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点首页 |  北京 |  上海 |  杭州 |  南京 |  西安 |  广州 |  深圳 |  苏州 |  国内景点门票价格大全 |  游记
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走过墨脱转载

[游记]走过墨脱转载

2008-05-22    sina.com.cn

沒有女人的探險,不能算探險---走过墨脱~~~转载

2006-05-20 10:37:35

大中小

谨以此文献给北京女孩小玲,献给所有去过墨脱或将要去墨脱的人们,献给所有网友!

上篇 走进墨脱

为了赶时间,我和小玲从拉萨搭一辆破"东风"卡车,在后厢上颠簸了一夜,于 6月12日晨在微微凉风中到达八一县。小玲是在我在拉萨时候认识的。这位来自北京的女孩,23岁,去年刚从艺术学院毕业,这次独自一人到西藏来,小玲听说我要去墨脱,她说自己也想去,并希望能和我两个人结伴一起去。小玲看起来很漂亮,是那种清秀有个性的女孩。老实说,我当时并不是很希望她和我一起走墨脱,因为我是一个沉默寡言的人,一直以来习惯了一个人旅行,同时觉得孤男寡女,在一起行动未免不方便,虽然我对在路上可能出现的情况有所准备,但我还是觉得没有把握。
我准备走的路线是从派乡翻多雄拉雪山,经拉格、汗密到墨脱后经80K、113K,翻嘎隆拉雪山到波密.我们不能在八一县多耽搁。6月13日早早起床后,我们就出发了,我的背包足有40多斤,小玲的包也是差不多重量。都是必不可少的装备,帐篷、睡袋、干粮等。早上我们带着帐篷睡袋来到墨脱驻八一办事处,车上装满了物资,有10多个人已经挤在车上了,我们上去后,坐在一堆袋装面粉上出发了。沿雅鲁藏布江到达派乡。
派乡是一个小山村。此地像“营房”一样排列的木制房子有很多,那是进出墨脱的物资交易地。从店老板那里我们了解到:明天一早这里有一辆军车运物资和背夫去进山口,坐他们的车走,北上18公里,达到了一个叫松林口的地方,这里是汽车能到达的最后一站,从这里开始就只能依凭自己的双脚向墨脱前进了。我们在这里做最后一次采购,雨衣、罐头、绑腿、香烟、压缩饼干、方便面等。
晚上,我们到村子里走走,这里确实有特色,村子里是陡峭的上下坡路,黑暗中一支支手电光柱在扫来射去,人们紧张地准备着第二天的行程,买方便面的,买罐头的,买衣服绑腿的,络绎不绝。这里还有两家歌舞厅,一家录像厅,粗悍的发电机声音掺合着强劲的DISCO音乐,演绎出令人骚动不安的交响曲,许多民工涌入歌舞厅,贪婪地盯着电视机屏幕上西洋女孩那疯狂刺激的舞姿,顿时舞厅内烟尘四起。这里的小卖部很多,有点蜡烛的,有点汽灯的,还有用荧光灯的,不远处的夜市里,各种小吃摊飘荡着丝丝油烟,显示着这里旺盛的生命力,几家露天服装铺子几乎通宵开放,这里真象是录像中泰国和柬埔寨的某些边疆小村。我们在这里每人又买了两条长长的绿色绑腿(15元)和一双长帮解放鞋(25元),专门为防蚂蟥而用,又买些罐头和糖以补充路上的给养。

早上6:00起床,我们坐上了一辆十个轮子的军车去山口,车上载满了已经打好包的物资,30多个背夫紧紧地挤在一起,车厢上面有弓型的铁柱子,但没有车篷,我上车后就站在车中间,身靠在一个大包上,人越上越多,又有几个人挤到我身边,不断有人在使劲踩我的脚,我赶忙把脚抬起来,谁知这

一抬起来就再也下不去了,下面全是脚,我竟无立锥之居,只好向上移动,不一会我就站在高高的物资包上了,但这些包上也坐满了人,有些背夫还不让我踩包,我手抓弓型铁柱,车子一震动,整个身子就摆动。车上坐的有一部分门巴人,他们也是为修桥运物资的,小玲不一会儿,小玲也被挤得手攀铁柱脚不沾地了,包上也没地方了,她挤不过别人,我是因为没经验,最好的位置被挤掉了,后来小玲的脚终于找到了落脚点,她就放松手臂的力量,踩了下去,唉!她哪里知道,那是我的脚啊,踩就踩吧,怪可怜的。半个小时后车在一个断了的石碑前停了下来,面前就是滔滔涌动的雅鲁藏布江,江边一根根白色的金藩随风飘动着。一艘被称之为高原海军的部队渡船‘珠峰一号’载着我们渡过黄淘滚滚的江面,在暖暖的阳光和习习的冷风中驶向对岸。
过了江,车继续向前开,到了半山腰,军车停了下来,我把小玲抱下车,接着又卸下我们的背包。我们就打好行装向多雄拉雪山进发。我们就要翻越喜马拉雅山脉上海拔4221米的多雄拉山口,翻越多雄拉雪山是走进墨脱的必经之路,多雄拉山口最高的海拔为4221米,终年积雪不化,即使在盛夏山口也是白雪皑皑,每年这里只有4个月大雪不封山。翻越多雄拉山,必须在一天的13:00点以前翻过山口,因为一般下午都会变天,一旦变天,山顶立刻便会云遮雾绕、风雪交加,即便是驾轻就熟的老背夫也容易迷失方向,发生危险。晚上一定要到达下一个驿站拉格。

我们开始爬山了,前面的路在没有了缓坡和平谷,这里的山很陡,眼前乱石堆积成的山崖耸拔而起,蜿蜒的石头路狭险陡直。转过几条山道,抬头往上望时,我心里一阵发麻,傻眼了。多雄拉的山坡整个是一块陡峭的大玻璃镜,白刷刷的一片,这怎么上去?

抬头望去,茫茫的多雄拉雪山云雾缭绕,能见度极低,眼前只留下一串串杂乱的脚印。就是在这座山上,1985年夏,为科学考察队背仪器的5名战士,都无一例外地把自己的热血洒在了这里;1987年夏,军分区组织的800多匹骡马运输队,有94匹牲口跌落在山间峡谷中,草丛中的骷髅、乱石间的白骨,常令人毛骨悚然,不寒而栗。在这冰山雪峰前,自然界的力量太强大了,严酷而变化无常的气候,恶劣的地理环境下,人的力量显得脆弱而渺小,人的生存会受到极大的威胁。
由不得我多想,走吧,一个小时后,山道忽然变的狭窄险峻,坡度一下子陡峭起来,大小不等的岩石块,高一块低一块地覆盖在一米宽的路面上,遮掩路边的植物不见了,涓涓细流从崖顶缝隙里渗出,铺满了一片片岩壁,一串串地沿着岩壁坠落。我为自己和小玲各找到一根竹棍,拄着它一步步艰难地移动。再向上走,青草渐渐稀少,脚下是棱角分明的岩石,山上灰黑色的怪石狰狞凸露,尖尖的直插云雾中,山缝中不时有绢细的雪水瀑布般飘下。连续不停的上坡使得双腿变的无比沉重,脚步越来越软,只觉得浑身无力,机械地一步一步向上挪去。
要到达山口,还必须要横过一个更为陡峭的雪坡。这时衣服和背包都已湿透,山风直次进我们的身体,冰冷刺骨。我们要绕过雪坡,没有路,只能探寻着路,一步步前行,小心翼翼地走在这覆盖着冰雪的岩石上。天气变化极快,刚才还晴朗的天空竟已飘起雪花,风不停地刮着,万一在雪坡上滑倒,便会

滑向深深地谷底。很想找个人问路。但是整个大山上却看不到任何人,我上上下下仔细地观察这雪坡足有半个钟头,幸运的是竟然在坡上看到了脚印,这是门巴人最近走过的痕迹,却印窝很深,可能是很多人重复踩出的。
积雪越来越厚了,每走一步都非常吃力。我们借助拐杖的支撑,专找有雪坑的地方走,喘着大气朝上爬着,将近山顶,天气寒冷,雪都冻上了,这样也好,避免踩到浮雪上陷进去. 过雪坡花去了我们不少精力,但终于安全地过去了。

转自:http://blog.sina.com.cn/s/blog_496ac2d5010003zd.html227阅读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网友评论:

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我来评论:

主要城市景点票价查询 · ·


搜索2万余景点信息
关于票价网 | 景点查询 | 地铁查询 | 站务论坛 | 网站地图
© 2006-2020 piaojia.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海网安备1101000238号 京ICP备14045893号 联系我们:dnzm9@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