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墨脱日记(原版)(一) |
[游记]墨脱日记(原版)(一) |
2007-07-24 |
七月十三日 星期五 雨 扎木——翻越嘎隆拉山口——52K 上午九点由波密出发,至24K处下车,十二点午饭(干粮),民工们生火做饭,所以我们十人与墨脱县政府办公室主任扎西主任一起出发。肩负二十余斤,蹒跚蜿蜒而上,行数十米即气喘如牛。出发处海拔约三千六百米左右,上行百余米后则不得不休息片刻。至三千八、九百米时队伍拉长,三五人在前,约三人掉队至视线之外。继续向上爬行,觉肩上包裹越来越重,呼吸急促,至四千米时觉两腿软弱乏力。我含服人参片等药品补充体力。越近哑口,气温越低,从山南有雨雪寒风袭人。咬牙坚持,终于下午二点二十分登上嘎隆拉,其地海拔四千三百多米。留一元钱于石下。氧气袋亦留下,上书后来着可用。休息少时后,先到八人下山,道路艰险难行,更著寒风骤雨。在三千七百多米雪线附近一山石洞中,有藏民遇难者尸体一具,系元月份翻越山口冻死。我左腿半月板处疼痛,唯有咬牙坚持,四点多钟,终于下山至波墨公路52K处附近。生火打水,雨中等待。约四十分钟后,后面民工及同仁陆续到来,均疲惫不堪。民工背负甚重,十一二岁小孩肩负六十多斤,成人八十至百斤,用背娄背负,多有系于头顶者,众人埋锅做饭,民工砍竹子搭帐篷,松枝生火,宛若游牧民族,与门巴族民工一起烤火,身上衣履冒白烟,盖因全身湿透,吃饭为土豆火腿肉馒头汤加米饭。食之甚香,安营扎寨搭帐篷,九点多钟钻入睡袋。有小民工不堪寒冷,我与连峰让其睡在帐篷门帘处。可怜可叹!门巴人在如此艰难的生活环境下顽强地生存! 晚上有某民工絮絮叨叨又说又唱闹了一晚上,与他的饶舌相比,《大活西游》里的唐僧简直不算一回事!在他所唱的诸多歌曲中,唯一能听懂的只有两句:“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毛主席的恩情,依哪呀西诺若”——大概因为冷罢。(后知喝醉了) 睡在我们帐篷外的小孩叫次仁吉皮,家有父母及二兄二弟,小小年纪就开始背工身涯了,能懂一些汉语,打手势可以基本沟通。 扎西主任,四十岁,在我受伤艰难前行时一直陪伴我,他每二年出来一次,八七年去过成都,这次要随队一起从多雄拉出去,“全程陪伴”这次工可外业。 另:路遇门巴三男一女青年,步行前往波密,估计晚十一点可到。四门巴女孩,在52K附近生火,明日过山口,很漂亮噢! 评论 (1) | |
原始链接:http://ydt52871.blog.sohu.com/29393823.html |
转自:238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