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点首页 |  北京 |  上海 |  杭州 |  南京 |  西安 |  广州 |  深圳 |  苏州 |  国内景点门票价格大全 |  游记
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长篇游记:行摄西藏,暴走墨脱NO.4《雪山、冰川、河流、湖泊...

[游记]长篇游记:行摄西藏,暴走墨脱NO.4《雪山、冰川、河流、湖泊...

2007-10-27    hexun.com

长篇游记:行摄西藏,暴走墨脱NO.4《雪山、冰川、河流、湖泊、麻烦》 [原创 2007-10-08 19:48:23 ]
发表者: namelz52

早上起床,在旅店门口吃了一顿美味的早餐,这家老板做的油条和豆浆,味道非常好,至少很符合我这个南方人的口味,让我胃口大开,吃了不少。

继续上路,今天我们的终点就是波密了,可以说今天是徒步开始前最后一天行驶在宽敞的公路上,应该好好享受这舒服的路程了。前几天一直在讨论要不要到来古冰川看看,相信经常看《中国国家地理》的人对来古冰川都不陌生,《中国国家地理》特地用了一期来介绍中国的冰川,其中的重点就是来古冰川和因为它而形成的然乌湖。然乌湖就在318国道的边上,不用下车就可以看到,但是想要看到来古冰川,就必须折下国道,沿着小路走上30多公里,才能到达来古冰川的下延,路倒是不远,但是听说比较难走,而且现在是雨季,路上有很深的积水,比较危险。到底实际情况如何,还是到了然乌湖再说。

今天一路上都没有很大的起伏了,国道基本就是在山谷间穿行。这里的景色和前几天的又是大不一样,在一路上经过的山谷中,会看到许许多多水的痕迹,这里说的水,不是那种大江大河的水,而是雪山融水形成的小溪。从八宿出发,就可以看到远处高山上的积雪,由于海拔并不是很高,所以这些山顶积雪都不是很多,就在山顶附近一带,沿着山脊线,细小的一条条的小冰盖。从寒冷的冰盖上一滴一滴流淌下来的雪水,逐渐汇流成一条条小溪,而一条条小溪又汇集在一起形成一条条河流,河流在平缓的地方,形成了一个又一个的湖泊,在蓝天白云的映衬下,这里的水更显得纯净。越靠近然乌湖,路边的河流水量越大,落差也越大。快要到然乌湖的地方,已经形成了一个峡谷,雪水汇集成的河流,已经可以用奔腾这个词来形容,他们的最终目的地就是马上要到达的然乌湖。

有人比我们更早出发

车上拍的,山谷间的小湖泊

路上的景色

能看到山上的少许积雪嘛?

河水汇集

颇有气势的云彩,宛如火山爆发一般

河水开始湍急

行驶在峡谷中

路上防止飞石的棚洞

拐过几道弯,传说中的然乌湖出现在我们眼前。第一眼看过去,感觉失望,和《中国国家地理》上看到的相差有点远,正所谓希望越大,失望也就越大吧。杂志上的然乌湖,都是有着湛蓝的湖水,映衬着周围的雪山,而现在眼前的然乌湖,湖水混浊,黄色的一片,周围的山倒还算是绿油油的,但是气势比雪山差多了。唉,毕竟是夏天的雨季来到这里,也总算是亲自到了然乌湖看看了。在公路边走了走,找了几个比较好的角度,拍了几张照片,也是尽可能把这不算好的风景拍得稍微满意一点了。在镇上了解了一下,到来古冰川的路确实被水淹了,虽然车可以过去,但是始终不安全,而且现在这种季节去来古,冰川也是夹杂大量泥沙和石头的,不算美观。商量了一下,还是不去来古冰川看了,继续前进吧。

这,就是传说中的然乌湖(其实PS后效果还可以,呵呵)

路边的灯,天,很蓝

然乌湖旁的房子

然乌湖边上

戴老师眼中的然乌湖

然乌湖成因是由于山体滑坡或泥石流堵塞河道而形成的堰塞湖。在地质运动活跃的藏东南一带有很多这样形成的堰塞湖,然乌湖因为紧靠川藏公路而为许多走川藏线旅行的旅行者所熟知。然乌湖湖面面积为22万平方千米,湖面的海拔高度为3850米。湖畔西南有岗日嘎布雪山,南有阿扎贡拉冰川,东北方向有伯舒拉岭。然乌湖最重要的水源当然是来自来古冰川,此外还有众多的雪山融水汇入湖中。整个然乌湖是一个近似于U形的狭长高山湖泊,全场约26公里,在湖泊的尾端,直接形成一个瀑布群,倾下的湖水沿着峡谷流淌,诞生了一条河流――帕隆藏布江。帕隆藏布江的源头可以说是然乌湖,不过其真正的源头,应该算是来古冰川,然乌湖可以认为是一个水流的缓冲而已。在藏语中,藏布就是江河的意思,例如雅鲁藏布江,其实在藏语中应该是雅鲁藏布,只不过在翻译成汉语的时候,加了一个江而已,这有点像长江的英文是Chang Jiang River一样。从然乌湖到波密,公路基本上是沿着帕隆藏布江峡谷修建的,这一段的江水落差非常大,险滩一个接着一个,可以说没有一处平缓的江面是超过1000米的。帕隆藏布江基本上是东西走向,然后和另外一条著名的藏布――易贡藏布江迎头相会,应该是属于易贡藏布的一级支流,继而流入雅鲁藏布江。说起易贡藏布,这本来是一条并不知名的河流,但是由于一场发生在易贡地区的世界罕见的地质灾害,使得易贡藏布的知名度一下提高了许多。2000年4月9日晚8时左右,西藏林芝地区波密县易贡藏布河扎木弄沟发生大规模山体滑坡,历时约10分钟,滑程约8km,高差约3330m,截断了易贡藏布河(河床高程2190m),形成长约2500m、宽约2500m的滑坡堆积体,其面积约5km2,最厚达100m,平均厚60m,体积约2.8~3.0亿m3。

山体滑坡产生的主要原因是由于气温转暖,冰雪融化,使位于扎木弄沟高达5520m以上雪峰的上亿方滑坡体饱水失稳,并沿陡倾岩层(倾角约70~80)呈楔型高速下滑,撞击下部老堆积体和扫动两侧山体,转化为碎屑流,高速下滑入江,并撞击右岸老滑坡堆积体,形成高约200多米的土—石—水—气混合体,其中,一部分翻越高约150m的老滑坡,摧毁滑体上高达数十米的茂密山松,并转化为泥石流,体积约500万m3,已达易贡茶厂桥边,距民房约200m;另一部分反转堆积于新堆积的滑坡体上,并向下游和上游转化为泥石流体。该滑坡的发生经历了高位滑动—碎屑流—土石水气浪—泥石流—次生滑坡等过程,具复合性。滑坡体堆积体主要由沙土夹石、块石构成,块石体积最大达数百立方米,母岩主要由花岗岩、大理岩、板岩组成,风化强烈。

滑坡堆积体形成天然坝,堵塞易贡藏布河,滑坡堆积坝形态极不规则,表面起伏不平。其底宽达2200~2500m,轴线长约1000m,坝体平面面积约5km2。坝顶宽阔。顺水流方向鞍部宽200m以上,高出堰塞湖水面55.1m,高出下游坡脚约90m,上、下游面平缓,平均坡度分别为5与8。如前所述,坝体各部分物质组成不同,大致其左侧与上游侧块石相对较多,其余部分以沙性土夹碎块石为主。沙性土分选性差,各部分块石的含量不一,估计为50%~70%。表部土质较松散。滑坡体定名为易贡巨型高速滑坡,所形成的湖定名为易贡滑坡堰塞湖。

如果有时间的,还真想去滑坡遗址看看。

在那期《中国国家地理》上附送了一张地图,当时我研究了好久,记得沿着318国道往波密方向,还可以看见另外一个著名的冰川――米堆冰川,米堆冰川位于波密县以东110公里处,其主峰海拔6800米,雪线海拔4600米,末端海拔只有2400米。米堆冰川是西藏最重要的海洋型冰川,也是世界上海拔最低的冰川,被誉为中国最美六大冰川之一。所以在车上我一直向着公路的左边观察。终于在一个平缓开阔的拐弯处,一座庞大的冰川远远地映入眼帘,从这座冰川的位置和距离判断,基本可以确认这就是米堆冰川。可惜距离还是很远,17-40的镜头只能讲究照一下而已。

远眺米堆冰川

这一段的318国道并不是全部柏油路面,其中很大一部分都是土路,可能是由于这里地质条件太恶劣,对柏油路面的护理维修太困难造成的吧。

路上碰到的某山

中午到达松宗镇午餐。在西藏的很多地区,乡镇上都是由广东或者福建对口援建的,所有的房子都是统一规划统一修建,甚至颜色都是统一的,从整体看来,丝毫不亚于内地的同等级的乡镇。不过这太过于统一的规划,在我看来总觉得有点别扭,让人感觉不到这是在西藏,而是在内地,失去了自己的建筑风格,未必是一件好事情。在松宗镇,可以看到一座突兀的高山,当地人把它叫做盔甲山,原因是山体的褶皱非常有特点,有规律,远远看去就像是披上了一层冷兵器时代武士所穿的盔甲一样,很有意思的,拍了几张。

松宗镇

被云雾笼罩的山峰

过了一会儿,山顶出现了

松宗镇在318线上的位置

到镇后面转转

无言,那么脏的水,当地人还在里面洗衣服

小孩子也在里面洗头。。。

镜头感不错

当地小女孩

下午3点,终于来到传说中的波密。这是一个坐落在帕隆藏布江边,被雪山环绕的一个小镇,风景相当好,在街上随便一抬头,就能够看见高耸入云的雪山,非常舒服。安顿好住宿,我们就开始在街上游逛了,说是游逛,其实主要是收集情报,因为现在是开山季节,许多许多旅行者都会选择在这个时段来穿越墨脱。穿越墨脱,绝大部分人都是从派乡往波密方向走,因为这样走,一路上基本都是下坡,这样相对轻松许多,好走许多,只有少数我们这些专门去自虐的人才会从波密往派乡方向走,这样难度大了许多,前几天都是缓缓下坡,而后面就是一直上坡了,特别是最后一天,在长时间徒步后还要翻越一路上海拔最高的多雄拉山,难度就不是同一个等级的了。在波密,一般都会遇到从墨脱走出来的人,跟他们交谈,可以多了解线路的情况。在广场上遇到了一个拉萨政府的年轻干部,刚刚从墨脱出来,看他一身的疲惫,说是最后几天几乎是爬着出来了,不禁让我们紧张了许多,毕竟他们是从里面走出来的啊。不过他的话还是对我们的策略起了决定性作用,原本从各种攻略上都是提到整条线路住宿条件非常差,一定带上自己的睡袋,不过年轻干部说现在里面的住宿条件已经很好了,完全没有必要带睡袋,装备一定要精简,要不然到后面根本背不动的。他看着我们全部都是穿着GTX的登山鞋,就对我们说没必要穿这种鞋子,里面小溪特别多,很多都是比较深的,再怎么GTX也没有用,还是穿一双高帮军胶比较实用。谢过了年轻干部,我们继续寻找猎物,在一家宾馆的门口,又碰上了一队刚刚出来的徒步者,看他们满身泥巴,也知道这一路不会很轻松,不过他们也没有给我们更多有用的信息。其中一位胖哥哥看着我背着350D和17-40说背那么重的东西进去,不实用啊,到后面根本背不动,我有点恼怒地对他说:不背这个我就不进去了。确实,我这一次徒步墨脱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要用我的相机,用我最好的技术还原一个最真实的墨脱。

传说中的波密县城

我们住的粮食局招待所大院,背后就是雪山

波密街道

抬头就是雪山

西藏政府的年轻干部

说着说着,天气就放晴了,蓝天出来了

帕隆藏布江

桥上的经幡

晚餐,知道是什么东西嘛?粉丝菠菜

天黑了。。。。

在街上又碰到一队人,一位自称是深圳某企业的老板,一位看起来像是学生样子,看他们的行头一点都不专业,西服、夹克、七分裤、NIKE篮球鞋。。。一看就不是玩户外的人,口气还特牛,带他们出来的那个人说是什么背崩站的站长杨老三,长得有点贼眉鼠眼的,有点不太想搭理他们,不过他们给了一个让我们当时被弄得焦头烂额,但后面被证明是多余的信息:一定要办边防证。因为出行前我们查阅了许多资料,都是说从波密方向进去不用边防证,不过他们一口咬定说必须要,要不然在背崩乡就会被扣押下来。怎么办?难道我们还要跑到八一去办这个边防证,然后才能进去?办这个证虽然简单,但是当时已经是星期五下午了,就算马上出发赶到八一镇,第二天也是星期六,不办理业务,那我们只能等到星期一才能进去了。很明显我们没法耽搁那么久,只好想别的办法了。我们的包车师傅一口咬定不用,而我们去询问当地波密到八一的中巴车师傅,他们却说必须要。没办法,只好去问波密公安局,想不到他们也没有一个明确的说法,只有最后一个法子了,亲自打电话到墨脱县政府,本来想这可算是权威机构了,可县政府含糊其辞的说法,已经让我们接受了要亲自到八一办理通行证的残酷现实。

不知道是不是一路上拜过来,伟大的神山一直在保佑着我们,正当我们灰心丧气准备前往八一的时候,在大街上看到了一队边防武警官员,因为听说墨脱里面驻扎的就是边防武警的原因,当时也不管礼貌不礼貌了,跑上去抓住最后一根救命稻草再说,结果武警军官给了我们一个满意的答案:不用!当时真的是欣喜若狂,不过后面的事情证明这纯粹是瞎蒙对了而已,墨脱里面驻扎的是正规的人民解放军,和武警无任何关系。不过在当时,武警军官的回答确实让我们下了赌一把的决心,要不然,还真要耽搁上好几天呢。

回到住处,开始整理背包,再次要感谢那位年轻干部,如果不是他的信息,我们真的会把所有东西都背进去。所有睡袋、一切辎重,全部拿出来,最后几乎到了牙膏能挤出半支就不带完一筒,牙刷折断一半的超级精简状态中。7个人的背包,最后淘汰出两个大麻包袋的无用装备,怎么处理这些东西?最后谈论的最佳方案就是让中巴车师傅托运到八一,等我们从墨脱走出来后,再到八一领取。

又该睡觉了,明天就要进山了~~~~

转自:http://namelz52.blog.hexun.com/13585521_d.html303阅读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网友评论:

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我来评论:

主要城市景点票价查询 · ·


搜索2万余景点信息
关于票价网 | 景点查询 | 地铁查询 | 站务论坛 | 网站地图
© 2006-2020 piaojia.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海网安备1101000238号 京ICP备14045893号 联系我们:dnzm9@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