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墨脱之行 |
[游记]墨脱之行 |
2007-07-24 sc157.com |
车快到然乌时,有几辆重车深陷在泥泞的路上,已经有一个星期了,堵了好久一阵了车了,在老乡的指引下,背起自己的行囊,爬上一座小山包,啊,然乌湖就在我的脚下,dong友看到后,一路奔下,去享受哪厚厚的草甸去了,而我留在山头之上,等待着阳光,希望雨能停下来,露出一丝阳光与蓝天。雨最终停下来了,但是蓝天并不愿意轻意露出来,也许是它知道我还要再来,希望能与我下次约个会吧! 第七篇:夜访波密,波密在我的梦中。 然乌的5小时的停留后,100元,小面包车载着我和dong友,驶向波密,也是我这次走墨脱的始发地,本来我的计划是到八一后,从派乡进,80k出,从波密回昆明,但路在自己的脚下,所以我临时决定从波密进,八一出,拉萨小住几日。 到达然乌已是黑黑的夜了,随意找了个旅馆就此住下,逆雅鲁藏布江一路寻访墨脱驻波密的木材站,找到了唯一的大铁门,翻越铁门后,找到了惊奇的司机,交了定金,凌晨4点出发,别无选择,西藏别无选择的事真的太多了。睡的时候已经是12点了,波密啊,你在我的梦中。 第八篇:晨发80k,墨脱离我近了。 货车上一共是10个人,司机箱里三个,我与司机、司机的帮手。大箱里五个四川老乡,二个成都的旅行者。 凌晨4点钟,车准时出发了,司机说不知什么时候会到,因为前天去的车,至今还没有回,不知是出事了,还是路塌方了,说的我心里也没有底了。但随之而来的路却让我忘记了,因为我想只要能活着到达80K,无论多少时间也无所谓了,路是花了几个亿修的,但是路在我的眼中,只能算是较宽的山路而已。车慢悠悠的行驶在山路上,路越来越高,天气也越来越冷,到达24K时,已是10点了,门巴司机在这里匆匆下车到嘎龙寺求神了,我本想下车,但外面一路的雨让我又缩了回去。在这里遇到了一辆挖土机,送货的人说,他昨天开了一天才到24K,货是墨脱县政府订的,用来修路。 司机回来了,同我递烟,我是不吸烟的。但司机除了带了7、8个馒头外,就是烟了,一路上,司机不停的吸烟,到80K时,已经干掉了一条烟,也许是神经太紧张了,外面的雨逐步由雨变成雨夹雪,雨夹雪变成小雪,小雪转大雪,在山顶,在雪中,车停住了,要换一个外胎,再加上防滑链,全部的人下车,丫口留下了小照,车还要等一会才能换好,所以乘客们全部开始沿着雪路向山脚下走去,在山脚下52K没有雪的地方等车。但我没有到达,因为太远了,在半山间一高湖边的小木房子里等待车子到来,但是好冷啊,快干裤下半身全湿了,上身因有防水衣还好,但手却已经僵住了,打火柴都不能打,3个小时后,车与我们 迎着,简陋的车箱现在变得好温暖啊,一路的下山路,在我眼中出现了不同的路标,我想这也只有在这里才有的,在53K5个四川老乡正在烤火,这里有一个小卖部,太阳也在这 里露出了他哪久违的笑容,真好!几辆货车从80K方向开来,司机说80K至少有30辆车且都要今天开出来,晒太阳成了我唯一 的选择,几个小时后,又陆续过来了十几张车,走吧,不能等了,门巴司机幸好也这么想,于时又出发了,一路上狂按喇叭,就这样,还是狭路相逢了,大家都是自己人(门巴人,再说了我们这辆货车是挂墨脱县的牌照的),所以没有发生什么冲突,但就在前几天,由于让车的问题,还出现了争斗。司机虽开的很慢,但倒车的技术还是一流的,车又得以继续前行,是夜到达了62K,住下吧,但明天要6点出发,要与80K方向出来的车错开。这里的东西太贵,冲了麦片,就些过去吧! 10元的住宿还不错,一觉,好像做了梦,但却不能记起,天空还点缀着星星点点。在路边有许多写有经文的布,好多,门巴司机说这是什么,没懂。只懂了路是糟糕透顶了。 80K要比我想像的好,吃早餐时,认识了县卫生员小王,她的爱人是甘代乡的乡长王乡长,但好像哪个乡只有两个村子,要是有朋友走大拐弯哪条路可以找王乡长了。 墨脱啊,你终于就要在我的眼前了! 第九篇:9小时奔向108k,我的伴真好。 没有找背夫,跟着小王出发了,小王是四川人,但她们全家都是支援西藏建设的,父母已退休回到四川,哥哥在拉萨工作。一路上,小王不停的指点江山,完全就是一个解说员,只是可怜了我哪双脚了,为了跟上她的步伐,结果到了108K时,右脚被磨出了一个水泡,痛苦的开始哟。 小王手打着一把小伞,为我遮着小雨,好让我拍更多的相片,一路上听雅鲁藏布江的咆哮,看哪山间银白的瀑布,绿油油的森林,很是消遥,路让人更加难忘,不一会,鞋上就沾满了泥巴,鞋里也灌满了水。 小王是四年前来到这里工作的,记着她第一次从80K走进来时,她是欲哭无泪的,现在已经习惯了,因为每年都要下一次乡,这次她爱人要到甘代乡工作,县里也安排她陪她的爱人去。 一路重温卡车的事情,可惜的是,卡车被山洪冲没了。还有桥的典故,很久的时候,有一对恋人,分住在雅鲁藏布江两岸,每天他们只能以歌表达自己的情感,却无法见面,小伙子想娶女孩子,但女孩的父母说,只要男孩子能到江的对岸就可以,小伙子想来想去,都没有想到,有一天,恋人又在对歌,忽然有一条鱼在江中间欢快的跳跞,于是小伙子想到了一个办法,因为门巴人都是能弓善箭的,所以小伙子与姑娘,在江的两岸各用箭绑了一个绳子,同时射中了哪条鱼,于是两岸就连接起来了,小伙子又用藤条编成了一个圈,终于形成了现在的藤王桥,小伙子和姑娘也百年和好。 |
转自:http://outdoor.sc157.com/outdoor/outdoor-day/2006-6/30/06301352913_2.html216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