐湖,是如何在地上连铺两层塑料膜,变世界筑路工程的不可能为可能的。听得我这个门外汉,一阵子得意,得意我们国人的聪明。 惊 艳 柴 达 木 :em09: 横穿柴达木的公路单程520公里,路况好,没有红绿灯,来往车辆少,而且最重要的是往来过路费才5元(后来发现,三年一大修、年年一小修的青藏公路,单程1000多公里,过路费也才5元。晕!)。司机在这样的路上,只需做一件事,踩油门。刹车嘛?基本用不着。 一个小时,两个小时……阳光下、汽车里的我们被蒸得晕乎乎的。到底是500多公里的路程呢。怕司机打瞌睡,把我们开到戈壁滩上去,就让前排的小吴和司机聊天。 只到小吴指着远处的一个蓝色的湖,问司机那是什么,是不是海市蜃楼的时候,我们才发现,他自己也侃晕了。 一个大大的、粉蓝色的湖泊,有着青青的湖滨草地。我们甚至还看到了牧羊人的帐篷和星星点点的羊群。 距离的概念在这辽阔的盆地里,变得古怪了,只能用几小时的车程来估计。 因为七、八月是雨季,一路的景致总是晴雨有加。 飞 天 的 国 度 晚九时,进入敦煌境内。 落日无可挽回,而余辉下的沙丘却是我们能细细享受的。 “沙丘原来可以和草原一样温柔”。夕阳下的我把自己的心思用短信发给了远方的朋友。此时,海一一正在渤海之滨享受着漫天的星光、清凉的海风。而在那个远远的江南小城金华,他却正在度过又一个酷热的夏夜。 晚十点,进入热闹的敦煌市。这个灯红酒绿、物价奇贵、闷热的旅游城市,让我份外想念西宁、格尔木的安静、凉爽和物价。因为是旅游季节,经过粗粗的选择,住在了五环招待所,不带卫生间的双人房却要八十元。 心 疼 莫 高 窟 :em10: 心疼它自前秦修建以来,能历经千年的风雨,却抵挡不住外国盗宝者的偷窃。 心疼它在开发与保护的矛盾中,渐渐地消失。 面对着前人的壮举和今人的破坏,心里隐隐地开始希望这“千佛洞”就此埋没在人世间,不要为人所知。也许,这对它来说才是更好的命运。而如今,却只能盼望着“到此一游”的人们,不要随意误了这千年的文明。 因为是临时起意到敦煌,又为了要赶上西藏8月15日的雪顿节,我们与月牙泉、鸣沙山失之交臂。 |
转自:http://bbs.dsyoutdoor.com/dispbbs.asp?boardID=6&ID=30335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