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行日记 二零零一年五月 西 行 日 记 冯氏,女,56岁,日记中“公”即我丈夫,58岁;今年5月8日-6月10日,我俩以自助旅游的方式,从宁波家中出发,到祖国的西藏、新疆、陕西等地绕了一个大圈,川藏线进藏,青藏线出藏,跑了这两条公路的全程,沿途经过上海(指停留过的)、成都、康定、理塘、巴塘、芒康、波密、八一、拉萨、羊卓雍错、江孜、拉孜、珠穆朗玛峰、定日、樟木、敦煌、吐鲁番、乌鲁木齐、天山天池、西安、延安、壶口瀑布、华山等地,行程一万五千公里,历时三十三天,为纪念这次旅行,记此日记。 原由及准备:2000年5、6月间,我俩曾到云南、贵州、四川、湖南等地自助旅游,到过中甸、觐见过美丽的梅里雪山,接触了藏族人,感受到藏传佛教天人合一、大自然与人融成一体的那种特殊的氛围,引起我们对西藏强烈的向往,2001年春节,终于下定决心,去觐见被誉为世界第三极的珠穆朗玛。 化了二个月的时间,通过网上、有关书本查阅,整理了一本十多万字的资料册,内容包括进藏须知,西藏旅游线路及价格,各地海拔、住宿饮食情况、旅馆价格,藏传佛教、西藏各大寺庙介诏,西藏各地名胜及景观等;为适应高山反应,每天坚持锻练身体,隔几天有意识走十多里路,去朋友家及出门购物一概步行;准备了登山包、睡袋、旅游鞋、风衣、应急日用品、各类常用药品;作好吃苦、迎接高山反应的思想及心理准备。 2001年5月7日(星期一)整装待发 向往已久的西藏之旅总将成行,公于4月28日买好上海-成都5月8日晚7点多的卧车票,同时买好宁波-上海5月8日8点13分的火车票,下午3点多可到上海。 今天把行李整理好,公背一个很大的登山包,里面有睡袋、衣服、应急用品、药品等,我的小登山包,里面是随身替换的衣服及零星日用品。 小贴示:上海-成都的票价483元/张 手续费10元/张, 宁波-上海的票价27元/张。 5月8日(星期二)出发 今晨原定6点起床,结果看错钟点,5:45看成6:45分,匆匆起床,待什么都弄好,才发现刚到6:30分,在家等不如车站等,6:45分,两人背上一大一小的两个登山包终于出发。 火车按时开出,因过了五一长假,车上人不挤,但过余姚站后,车上出现了站着没位子的人。 我们对排共六个位子,除我两外,另外四人中有一个是离开宁波四十多年,生活、工作在北京、从未回过宁波一趟的宁波老乡,这次借回老家探亲,顺便苏州、无锡、杭州、上海、普陀一游;另有一人是上虞山里人,在上海松江的金山石化厂打工,37岁,朴实,但很爱与人交谈,谈他的打工经历等。此人十分好学,虽小学未毕业,但通过勤奋自学,能讲一口很好的普通话,人也热情,把家里带来的真宗绍兴霉干菜给我们尝,一路上谈谈笑笑,7个半钟点很快就过去,列车于3:44分准时到达上海站。我们刚出车站,就又进了候车室,等着晚上7:50分去成都的卧车。 上海站的设施不错,免费厕所,免费供应开水,泡了杯茶叶茶,吃三个肉棕,晚餐也就解决了。 5月9日(星期三)上海去成都卧车上 昨晚10点歇灯,约11点多些入睡,睡得不错,早上六点醒来,是个好天气。上午列车过了洛阳、郑州等大站,窗外的景色单调,与去年中甸之行沿途的景色没法比,那时雪山、草原、白云、丛山骏岭交替出现,平时见所未见,一点不会厌倦,但眼前的窗外,土地都呈黄色的多,庄稼也没我们江南那么绿油油的,单调多了。 早餐吃了二个茶叶蛋,一个半苹果,中午肚子不饿,列车上的盒饭十五元钱一盒,贵极了,且质量也不好,没吃,公买包豆腐干,再就着花生米下酒吃,后一碗快速面当中饭。晚饭则是在沿途的车站买的,价格就比较公道。 列车很清洁,也没什么不如意,一点不累。 5月10日(星期四)到成都 昨晚10点多入睡,早上6:45醒来,睡得不错,公已起床一个小时。 上午10:45列车驶进成都车站。下火车时,同车厢的一个小伙子,约二十六、七岁,名叫黄磊,是浙江衢州人,在西藏日喀则驻成都办事处工作,主动把联系电话留给我们,叫我们有事找他,他尽可能提供帮助,很令我们感动。虽不一定找他,但一种同乡情,且感到好人到处有的感觉非常不错,使人产生一种良好的心理状态,这对旅游人很重要。 成都也在进行城市改造性建设,有些房子造得不但高,而且占地面积挺大,(宁波的高房造得高,但占地面积上下差不多,大概沿海地区土地太贵了),但新房子布局似乎无统一规划,不够整齐美观,不及杭州、宁波等城市,已十分注意城市建设长远规划及整体美化。 在火车站门口马上就乘上去新南门汽车站的公交车。在新南门车站买好第二天早上8点去巴塘的汽车票(最远只到巴塘)。我在候车室守着行李,公则去附近找旅馆,带回来的信息是:有标间的旅馆,90元一间,而旁边车站招待所二人间60元,洗澡在专门的浴室,我们看了,虽设施差些(没有电话,电视机12寸),但很干净,还有一个晒场,可以把洗好衣服当场晒干,毫不犹豫选择了后者,我跟总服务台要求再优惠点(因旺季已过,生意不怎么好),同意下浮10元,50元,双人间,很实惠。服务员为我俩开了一间浴室,洗好澡,洗好衣服,凉出后,去逛附近马路。最后一路逛到菜场,四川不愧为“天府之国”,吃的东西又多又便宜,14元一只北京烤鸭,还配好汤、麦片、小薄饼及涂料浆,合算极了,买回旅馆,美美的饱餐一顿,成都真不错。 小贴示:成都-巴塘的汽车票230元/人 5月11日(星期五)成都-康定长途汽车 今天6点多起床,在车站门口吃点面条后上车,班车8点准时开出,车很空。 开车的是藏族(家住康定)后生,一路车开得飞快,成都-理塘的路都是很好的水泥路,除了二朗山有一片大面积滑坡的路在修,一路上都是再好不过的路。 从成都到雅安的路都是高速公路,过雅安后开始爬山,翻越的是二朗山,,车越往上爬,风光越好,看到雪山了,有一片,其中一座特别高,白雪皚皚,听说是折多山(明天我们要去翻越折多山)。开始穿越二朗山隧道,有二公里长,洞内两排明晃晃的灯光,车在洞内开,眼前的函洞十分漂亮。 翻过二朗山,汽车往山下跑,山下就是芦定,藏族司机把车开得象脱疆的野马,我们在车里都坐不稳,这条路一边是大渡河,一边是高山,幸亏路是很平的。 “芦定桥”名气很大,桥很旧,是索桥。 过了芦定后,直奔今天的终点站-康定。雪山离我们越来越近,一进康定城,街的尽头就看到折多山上的雪帽,原来上几天这里下了大雪,积有一尺多厚,怪不得山头的雪都化不光,这里天也特别冷,我赶快加穿了衣服,免得感冒。 值得一提的是,在上车时,碰上了一个家住雅江的康巴小伙,二十一、二岁,在四川的丽江(不是云南的丽江)统计学校念中专,毕业回家找工作。小伙长得挺英俊,能歌善舞,是学校的文娱部长,阿妈已七十多岁,他是七个孩子中最小的,爸妈舍不得让他到外面去,准备在康定找工作,一路跟我们挺亲热,叫我俩叔叔、阿姨,晚饭就在他熟悉的一家重庆人开的餐馆炒几个菜,量足,味道也好。小伙子明天中午可到家。 5月12日(星期六)康定-理塘 康定是座风城,在街上走,风呼呼的,连旅馆的厕所也象风波亭,早上上厕所,我把毛衣、风衣都穿上了。 康定其实是个峡谷型的山城,一条江从城正中流过,把城的主街分为二半,从街这边走到街的那边,须过桥,二口过江的街桥,造得很漂亮;城外两面都是高山,所以康定城很象条走廊,这也解释了风大、气温低的原因。 康定是个交通交汇点,四通八达。 昨晚,藏族小伙同我们住一个房间(否则他将一个人睡三人间,或者同别人拼住,我们觉得对他不大合适,就让他睡在了我们房间,反正一间三个床,也没大碍),谈了许多他的情况。 小伙大名杨五富,小名叫扎西。他家是一个大家庭,妈妈一辈有七个兄弟姐妹,他自己又有七个兄弟姐妹。爸不信佛(他爷爷可能是汉族人,姓,可能是爷爷带来的,他只是感觉,但未问过母亲),妈妈象一般藏族人,信佛,妈妈不让他喝酒,怕他在外面喝洒出事,小伙听母亲话不喝酒,但抽烟。 他说妈妈是地方上最勤快的人,除了乡里的果园,就数他家的果园最大,妈妈为全家(上下共有六十多口人,现已分散住)默默地奉献,他挺孝顺他妈,说起妈妈一辈子只到过成都一次,在车上,别人都打着瞌睡,唯独他妈眼睛盯着窗外,一眨都不眨;他说起有次学校的作文题目是“我的妈妈”,他平时作文不怎么样,这篇作文被老师在课堂上念了,老师念着念着,他控制不住自已,伏到桌上哭起来,作文念完后,全班同学(包括老师)都哭了,感觉得出,他对妈感情很深,并且怀着敬意。 学校念书4年,因学校是全国招生,同学,全国各地都有,有的同学假期去旅游、玩,他觉得用家里的血汗钱旅游于心不忍,所以除了成都,也没跑过外面,他想以后再读大学,等以后找到工作后再想法读书。这使我越加器重和喜欢这个藏族小伙。 今晚住理塘,理塘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县城(4300米),是考验我们高原反应的第一大关,不知晚上能否写日记,现在才早晨六点多些,先写上这些。 8点多些,一辆宇通客车载上我们朝理塘进发(原来的车到康定后回去了,换了一辆车),从康定到理塘,中间要翻好几座大山:折多山、塔尔寺山、剪刀弯山、卡拉子山,公路绕着这些大山弯弯曲曲盘上盘下,每到一座山的最高点时(指山顶公路),则标有海拔高度,折多山4298米、塔尔寺山4470米、剪刀弯山4659米、卡拉子山4767米,当然这些山的最高峰是不至这个海拔高度的。 在折多山到塔尔寺山之间多雪峰,这里上二天下大雪,山顶全是雪白的峰。车开到山顶时,雪峰蹲伏你周围,很壮观;而剪刀弯山顶至卡拉子山顶间,则是一望无际的山顶草场,大极了,这是白芒雪山上的草场不能相比的,但因白芒雪山去年我们去时,已是六月份,花草茂盛,十分美丽,这是这儿此时无法比的。 12点才到雅江站,康巴小伙下车了,他姐、哥来接他出站,就此道别,好小伙,祝你在以后漫长的人生道路上,一路走好。 在雅江吃了一碗面(5元二碗),此时头有点胀痛。这里的海拔大概已有近四千米了,直到5点零些,车才开到理塘。理塘是大山包围的一块平坝,海拔很高,城门口竖着一块牌坊,上书“世界最高城”,理塘海拔4300米,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县城。 到站后,公头痛欲裂,就在站旁的私人旅馆找了个房间,30元一夜,在旅馆对面的四川人餐馆吃了晚饭,吞了片止痛片,马上睡下。我感觉要好些,坚持写完今天的日记。 5月13日(星期日)理塘-巴塘 理塘特别冷,把带来的所有衣服都穿上,还嫌冷。7点,车开出理塘,理塘周围到处可看到雪峰,横断山脉最高的雪山-贡嘎雪山(被誉为蜀山之王)的山体外围群峰绵延在城外,十分雄壮,这也解释了理塘为什么这么冷。 开出理塘约二个小时不到,黑色路面已到尽头,其余到巴塘的所谓国道线,全是沙石路,还有不少的坑坑洼洼,跟昨天的路没法比,下午一点到巴塘。 头痛的事发生了,巴塘的人都说塌方的地方只有爬山才能过,而爬山很险,要么就改道进藏,我们不死心,跟二个人合包一辆小车(100元),把我们送到塌方处前的金沙江大桥,司机横竖不肯送我们过桥,说桥那边是藏区,四川的车子不能过。这时围过来一批当地藏民,说能送我们爬过塌方处,同车来的一位胖喇嘛,同当地人交谈一会后,决定改道进藏,我们则同藏民说定,他们三个汉子明早凌晨送我们爬过塌方处(保证我们绝对安全),价200元,。 这里没有旅馆、饭店,晚上只好住向导家。这里的藏民还是很朴实的,没要我们另加钱,还叫我们留着方便面路上吃,请我们吃他家的酥油茶同糌粑。向导家在盖新房子,家境并不富裕,家里除了床、桌椅、什么都没有,我们只好将就住一晚了。 藏民家三代住一屋,有三个小孩,最小的还在吃奶,最大的6岁,中间一个5岁。6岁的女孩长得很伶俐,领着5岁的妹妹,饿了,进屋喝点酥油茶,吃点糌粑,饱了,就出去玩。还自己洗衣服,拿个脸盆,打上水,擦一度肥皂,过二度水,洗得有眉有眼,只是把自己穿的衣服弄得也象洗过的一样不说,凉出的衣服却跟没洗过的一样脏。晚饭一家人才烧米饭,炒二只菜,二个小女孩到天黑得分不清五指才回家吃饭,这样的孩子真不是大人养大的,而是自己长大的。也难怪,西藏读书难,只有县城才有学校,念小学就得离家寄宿,七、八岁大的孩子就得自己料理自己,那象我们这里的有些孩子,家里宠得不行,到了高中,还没有独立生活能力,实在是害了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