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点首页 |  北京 |  上海 |  杭州 |  南京 |  西安 |  广州 |  深圳 |  苏州 |  国内景点门票价格大全 |  游记
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thereasa墨脱行记(一)

[游记]thereasa墨脱行记(一)

2008-06-27    sina.com.cn

亲爱的朋友,

去年8月5日是去墨脱出发的日子,回来后决定把墨脱之行的趣闻轶事和大家分享,可一直断断续续地写,但因拖得太久写完后反倒不好意思再发给大家,便决定等到今年有个由头 - 纪念徒步墨脱一周年。^-^

徒步墨脱 - 随笔篇

(Theresa 于2005年底)

旅行日期: 2005年8月5日 – 8月21日?

旅友:Theresa/Paula

徒步途中结识的旅友:

* 来自甘肃宁夏的看看和木子

* 来自河南郑州的双双和宁宁

* 来自陕西西安的“英雄”

* 来自上海的“眼镜”、“大个”和毛毛

* 来自山东枣庄的“小二十儿”

* 来自江苏的Rain

* 来自北京的Roy

徒步墨脱感言

走完墨脱,心久不能平静,即使回到北京后好久也是一样,因为我心里装着种种牵挂………:

- 墨脱的路何时修?怎么修?能即造福当地民众又不破坏环境吗?

- 墨脱修路实际就是把从波蜜至墨脱的土公路拓宽并修成双行道的公路,拓路引起的环境、生态问题有解决方案吗?

- 墨脱因徒步游客增多(且呈上升趋势)而对环境造成的压力将如何解决?

- 派镇至墨脱镇是否应该建成一个徒步保护区从而能纳入地方政府的管理呢?

- 对三个小背夫的挂念,特别对我的小背夫(他的脚被磨破;今年应该进墨脱中学);

- 对生病的四川小姑娘的惦念;

- 墨脱地区什么时候能实行“谱九教育”制度?

- 墨脱地区什么时候能真正“有效”地通邮?

- 通车后当地人的经济来源如何解决?他们的生计出路在哪儿?

明明知道有些问题不是我这个平头小百姓可以左右的,但墨脱,一个美丽但却并不富饶的地方紧紧地抓住我的心,令我为她“牵肠挂肚”而欲罢不能。正像有首歌唱的:“Take me to your heart, take me to your soul!”这句歌词可能并不贴切但却表达了我走完墨脱后的心境和感受,对我来说,墨脱之旅也是一次灵魂净化和完整自我的过程,从此,墨脱在我心中占据一席之地。

寻找旅伴

2005年6月份(2005)给俱乐部的驴友们发出徒步墨脱的email和贴子后,只有两个回信:

Faith: “感兴趣,但因为没有长假可能去不成”。

Paula: “去”。当我再次确认我要去西藏的墨脱而不是其它热门景点时,她的回答现还萦绕在我脑海中:“只要是西藏就行!”还不曾进藏的Paula非常期待这次旅行。 很庆幸有Paula这么坚定的支持,虽然我这个“贼大胆”不介意独行,但有个旅伴终归要好。

6月29日正好遇上SARS那年同去西藏阿里的Simon并“篡动儿”他和太太共赴墨脱 (和Simon夫妇结伴履行非常愉悦),但他说今年拿不下那么长的假期,可却提供一个非常重要的信息:他朋友倚榭和几个朋友要结伴去墨脱,但7月9日就出发,我欣喜若狂,还有一个星期的时间也够准备的。

当天通知还在美出差的Paula时才知道这个时间对她并不合适,她需要在7月最后一个礼拜办展览,等Paula 7月1日回京,我便迫不及待地和她再次确认墨脱之行,她若真能和我同行我便决定放弃7月这个机会。 “能!我能请下假”!这是我焦虑不安的心“踏实”下来,Paula的体力可能不如我,但她的耐力和毅力不在我之下,而她的户外知识和经验也都丰富,我俩搭档去墨脱是“绝配”。

无论是朋友还是家人都认为两个女性去墨脱绝对是个“疯狂”计划,最令他们担心的便是安全问题。结果,说得我也有点发毛,便把计划贴到三夫的BBS上,并委托Paula也帖一下绿野 (绿野的BBS好像管理的挺严,我愣是注册后也没法贴上去,从Paula处得知还要注册另一个网站才能上绿野的BBS)。找旅伴的原则是宁缺无烂,倒是引来7、8位感兴趣的,但终因时间不合适或由于根本没有户外经验而不“合格”,最终还是我和Paula俩人出发。

墨脱之旅结交不少朋友,这无疑也是我的一大收获,除在走墨脱途中结识的朋友们,还有一位名叫Kathy的旅美朋友。Kathy“想去”的email是我收到的第一封回信,但当得知她远在美国时便心里嘀咕“这不是起哄吗!”,Kathy虽然没有成行,但我们从此结为好友,我是她的第一个“网友”,而Kathy也实际已变成我的mentor,而且我的收益包括生活、工作、为人、品位修养、德行修炼等各个领域,结识Kathy对我来说是“三生有幸”;还有来自徐州的鹿嵩,除交流墨脱的信息,他九月进墨脱时还帮我背上5公斤的东西;上海的Ics也提供不少墨脱的信息,特别是113K到排龙那段; 北京的倚榭和王哥,倚榭的攻略让我省去大量的时间搜整攻略,而王哥刚徒步完墨脱的经验分享更是难能可贵;中秋时节在后海举办的“墨脱迷”看片会更是聚集了曾去过墨脱和向往墨脱的新老朋友们。

北京è西宁 (2005年8月5日)

去西宁的票8月4日才拿到,有惊无险,卧铺车厢挺满。车速又有所提高,同样的时间我去年去甘南时才到兰州,而今年便已可抵西宁。当然,随着进藏火车的开通,乘火车进藏将更加便捷,而三年间这段火车史的变迁也侧面反映出中国大地正在发生着的无数变化。

藏传佛教的魅力

火车上结识一位非常有趣的朋友,张先生,已过不惑之年的他是一位自由职业者,对佛教,特别是藏传佛教情有独钟,也小有研究。他曾数次进藏并深入到尼泊尔、印度对藏传佛教和寺院进行实地考察和研究,并专攻那些还不曾被文字记载或鲜为人知的藏传佛教事件、地点、寺庙等,路上对张先生最大的挑战便是独行的寂寞和孤独。他自背行囊走山串村,风餐露宿,走哪儿宿哪儿、吃哪儿,每次考察少则半年,多则一、两年。对尼泊尔已基本完成考察,印度也已跑大多半,此行他主要云游印度的南部地区,这样,对印度的考察从地理分布上讲便已完成。正是由于对藏传佛教的执著和热爱,他能一次又一次地象侠客一样克服种种困难而云游于喜玛拉亚地区,我对这样一位斗士般的云游侠客充满敬意和羡慕。这些资料整理出炉之日便应该是张先生的书出版之日,我期待着拜读张先生的大作。

西宁è格尔木 (2005年8月6日)

火车按时抵西宁站,顺利买到当晚9点47分的卧铺票后,意外的惊喜便是我们居然有几个小时去趟塔尔寺以及在西宁市内享受一顿晚餐。

塔尔寺之行

存好行李后,在火车站广场上花70元包一辆夏利去塔尔寺,路程单程约45分钟,我们从80元砍到70元,回程时再把那10元作为小费表示对司机的感谢,相信走到马路上打车可再便宜一点。司机是蒙古族人,好性情,建谈又热情,言谈举止也透着他对这片是他第二故乡的热爱,这也感染着我们。他还小的时候父母从内蒙古移民而来,他会说、看、写蒙文,但他儿子,一个蒙汉混血儿只会讲一些蒙语,语言环境已不再要求第三代蒙古族移民掌握自己民族的语言。听后我心里有种说不出的滋味和一丝遗憾,我那种似乎是与生俱来的少数民族情结总驱动着我的心并期盼我们国家的少数民族在“部分汉化”的同时也能继续保留自己的语言、习俗和风情,或许在保留民族语言、文化和习俗方面做的极好的犹太人可以启示我们国家少数民族的发展与生存。希望他们无论迁移或定居到哪儿,他们都是他们自己,都按自己的生活方式世代繁衍,代代相传。

塔尔寺

能来塔尔寺对我来说绝对是个意外,继去年甘南的拉不楞寺后,塔尔寺之行使得我还没参观过的六大藏传佛教黄教寺院仅剩位于拉萨郊区的哲蚌寺一寺。

导游小姐说建于名嘉庆三十九年的塔尔寺是六大黄教寺院中格局最小的一座,但它确是西北地区佛教活动的中心。先有塔后有寺而得名的塔尔寺有这样一个美丽的传说:藏传佛教黄教(格鲁派)创始人宗喀巴大师的诞生地便是西宁市西南约30公里的湟中县鲁沙尔镇,他的母亲日夜思念身在拉萨修行数年而不能回家探母的儿子,便种下一棵菩提树以籍尉自己的思儿之心,后来,人们为纪念宗喀巴大师对佛教改革的重大贡献而围绕菩提树建一座大银塔,后来扩建为寺,并把寺命名为塔尔寺。这又是中国历史上赞扬伟大母亲的一个美丽传说。

寺里每年农历正月、四月、六月、九月举行四大法会,十月、二月举行小法会,尤其是正月十五的大法会,以许多美丽的宗教转说、神话故事为题材,制作艺术水平很高的“塔尔寺三绝”即酥油花、壁画和堆秀,吸引无数藏、回、蒙、汉等佛教徒来瞻仰朝拜。对佛教活动情有独钟的朋友可要计算好日子才能感受那壮观的场景和氛围。

塔尔寺三绝

酥油花,相传是公元641年文成公主与吐蕃赞普松赞干布联姻时,当地佛教徒为表示尊敬,在公主从长安出发时带去的一尊佛像前供奉的一束酥油花,后在西藏成为习俗。其后传到塔尔寺,塔尔寺的酥油花塑得非常精巧,形象逼真,逐渐成为一绝。每年春节前几个月,酥油花艺人,即寺内专制做酥油花的喇嘛便将纯净的白酥油,揉以各色石质矿物染料,塑造成各种佛像、人物、花卉、树木、飞禽、走兽,有的还组成宗教故事、人间天上生活及神话故事等。每到农历正月十五日灯节会上将做好的酥油花展出,一年一度,成为寺内盛会。

据导游小姐介绍,为使酥油花的制作技术一代一代地传承下去,由寺内专门的酥油花喇嘛艺人每年在冬天最冷的天里现制作酥油花。每年都选一个主题,各部份做好后再组合而成,每年为制作精美的酥油花,有的喇嘛为此会因为手被冻坏而需要截肢,有的甚至会失去整支胳膊,由此可见,这也是一门及其残酷的艺术。利用现代空调技术,每年的酥油花虽然会在夏季融化一些,但它们基本上能保持到新冬天的来临并被新制作的酥油花所替换,年复一年。

壁画,有的直接绘于墙上,有的绘于栋梁上,更多的是绘于布幔上,悬挂或钉在墙上。壁画染料采用矿物染料,色泽鲜艳,经久不褪。每年六月观经会上,将绘有大佛像的数十丈长的布幔在山坡上高高挂起,谓之“晒佛”,围观瞻仰者常达数万人。

但我这个外行并没有强烈地感觉到这里的壁画与其它我曾参观过的藏传佛教寺院的壁画有太大的区别,在我眼中它们都非常精美、色彩鲜艳。

堆绣,是用各色绸缎剪成各种形状,塞以羊毛、棉花之类的充实物,在布幔上绣成具有明显立体感的佛像、佛教故事、山水、花卉等,是一种独特的工艺美术品。

导游小姐介绍说本寺挂于大经堂中央的三组堆秀是所有藏区藏传佛教寺院内保留的唯一的老式堆绣(老的工艺和编织手法),本寺其他的堆绣都是老工艺失传后采用新工艺编织的,足见其宝贵之处。

塔尔寺活佛

藏传佛教的活佛制及活佛转世对我来说神秘又陌生,当听导游小姐说今天有一位活佛在家而我们可以拜见时便欣然前往。拜见活佛主要有三项事宜:

转自:http://blog.sina.com.cn/s/blog_4aaf8d690100062x.html241阅读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网友评论:

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我来评论:

主要城市景点票价查询 · ·


搜索2万余景点信息
关于票价网 | 景点查询 | 地铁查询 | 站务论坛 | 网站地图
© 2006-2020 piaojia.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海网安备1101000238号 京ICP备14045893号 联系我们:dnzm9@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