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密——墨脱线路。波密一侧翻越嘎隆拉的小路在六月积雪未融时不易寻找,往往是从冰雪上爬行,必须与当地人结伴。52K到80K之间公路明显,有一些小路横切公路能省时间,不易迷路。在80K与100K之间会有岔路口,来去方向都会遇到岔路,都应选择靠江边的岔路(离江边近的),往往也有前人的脚印可以辩识。100K到108K沿江,没有岔路。从108K到113K要过一座铁桥(跨嘎隆藏布),过桥前向右方向的岔路是通往旁辛的路,过桥后的岔路左边通往格当,右边通往113K。在快到113K前有一片大的滑坡区,六七月下雨的日子里很危险,要从卡布乡绕行,通往卡布乡的岔路口不易被注意,需要问路,由于旁辛到墨脱县之间的当地人一直不少,一定能找到同路者。卡布乡海拔较高,在山顶。如果不下雨则可以直接过滑坡区。113K到县上一直沿江,没有岔路。 关于墨脱旅行—鞋、袜、绑腿 在墨脱雨季最盛时(6-7月)跋涉选择好鞋是最重要的,在8-11月时则相对宽松许多。 几乎所有进出墨脱的军人、当地人、外来民工、生意人、政府干部都穿高帮帆布军鞋,这是最佳选择,我开始曾不以为然,但实践证实了在雨季里 旅游鞋、高级远足鞋、专业登山鞋都不适合,在8-11月时旅游鞋也不适合,能长时防水的真正很高帮的远足鞋可以用,专业登山鞋则有点大材小用。 高帮军鞋(不要买低帮的)有两种,应选择鞋底花纹深的。在派、波密、八一都可买到,价格便宜,在墨脱县上也有卖的,但价格翻了几番。 高帮军鞋没有硬鞋舌,鞋面有帆布连至鞋帮(类似于劳保的防静电鞋),配上绑腿则最能防止泥沙进入鞋内。必须注意保证鞋里没有泥沙以及脚面不接触泥沙,否则脚面很容易磨烂,脚面被磨烂后很难走路,如不采取措施容易引发脉管炎,那就麻烦了。处理方法是首先保证不要再走路,其次可以涂以绿药膏之类的药,当地人的处理方法是将老猪油(放过一两年的猪油,可能是水分已排尽)用火烧后趁热涂在脚面烂处,较为痛苦。而且等脚面长好后也很难再走太长的路,即使倍加小心也容易再次磨烂。所以要预防为主。在雨季里,80K到113K之间的路段要过泥石流瀑布(大量夹杂着泥沙的水流冲断路面,常有落差形成瀑布),涉过时水多能淹到下腰,至少也到大腿根处,还有就是泥石流沟(以泥沙为主、慢速流动或静止、常在路塌毁的地方出现),一脚下去能到大腿,在这两种地段连专业登山鞋也无法防水防沙,只有打好绑腿的高帮军鞋能最好地保护脚面。任何时候鞋里进了沙都要停下来清理,即使暂时没有不适也应注意。除了80K到113K之间的雨季路段外其他路段情况较好,但在雨季仍然有烂泥路常常能陷到脚踝。所以旅游鞋是肯定不适合雨季里穿的,在8-11月也不太适合,因为路上常有水流而旅游鞋容易进水却不易出水,高帮军鞋的好处是容易进水也容易出水,因其鞋底的不透水胶层很低而帆布能透水。在8-11月时较好的高帮远足鞋与登山鞋可以穿,有些人认为远足鞋与登山鞋鞋底较厚不易疲劳且鞋底纹理深能防滑而高帮军鞋鞋底太薄走得脚底很累易出水泡,实践是墨脱的路况很复杂,经常需要灵活的脚掌感觉,军鞋鞋底很薄因而脚掌的不同部位感觉都很灵敏,走起来远较远足鞋灵活。 凉鞋肯定不能做为行路鞋,有人觉得也许过水流时可临时换穿一下,但实际是墨脱路上水流太多,经常换鞋不太现实,如果碰到有泥沙的情况泥沙容易直接接触脚面,此应尽量避免。 穿军鞋脚底容易被水浸得发涨,不常走路的人易起水泡,这都是正常的,只要保证脚面不烂就行。袜子一定要穿,能够保护好脚面。 绑腿的用处是多方面的。其一是在雨季里行路能防泥沙进鞋;其二是在植物较密地段能防蚂蝗(用无弹力的普通棉布制成的宽松高帮袜也能防蚂蝗);其三是减缓小腿的疲劳。绑腿的制做很简单,尺寸可变化,没有严格标准,为一长布带(帆布做的较好,较结实的普通布也行),一端是平头,一端分叉成两条绳,叉口处要结实,宽度10厘米或更宽,长度1.5—2米长都可。绑腿的打法是将平头端从鞋帮开始绕脚腿平裹,每一圈或两圈可将绑腿翻面,以保证平贴腿面不断向上打到腿弯处,应站起来打,松紧适度,太紧迈不开步,太松不起作用,打的好的绑腿应将鞋口严封,走很长时间也不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