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眼在天堂身在地狱的墨脱(三)-神圣的搏... |
[游记]眼在天堂身在地狱的墨脱(三)-神圣的搏... |
2007-08-07 ctrip.com |
莲花瓣一样重重叠叠的高原群峰阻隔了外界文明的渗透,也遮挡了外界寻觅和探知的视线。散落在沟壑谷地的门巴族、珞巴族、僜人在极其艰苦的生存环境下造就了勇敢坚韧的性格,祖祖辈辈承受着雪山和森林的恩惠,狩猎为生,在极底的生存水平上过着自给自足的生活。 (门巴老人的沧桑 王强摄) 在这里人与自然的力量对比显得太悬殊,实际上你能看到的人对自然的改造,无非是丛林中的木架屋茅草房,山崖上凿出的蚯蚓小道,溪谷上的独木桥、藤桥、溜索桥,在山坡小地块上种的青稞、玉米和黄瓜,除此之外你真的看不到什么人类文明的痕迹了。 (木架屋上的小孩) 水泥可以看作现代文明的一个表现,广东模范援藏干部许晓珠说他2004年第一次来到墨脱县城时竟然没看到一寸水泥路,在他走遍七乡一镇后发现竞有三分之二的人一辈子没出过县界,不知道山外是什么样的世界,而他们也真的像原始森林里的动物一样不需要知道外面的世界,也真的像原始森林里枯烂的植物一样为世人所忽视! 这与高度以达的现代文明是多么不和谐啊! 然而这忽视、这不和谐均是自然所为,而不是人为的!实际上国家每年投入大批资金,然而均无法有所作为!早在1994年就修筑了一条波密到墨脱的“扎墨公路”,然而很快就被塌方和泥石流冲跨,扎墨公路成为了中国历史上通车时间最短的公路。公路部门统计100米以上的大塌方区七八个,30到90米的十几个,几米到十几米的冲毁点有几十个! 14年过去了,专家、政府考察团来了一批又一批,这条“公路”还跟从前一样面目全非,每年投入的“保通”修茸资金都被毫不留情地卷进滔滔的雅鲁藏布江——多少人的血汗多少代的渴望啊! (墨脱路) 壮士叹息无力,英雄到此落泪! 一切都如昨天一样,常年居住在这里的门巴族人、珞巴族人、藏人、僜人、汉人及驻扎在中印边境线上的边防官兵们的一切生活必需品,都是在仅有的三个月开山时节,靠人工背进去,由此诞生了一个特殊的职业——背夫成了这高原孤岛唯一的第三产业,也是绝大部分家庭的支柱产业,家里有几个人当背夫是令人羡慕的,如果家里没有男劳力,可想而知她们在穷困的地狱里何时才有抬头的日子! (敢问路在何方) 背夫,一个多么令人心痛滴血的称呼啊,蓝天、白云、雪山、草甸这些让人心跳的天堂美景不是他们的名字,横贯原始森林的无数悬崖、溪流、沼泽、雪崩、塌方、蚂蟥、毒蛇,这些时刻吞噬背夫生命的自然物才是背夫真正的内涵,它们充满着一个背夫从第一天把背架架到背上到老了把背架弃至一边的每一天、每一刻、每一分钟!当鸡蛋卖到10块一个,矿泉水卖到十块一瓶,一条鱼卖到300元时,要知道那是熬嗷嗷待哺的一家人用生命换取的生存期望啊! (穿过蚂蟥区) 有人会说,不就是一万人嘛,把他们从雪山的深沟里、乌黑的原始森林里迁出来不就得了吗?那要省多少钱啊!每个人可能都会想到这一招,这确实是损失国土最立竿见影的一招!在我国版图上墨脱标注的面积是3.4万平方公里,可实际上印度控制着2.2万平方公里,留在我们手里的才三分之一,没有居民,只凭几个边防战士就说是你的国土,国际法是不认可的,军事占领只是军事占领。中印的领土纠纷远远比这大得多呢,我们要不回那2.2万平方公里,不是因为那里有印度的边防队,而是因为印度迁入了居民,不管是多少人,谁实际控制着谁就理占先。从钓鱼岛到南海诸岛我们吃这方面的亏还少吗?你说“自古以来”四个字那是没有人听的!谁有本事能把钓鱼岛随时拿回来谁就有本事随时把守卫墨脱的一万人迁出去!否则只要迁出居民,世界第一大峡谷就不再是我们的,奔腾的雅鲁藏布江主干也不再是我们的,还有神奇的马蹄大拐弯、天堂般的美景我们也只能到另一个国家去向往……我们已经为无数的战斗英雄颁过勋章,可是有没有为边境线上的他们记过一次功呢?他们仅仅是在为自己的生存而与自然搏斗吗?(黄怀宁) |
转自:http://www.ctrip.com/community/itinerarywri/showwriting.asp?writing=978899189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