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期待墨脱之行 |
[游记]期待墨脱之行 |
2007-09-08 live.com |
期待墨脱之行 暂定明年的9月23日到10月12日成行,20天的旅程。一年时间的身体准备,改天附上我一人绕仙乃日未遂的游记(冲古寺->洛绒牛场->牛奶海->卡斯地狱谷->卡斯村)。附别人的墨脱行程和游记如下: 我的徒步雅鲁藏布大峡谷之旅 冒着性命危险攀爬于那些悬崖峭壁之间,行走在泥石流多发区的狭窄山道中,穿过布满蚂蟥的丛林地带,翻过海拔四千多米的无人雪山。。。 -----麦麦整理 9月23日 晴 北京—拉萨 终于捱到了出发的日子12:30飞机降落在拉萨机场,由此我的雅鲁藏布江徒步之旅正式开始了。 2个月前闲来无事在绿野论坛上闲逛,突然间被一条信息所吸引—--邀徒步穿越雅鲁藏布大峡谷同伴。一时间隐藏在我内心深处的某根神经象是被狠狠拽了一下似的,隐隐觉得那好象就是在召唤我,从小受老爸经常去野外勘探的熏陶,使我对大自然,更确切的讲是对野、险、神秘的地方有着无比的向往,尤其是现在世界上落差最大的峡谷,还鲜有人迹,更是心驰以久。虽然我很少有高强度徒步的经历,野外生存的经验也大多数来源于书本,但年轻时练短跑的底子似乎还有点用,加上自认为吃苦能力还行,最起码不挑食,只要是吃的就能凑合。心一横,去,为了追求,也为了挑战自我,又或者是为了逃避某种现状。反正是铁下心来就是要去,接下来就是一系列的准备工作。从人员的沟通、装备的准备、体能的准备到线路的设置、当地的人文历史等,只要是跟西藏、跟雅鲁藏布大峡谷有关的都成了我搜索的对象。直至今天,我的旅行经历终将会划下重重的一笔。 坐民航大巴2点钟到达拉萨市区,飞机上遇到了久未联络的同学,异常兴奋。可惜他们两人是去阿里的,不过他乡遇故知还是一个比较好的开端。 10元钱坐三轮车抵达吉日宾馆与网上互约的伙伴汇合,原本5人之约,变成了3 个人。 我、司徒、古力。 高原反应对我来说好像离得很遥远,从来就没感到过任何不适。不过也不能太大意了,下午还是呼呼的睡了一觉,醒来已是晚上8点了。 吃了晚饭四处转了转,大家似乎都有点疲惫,本想找个酒吧泡泡的我,只好回来写东西了。 总之,到拉萨的第一天,并没有给我带来什么令人震撼的感觉,我追寻的这种感觉,不知道何时才能找到。 9月24日 晴 拉萨休整 早上九点起床(我是最后一个),出门找了个自行车行,租了三辆自行车。山地车2.5元每小时,车况都很好。 天很蓝,蓝得让你吃惊,瓦蓝瓦蓝的,没有一丝云彩;人很花,花的五颜六色,这里的老外多的似乎比北京的密度还大,穿的还花哨。研究了一下地图,便一路狂奔到杀到了色拉寺,可惜,辨经的时间是下午 3点以后(想看辩经的一定要注意时间),草草地在附近转了一下,爬到寺后的小山上,回首望去,远远的正好可以看到完整的布达拉宫背面,第一次看到布达拉宫中,尽管是背面,但依然难隐其的雄壮和威严。不过虽然人还在拉萨,可心却早已飞向遥远的雅江,对于雪山、峡谷、圣湖等自然风光在我心里的地位远远高于一切人造的建筑。 中午回到市区找了家藏餐吃饭,食肉动物的我自然是大快朵颐。随后找了个超市采购、补给,主要是大米和腊肉,因为预计至少要走7天的无人区。 中间去拉萨东郊汽车站预定明天去八一的车,去八一的车很多,从上午8点到下午3 、4点都有,价格如下: 窗口报价 上车坎价 中巴 100元 60元 依维柯 100元 70元 沙漠王 前排150 元 中排120元 后排100 元 我们订了明早8:30发车的依维柯。 对了,昨天我们到了以后就在我们所住旅馆和八朗学、东措等青年旅社的信息墙上粘了邀人同行的帖子,到了晚上用终于等来了一个同行的天津人:小曾(是一个已经在外面走了两个月的年轻人) 9月25日 晴转阵雨 拉萨---八一镇 上午8:30在东郊汽车站坐上开往八一的依维柯,一路顺利,全程400 公里左右,下午2点抵达八一镇。车停在客运站对面的逐州宾馆院内,普通双人间20元/人,带卫生间的40 元/人。服务很是热情周到。我们本来住的是20元的,但找服务员套了套近乎,单给我们开了两个标间,洗了个热水澡,爽啊!这可能是未来十几天里最后一个热水澡了! 下午陪小曾去武警边防支队办通行证,在这边居然不用花钱!我们在拉萨办的每人80大元,真亏! 刚办完通行证就下起雨来,我们冒雨在大街上溜达,突然看到路边一个铁栅栏围起来的大院里有很多人在射箭,在我的号召下,大家纷纷的爬过一人多高的栅栏,包括古力也很矫健的翻了过去。我找了其中一个中年人聊了聊,知道他们都是在为10 月5日-6日的大峡谷旅游节的射箭比赛在练习。居然真的有好几个人射中了50米远的靶心,厉害! 傍晚订好了明天去派镇的车,每人50元,一般旅馆的人都知道如何联系去派镇的车(派镇也叫派乡或是派区、派等等)。 9月26日 阴 八一镇---派镇 早上9:30中巴来旅馆接我们开往派镇转运站。车上又碰到了两队去墨脱的队伍,一队是4 个广东人,一是2个上海人,他们都是走波密出的,可以一起走到墨脱。大家一路欢声笑语,一起探讨行走线路,交流心得,很是热闹,尤其后来同车上的许多藏民聊的火热,其中,半途上来的一个藏族小伙儿抗了一袋苹果,在售票员(二姐)的调侃下,分给大家一人一个,转眼间就剩了半袋了。但他依然很热情的招呼大家继续吃,让我们得已看到藏民纯朴的一面。 在我将几袋萨其马分给后面的几个藏族妇女后,她们开始吸食起鼻烟来,我也鼓起勇气要了点儿,只吸了一点点就呛得我直打喷嚏,看来还真的很难适应。对了,还有个意外收获,我后面做的是个布达拉宫里的僧人,腰间挂了把精致的藏刀,我这个嗜刀如命的人看了就走不动了,先是借过来看了看,随后就死磨硬泡,让他送我,一看不行,掏了100块出来往他手里一塞说:得了,谁让我喜欢呢,我就高价买您的了。别说,这招还真灵,他无可奈何的答应了,不过不想给我那个银制的刀鞘,还好我又磨了5分钟,终于他拿起刀,随手往栓在腰上一指多宽的牛皮绳上一挥,绳子应声而断,将刀鞘也给了我,令我们大家都唏嘘不止。 谈笑中,于3点到达了派乡转运站,全程约140公里。住渝州宾馆,每人 10元/天。大部分都是4人间,吃饭要自己点,不便宜,花了90 元,也是我们几天来吃得最好的一顿:松茸炒肉40元、土豆烧牛肉30元、苦瓜鸡蛋10元、空心菜10 元。因为再往后不知道何时才能吃到像样的饭了。 下午的时间主要是找背夫。背夫的价钱大概是80-100元/ 人/天, 因为我们要走的大峡谷线路很少有人走,全村只有一个人走过,所以贵了点。我们是找了3 个背夫,到墨脱每人90/天,墨脱-排龙每人100元/ 天。其间再墨脱休整一天,给他们每人30元,到排龙后付给他们回八一镇的车费大概30元/每人。 最令人振奋的事是,5点钟左右有4个人从墨脱走出来了,看到他们泥泞的双腿和疲惫的身形,我很是激动,晚上大家围坐在一起,听他们讲述过来的经历,大家不停的长嘘短叹。问他们最深的感受是什么,他们居然说的是我们从来未想到过的一个字:冷!一路上比较好走,比想象中的容易,景色也没有想象中的美,但就是在翻多雄拉山口时,赶上下雨,用他们的话讲 "太冷了"。在海拔4200米的山口,下着大雨,浑身湿透,风大的令任何雨具都无法阻挡雨水往身子里灌,刺骨的寒冷是他们这次遇到的最大考验。我想,明天我们也要翻越这个哑口,但这只是我们行程的开始,心里有点打鼓,不知道文弱的古力和衣着单薄的小曾明天能否顺利到达目的地。但愿明天有个好天气。 9月27日 小雨 派镇---拉格 今天是徒步大峡谷的第一天!有些兴奋,也有些担心,腐败惯了的我对此次行程心里一点底有没有。 早上7点,告别了有公路的最后一个乡,搭卡车向公路的尽头松林口出发(每人15 元),9:30到达松林口,我们在这留影,以纪念从这一刻起踏上一条永生难忘的旅途。 10:00我们正式起程,首先要翻越多雄拉山口,海拔4200米。一路上坡,这对我们来说将是一个严峻的考验。刚上山就开始下雨。从3500 米-4200米虽然只有700米,但仍然走了整整两个小时,多雄拉山口只是一个小小的山坳,上面插满了经幡,风非常大,浓雾弥漫,两侧的山脊散布着数条冰川,为了尽早抵达20 公里外的营地拉格,我们无暇欣赏四周的景致,迅速的往山下走,一路上全是碎石和小溪相间的小路,不是很难走,基本上保持和背夫差不多的步调和速度。4点整,丛林深处冒出几间木屋,拉格到了。第一天28公里的行程就这样几乎完美的完成了。这令我对未来穿越大峡谷增添了不少信心。 拉格是个只有几间木屋组成的驿站,可提供食宿。晚餐每人15元,十个人四菜一汤;住宿,通铺,每人10 元。小卖部有些简单的物资,但都巨贵:鸡蛋2元/个、罐头15元/ 盒、方便面5元/袋。 由于当天有一支部队去背崩也住在拉格,导致我们到达的时候已经没有被子了,好在我们有3人都带了睡袋,也没什么影响,木屋四处漏风,还是比较冷的,我就被冻醒过若干次,真还不如自己搭帐篷保暖呢。 9月28日 小雨转晴 拉格---汗密 早上起床后,煮了斤挂面,只放了点盐,我们7个唏哩呼噜一人干了一大碗。8:30 从拉格出发,目的地是30公里外的汗密。一路比较好走,11:00到达大岩洞吃午饭。12:30继续暴走,一路上全是碎石路,很容易崴脚,必须在每迈一步前看清落脚点才行,几乎没有让你能走着看风景的机会。路上经过一个叫老虎嘴的地方,较为危险,不过没有名字来的恐怖。 下午 5点,我们顺利到达汗密。汗密有个兵站,一上来就要我们登记(通行证和身份证)。只有50个床位的四海饭店,又已经被部队霸占了,我们只好又往下走了一段路,在一个门 巴人开的店里住宿,同样是通铺,但条件比拉格还要简陋,是用1米多高的木板围成的,三角顶上铺了块塑料布,屋顶两侧都是露天的。我们决定在屋里搭帐篷。吃的依然是方便面,一个人半个鸭蛋,半根火腿肠。吃晚饭,大家开始各自休整,我和司徒是属于走得比较快,体能较好的。古力还勉强能跟下来,但已经早早开始叫苦了,小曾属于年轻气盛那种,刚毕业,经济状况有限,装备极其休闲,又没有什么徒走经验,这次可吃了不少苦。脚早早的就磨出泡,一路走得很艰难。我对自己这两天的表现还是很满意的,几乎都是走在最前面,自认为应该可以每天提前 1个小时左右到目标的。 对了,汗密兵站有卫星电话,而且不贵,1.5元/分钟,但不是很好打,要看运气了。 9月29日 晴 汗密---背崩 早晨有点磨蹭,9:00才出发,今天的目标是38公里外的背崩,上午一切顺利 11:30到达休息站阿尼桥,吃了顿方便面。1点钟出发,下午的行程非常漫长,而且上山的路居多,这可累坏我了,我是属于走平路和下坡的速度可以和背夫相比,但上坡较差的那种,今天可算是真正的考验开始了,昨天我还对自己的体能沾沾自喜呢,今天就让我尝到了什么叫累,什么叫折磨。尤其是下午 4点多以后,体能已消耗得差不多了,却遇到连续的上山,我的汗水像雨滴似的连续不断地往下落,衣服早已湿透的可以拧出水来,每每抬头看看远方,发现不远处是下坡,就拼劲十足地往前爬,但是一看到眼前全是连续的上坡,情绪一下就低落了起来,以至于每次上爬过程中我仅能走100-200 米就需要停下来休息,前两天我每天的路上只喝1升水就够了,今天至少喝了3升,好在一路上水源充足,小溪、瀑布无数。18:30到达了解放大桥,已经能远远看到背崩了。在解放大桥登记后, 19:00据称还有10分钟到达背崩的路程,我却走了近20分钟,因为全程又是上坡。19:20 到达背崩,我已经累的不想在移动双脚了,饥饿也随之而来。没想到饭21:00才做好(这边所有的饭菜都是用柴火烧出来的,所以具慢)我已经是像傻子似的呆坐在饭桌旁1个多小时了。四肢一动不动,思维也似乎停滞了,今天的感觉虽然谈不上绝望,但也让我多少产生了些恐惧。据说明天到墨脱的路是一路上山 …… 今天的路有三个地方有岔路。第一个是在二号桥,一条是正路,另一条通往二号桥;第二个岔路,走右手边的,左手边的是另一条通往墨脱的路;第三个岔路,往上走是正路,往下走绕个圈子又会回来。 明天会怎样?我已经有点担心了。 9月30日 晴 背崩---墨脱 早上8:30出发,目标是全国唯一不通车的县-墨脱县。也是这次徒步的一个重点。全程 38公里,一路上坡。听起来很恐怖,但走起来感觉还好,因为大部分上坡都是缓坡,难度不大,就是路程长。走了两个多小时后,我感到体力似乎很好,就跟大家说好先走一步,看看自己的潜力,结果13:00整,我第一个到达休息站亚让村。结果整个村子 10间住宅里只有几个小孩,不见大人,就像座空城。好不容易在山坡旁的一个小木屋门口,发现一个摊睡在屋檐下的老汉,叫醒问清情况,原来大人都去山上打谷子去了,不过还好老汉爬起来上山去给我们叫人来做饭。司徒、古力在13:30到达,背夫15:00 到达,小曾15:30到达。这时我们已经吃饱了很久了,15:40我和司徒、古力先行出发,一路的上坡比较急,又有了昨天下午的感觉,但毕竟离目标很近了,大家憋足了一口气,一直拼命的坚持。路上遇到个瀑布,我不顾一切地冲了进去,任凭冰冷的瀑布冲刷我燥热且疲惫不堪的身体。经过这短暂的调整后,继续向前冲刺, 18:30终于见到了我们向往已久的墨脱。 进了墨脱,首先映入我们眼帘的就是那辆历史悠久,著名的卡车残骸,那是在1995年墨脱县第一次修通公路时开进的第一辆卡车,但无情的泥石流迅速的冲垮了公路,这辆开进来没有一天工夫,就再也没能开出去的车,十年来一直静静地躺在村口,见证着墨脱不通车的历史。 进了县城,才发现现在的墨脱已经发生了巨变。几年前还只有一部卫星电话的县,现在手机都有了信号,程控电话已多如牛毛,县城主要的大街两侧各种餐馆、商店比比皆是,甚至还有了10 家夜总会。这让我们感到很惊讶,原来这个一直靠人力背物资进来的地方,在冬天已经能偶尔通车了。他们是先在夏秋时分将物资车辆运到波密或80K,然后等冬天路冻住后再开进墨脱,所以才有了现在的墨脱。要致富先修路,这条真理用在墨脱是最现实的了。 我们选了林业局招待所住下,10 元/人,条件一般。但老板很热情,在附近的水上人间 舒舒服服的洗了5天以来的第一个澡,10元 /人。晚饭找了一家川菜馆,腐败了一次,点了七菜一汤,一瓶白酒,共300 元。肉菜40元/盘,素菜 15元/盘。 饭前给2个人打了电话,一个是七喜,另一个是麦麦。他们都是我在与外界失去联系后的几天里最思念的人。 10月1 日 晴转阵雨 今天我们在墨脱县休整一天。在邮局盖了个印张。整个邮局只有一个人,但极为热情。不过由于这里的印章调不了时间,所以上面显示的时间仍然是2003 年10月16日。 中午在一家湘菜馆吃了顿很香的饭,店老板居然还有4 只熊掌,可惜他不会做,要不然就能吃顿美味了。下午一直在下雨,发现几个背夫在打牌,过去一看,居然是斗地主!我靠,这可是俺的强项啊,不由分说就加入战斗。先是赌喝白酒,不到20分钟就白子喝了一瓶,大部分都让那俩藏族背夫喝了;随后开始赌烟,不一会我面前的烟卷就堆成了小山,嘿嘿,说过是强项的了。不过后来我还是给这哥俩一人发了2盒云烟,反正是过了瘾了。 傍晚,雨过天晴,整个墨脱县城被2道巨大而绚丽的彩虹所包围,极为壮观。我和古力、司徒结伴在山下找到一个门巴人居住的村子,将我们从家背来的彩笔、橡皮、铅笔等等分送给当地的孩子们,看到他们激动的样子真是很欣慰。当时就下定决心,以后一定要多赚点前,多资助些孩子。 晚上睡的不好,对面的夜总会一直歌舞升平,而且从夜里两点到早上一直放着迪曲,震耳欲聋。我一直处于半睡半醒之间。早上6 点多,我实在难以忍受这种折磨,就翻身下床,穿戴整齐,怀揣前几天才淘换来的藏刀,闯进了夜总会,敲了半天门才把里面的人叫出来,原来他们已经都摊睡在那里忘了关音响了。好在他们还知错,马上就关上音响,我也得已全身而退。 10月2 日 墨脱---108K 早上7:30在湘菜馆喝了碗久违的豆浆, 8:30居然可以搭到车往外走,在异常颠簸的路面上行进了30 多公里,离目的地108k十公里左右的地方下车徒步。抵达时间12:00 走到113k。下午13:00吃了包方便面,与络巴族的老村书聊了会天,这是我们一路上见到的第一个络巴人。 15:00再次出发,16:00到达 108k。 10月3 日 雨 没想到古力果然很固执的想和我一起走大峡谷,或许我对她还了解的还不够深,这个不知道天高地厚的丫头,以为有勇气就够了。早上起来居然耗着不走,非要去大峡谷,我怎么做工作都不行。对我说背夫都说她可以去的,我听了就生气,说“你去问问那些背夫有谁真正走进去过!没有,一个也没有!他们不顾你的安危,只是想多赚你几天钱罢了。你要去,我就不去,我就住在这等着,看谁耗的过谁(反正我暂时不用上班,她的假期却有限)。她还依然坚持,结果我们在这耗了一天。最终她妥协了,哭着说自己是多么的想去。我告诉她,想和行不是一个概念,依你现在的能力还不适宜去走这么危险的路,我也没有把握能把你安全的带出来,未来的路将有无穷的变数,我希望你能平安的回到父母身边。 虽然有个女伴陪着一起走将是个多么令人向往的事,但,我还是不能为了一己私欲而让她冒这么大的风险。最起码,如果我真的有什么不测,还能有人帮我收尸的,因为我们在出发前都已经互留了家人的联络方式(没有一个人事先告诉过家人来这的)。 10月4 日 小雨 108K---旁辛 8:40 - 12:00 周村 13:30 - 17:00 旁辛村 早上与古力在村口分手,她独自前往80k 从波密出去,只要走一天就可以结束了。而我与背夫巴桑加上一心也想去看大峡谷的白子王子重新分配一下物资,为了保险起见,我们基本上是平均分配所有的物资,以防万一谁有个不测什么的,反正是做好了最坏的打算。随后义无返顾地踏上了前往大峡谷的征途。 没想到第一天就给我来了个下马威,上午三个小时的路程,我们一路上爬,总共上升近千米的海拔沿途大都是20 度左右的长坡,好在下着小雨,走起来还算不恼火(当地的四川人最爱说的词)。 雨下的越来越大? 随之而来的就是蚂蟥的突增。这里的蚂蟥比墨脱线上大了近一倍多,在一次休息的时候,我从身上找到十几只,手杖上还爬着十几只,都让我一只一只的用烟头烫掉,好在还不是很疼,但身上却留下无数冒血的黑洞。于是我们尽量减少休息时间,拼命的往前赶,中午12:00到达了周村。 说是周村,其实远远的也只有3,4户人家,我们找了个人家,想弄点吃的,结果只有一锅米饭和几棵小白菜,不过这也够我们美美的饱餐一顿了,因为还好有酥油茶喝。这里的人虽然生活很艰辛,但家家还都保有浓郁的藏族习俗,酥油茶是少不了的。 饭后13:30继续出发,目标地旁辛乡。一路下坡较多,但却经过了无数的老虎嘴似的路段,异常危险。在经过一个悬崖时,人只能从瀑布下面一尺宽的小路上钻过,凶险之极。平安过去后,往下一看,近 2000米的悬崖下,躺着一只刚刚从这摔下去的骡子。骡子身边散落着为主人抗运的各种货物,惨不忍睹。 下午17:10我们顺利抵达旁辛乡,这是个比较大的村子,有近百所木屋。而且有一个小学,令人欣慰的是居然是这里最好的建筑,一排二层小楼,全是砖和水泥结构,看来为修这所小学国家还真花了不少钱财。 10月5 日 小雨 旁辛---加拉萨 今天的目的地是25公里外的加拉萨。 9:00出发,出发前当地一个小学女教师递给我一个小纸包,让我带给甘德乡的扎西老师(甘代是我们未来要经过的地方),看着女老师腼腆的表情,不难想象里面一定是给扎西的情书之类的东西,我愉快地接受了这个任务,并向她保证一定亲手交给扎西。 今天的路总体上不是很难走,就是贴着悬崖走的路比较多。在行进一个半小时和两个半小时地方都有小村子。我们贪于赶路,结果错过了可以吃午饭的村落,只能吃点压缩饼干打发了。 下午15:00我们到达了加拉萨。这里有个驻军部队和几户人家,部队叫墨脱县加拉萨武装部,总共也就几个人驻守,在这里要进行登记。 在这里我度过了一个比较愉快的下午。首先,这有个卫星电话,我给哥儿们打了个电话,大概说了一下自己的行程。其次,饭后老乡们给了我们几个玉米,我们吃了次烤玉米。最后,一个老乡拿出了一串芭蕉,每个都又粗又大,比市场上常见的香蕉至少大了一倍,而且吃起来特香。这是此次旅行吃到的第一顿水果,回味无穷。 由于到的比较早,还趁机把冲锋衣洗了洗,然后光着膀子和大家一起生火做面条,然后吃了顿盐水面条。这里电力有限,都是靠旁边小溪上按个发电机发电的,所以电压极不稳定,天一黑我就早早的躺下睡觉了,在对麦麦的无限思念中慢慢进入梦乡。 10月6 日 晴 加拉萨---甘德 久违的晴天。 早晨9:00出发,目的地 30公里外的甘德乡。一路上坡,从海拔1100 米升至最高的2100米。其间横穿了一座又一座的大山,久违的太阳恣意的散发他的热量,迅速地吸食我们的能量,雨点般的汗水噼里啪啦地往下掉。有几次,我就像三伏天里的驴子,累得口水顺着张大的嘴不停的往下流。 中午12:00左右,我们遇到了几户人家,在其中一家吃了顿饭,虽然只有一个盘青菜,但是喝到了不错的酥油茶。 下午的路还算好走,17:30 到达了甘德乡,并很容易找到了只教3个孩子的扎西老师。将贴身保存的信转交给了他,他兴奋得象个孩子般的举着信蹦蹦跳跳的跑去一棵大树下享受爱情去了。 这几天一路上,几乎所有的老乡都对这条线能否从排龙出去而众说纷纭。今天终于到了有人生活的最后一个村庄了。但是却得到了一个令人遗憾的消息,从这里往大峡谷走到排龙这条路已经 4、5年没人走过了,5年来也只有3个外乡人走到过这里,但都原路退回去了。路上毒蛇无数,6 条溜索大部分已经年久失修,基本上已无法通过,而且没有向导是根本走不出去的。我想尽一切办法想说服当地的猎人做我的向导,但他们都说给再多的钱也不敢去冒险了,因为这几年他们之中就有好几个家人死在里面了。看来此次穿越大峡谷的计划将以失败告终了。 明天就要想办法往公路上走了,有两条路:一条是原路回去,从108k 到波密;另一条路直接翻越身后4500米左右的随拉雪山到达公路。我决定不走回头路,翻越随拉雪山。 10月7 日 小雨转晴 无人区 早上8:30,依依不舍地告别了雅鲁藏布江,开始翻越江北的随拉雪山。 一路高强度的上爬,一人多宽似有似无的小路蜿蜒着伸向山 顶,我们以每小时上升300米的速度向上攀爬。下午13:00 到达海拔3300米的一个小山口下扎营,下午山雾弥 漫,视线不足5米,看来无法继续攀爬了。 中午作了一顿很丰盛的午餐。说丰盛,也不过是一锅米饭,一锅速容鸡汤,一小锅为穿越大峡谷无人区而准备的腊肉。但这却是我们几天来吃得最香的一次了。不过做这顿饭却用了近3个小时,因为刚下过雨,我们找可以用的柴火和水就花了很长时间,好在附近到处都是一人多粗的朽木,我们积攒够了水,然后劈了一棵朽木,将里面的部分一点一点的劈成柴火。 吃完饭,我们最坐在篝火旁边烤鞋子、衣服。我一度差点被我袜子的臭味熏倒,太臭了!天渐渐的黑了,气温也随之急骤下降。晚上八点左右已经从中午的25 度降至0度。我们3个人蜷缩在一个双人帐内开始过夜。我们只有一个睡袋,虽然2个背夫说不用盖也没问题,但我还是将睡袋打开3个人一起盖上,一夜冻醒了无数次,一个小时,一个小时地熬到天亮。 10月8 日 小雨 无人区 早上好不容易用湿湿的木头点燃了火,煮饭、烧水。一切准备就绪后,9:00 开始翻越真正的雪山。从3300米到3900 米,我们用了2个小时。在往上,就是突突的山峰,山顶上盖着厚厚的积雪和冰川。我们选择了一个看上去相对平缓的山口开始攀爬。45度左右的坡度,每走一部都是异常的沉重。走过4000米后,我几乎每走几十步都要停下来休息,每次休息完都想着下次一定要走100 步,可是开始几次还勉强可以,后来基本上是休息一次走30-50步,下午13:30, 我们终于翻过了海拔4300多米的山口,这时身边已是白雪皑皑,寒风刺骨。我们迅速往山下冲刺。带着胜利的满足感,我一边大跨步地往下走,一边唱着:"雄赳赳,气昂昂,翻过大雪山…… " 正当我们一起享受着下山的愉悦时,突然在我们眼前又横空冒出来一片山脉,而我们要走的方向,好像也必定是在此山后面。 正在我们彷徨无助的顺着山脊往下溜达时,刚好碰到一个山里的猎户,向他打听后,证实了我们的看法,还要再翻一座雪山,才会有公路。 草草的吃了点压缩饼干后,我们已下降到3400 米左右,看来又要再上1000米了。 下午的山不知是更陡了呢,还是上午体力消耗的过大,反正爬起来比上午感觉难度又大了很多,下午5 点又一座雪山落在了我们的身后!站在山顶,我环顾四方,周围的美景,第一次震撼了我的心灵。四周是一座座有的威严,有的灵秀的雪山,身前是一条幽长的峡谷,谷底是淡绿色的草原,中间散落着数个清澈如镜的湖泊。山谷两侧是茂密的森林,自下而上,由翠绿逐渐变成墨绿。此时此刻,一天的劳累,似乎化为乌有,令我欣喜若狂。下山又走了2 个多小时,接近天黑时,我们走到了谷底,在一处猎人废弃的木屋里扎营过夜。说是木屋,其实也就是有一面半的墙,四五根木头搭建的屋顶。但是已足够我们用来生火、做饭、睡觉了。 10月9 日 小雨转晴 无人区---通麦 今天应该是走出大山的日子了。我们一路谈笑风生的顺着峡谷往外走,大概四十公里的路程,我们走了7 个小时。下午14:00,终于见到了久违的公路,虽然此时已是饥肠辘辘,但听说到八一镇,可能就3 个小时,我们还是决定到了八一镇再好好饱餐一顿。没想到拦车就用了一个半小时,好不容易拦到一辆大东风,我们兴致冲冲地爬了上去。卡车在蜿蜒而又泥泞的盘山路上爬行。四处都是泥石流,好在雨季已经过去,还能勉强通行,要不不知道会难走到什么程度呢,眼见天色渐渐黑了下来,司机将车停到路边一个小店门口,说不走了,明天再走。我们傻呵呵地一问才知道,这里离八一镇还有150 公里的山路要走。今天是无论如何也到不了了,看来只能在此多住一天了。住下后才知道,这里就是著名的通麦天险。 10月10 日 晴 早上7点钟,再次爬上东风大卡往八一进发。 下午13:00终于回到了城市,再也不用走路了! Max
|
转自:http://phoenixcrying.spaces.live.com/Blog/cns!69B0453BDF80D2B2!198.entry240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