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点首页 |  北京 |  上海 |  杭州 |  南京 |  西安 |  广州 |  深圳 |  苏州 |  国内景点门票价格大全 |  游记
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林芝

[游记]林芝

2008-05-22    baidu.com

林芝简介

人们都知道西藏,知道珠穆朗玛,知道藏北草原,知道喜玛拉雅,但人们却不知道西藏还有一个藏在深闺未人识的美丽的地方,它就是素有“西藏江南”之称的林芝。

喜马拉雅山脉和念青唐古拉山脉似两条巨龙横空出世,由西向东平行伸展,在东部与横断山脉对接,形成群山环绕之势,位于中国西藏自治区东南部的林芝地区就静卧在这三大山脉的怀抱之中。有人称它是西藏的瑞士,也被称为西藏的江南。
山青水秀的林芝藏语意为“太阳宝座”,它的东面及东北部与云南省、昌都地区相连,北面是那曲,西部和西南部分别与拉萨市、山南地区相邻,南部又与印度、缅甸两国接壤,边境线长达1006.5公里。林芝地区下辖林芝、米林、工布江达、墨脱、波密、察隅、朗县7个县,总面积约11.7万平方公里,人口14万多。

林芝地区地处藏东南雅鲁藏布江下游,平均海拔3000米左右,海拔最低的地方仅仅900米,气候湿润,景色宜人。其主要城镇和景区有尼洋河谷经济区、八一镇、帕隆藏布江景区。其中首府八一镇位于尼洋河畔,是该地区政治经济及文化中心。
林芝的森林原始景观保存完好,高原挺拔的西藏古柏、喜玛拉雅冷杉、植物活化石“树蕨”以及百余种杜鹃等等应有尽有,素有“天然的自然博物馆”、“自然的绿色基因库”之称。其中布裙湖一带还是传说中野人经常出没的地方。

林芝是门巴族、珞巴族等少数民族的聚居地,他们的生活习惯及宗教信仰皆保留着浓厚的传统色彩,具有独特的民族风情。古老的传说、淳朴的民俗与氏族、村寨的图腾崇拜、宗教神话联系在一起,给这些古老的民族、遥远的居地笼罩上了一层原始而又神秘的色彩。古老的传统文化以及藏传佛教和本地兴起的本教的盛行,使林芝拥有著名的寺院等人文景点,与南迦巴瓦峰、雅鲁藏布江大峡谷、巴松错以及察隅、波密等独特的自然风光构成了丰富多采的旅游景观.

林芝以世界上最深的大峡谷著称于世,并有世界上落差最大的垂直地貌分布,异常丰富的植被及野生动物资源,山高水长,人力难及,原始自然风貌保存完好,是世界仅存的 傥 死嗨 孀愕木煌林 弧?

地理概况

【独特的地理特征】

林芝听上去就有趣,或许是它位于西藏东部的缘故吧,藏族人为它起了个富有想像力的名字。林芝藏语是说“太阳的宝座”,就西藏其他大多数地区来讲,这的确是太阳每天升起的地方。
雅鲁藏布江款款流淌的河水在这里留下巨大的拐弯,越过崇山峻岭的喜马拉雅山支脉。从此变成了宽阔平缓的布拉马普特拉何,这条西藏人心中的母亲河在很长的一段是流向西方,缠绕于雄壮的喜马拉雅山脉,可谓绵长,可惜再也寻不到归途。
这里海拔平均3000米左右,而最低处却只有900米,就高度来讲要低于西藏其他地区。是世界陆地垂直地貌落差最大的地带,充满绿色,是一片生机勃勃的世界。众多稀有植物和被完好保存的原始森林,使这里成了“天然的自然博物馆”。
绿色的林芝离不开大山的怀抱,喜马拉雅山脉和念青唐古拉山脉似两条巨龙由西向东地平行伸展,“南迹巴瓦”则正是龙脊上的白色雪峰,它海拔7782米,是南段喜马拉雅的最高雪峰,与横断山脉对接,形成了群山环绕的独特地形。
三座绵延雪山汇聚一处,护佑着这里的人民。笼罩着原始又神秘的门巴和洛巴,
演义出众多古老的神话、传说、图腾以及崇拜。那些久远的原始图腾、原始苯教和盛行于今的藏传佛教隐隐呼应,恰似一朵“隐秘的莲花”。

【水之乡】

林芝地区自然条件得天独厚,气候宜人,水资源丰富,素有“西藏江南”之美誉地处西藏东南部,雅鲁藏布江中下游,全区有高等植物2000多种,世界是上呈现生物多样性最典型的地区,堪称生物基因库;林地面积264万公顷,森林覆盖率百分之四十七,活立木储积量8.82亿立方米,是全国最大的原始森林区;江河、冰川、湖泊纵横密布,水利资源十分丰富,水能量蕴藏量高达8200万千瓦;自然风光十分绮丽神秘,世界上第一大峡谷-雅鲁藏布江就位于我地区境内。

【林芝的气候特征 】

林芝地区位于西藏自治区东南部,东部和北部分别与昌都地区、那曲地区相连,西部和西南部分别与拉萨、山南两地市相连,南部与印度、缅甸两国接壤。喜玛拉雅山脉和念青唐古拉山脉似两条巨龙横空出世,由西向东平行伸展,东部与横断山脉对接。三大山脉雄居于林芝地区的西、北、东、三方,地形呈北高南低的走势,东南低处正好面向印度洋、太平洋形成一个大峡谷,两大洋的暖流常年鱼贯而入,形成了林芝地区特殊的热带湿润和半湿润气候,年降雨量650毫米左右,年均温度8.7℃,年均日照2022.2小时,无霜期180天。全地区平均海拔3100米,东西长646.7公里,南北宽353.2公里,总面积11.7万平方公里。林芝地区辖察隅、波密,米林、林芝,工布江达、朗县、墨脱七县,55个乡镇,615个行政村。全地区总人口为17.3万人。聚居着藏、汉、回、怒、门巴、珞巴、独龙。纳西、土家、僳僳等十多个民族及尚未确定民族成份的登人,藏族人口占总人口的90以上。

林芝地区气候宜人,资源丰富,素有“西藏江南”之美称,全地区宜农面积45万亩,现有耕地面积28万亩;草场面积436.48万亩,其中可利用的草场面积78.8万亩。林地面积264万公顷、森林覆盖率46.09%。水能蕴藏量8200万千瓦,可开发利用的达3300万千瓦。

【林芝的多姿山体】

西藏,在地质演变的历史长河中,经过反复的海陆沉浮,更承受喜马拉雅山恢弘的造山运动,横空出海,不断隆升,形成了近代地球上最年轻的高原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诚属“世界屋脊”。西藏高耸多姿的山峰缘于强烈的地质构造运动和多类的岩体。火成岩、沉积岩以及各式变质岩,在内、外营力的作用下,峰峦林立,溶洞飞涧,岩层千姿,构成了高原上壮伟奇特的景观。

资源优势

林芝是个行政小区,资源大区。主要有三大资源,一是巨大的林业资源,二是丰富的水力资源,三是多彩的旅游资源,从而使这块宝地,得林独丰、得水独灵、得天独厚。20世纪80年代以来,林芝正是以自己的资源优势,使林芝的经济建设插上了翅膀。
据国家林业部航测,林芝地区森林覆盖率为46.1%,不仅面积大,分布广,而且树种齐全,木材蓄积量为8.82亿立方米,许多年来林芝每年的原木采伐量都保持在18万立方米左右。为了做好林业这篇大文章,林芝行署在抓好生产、销售、更新、管理、保护几个大环节的同时,在依靠科技进步和转换经营机制和提高经济效益方面,作出了很大努力,森林工业逐步由最初等出售原木、卖大方的粗放经营向木材的精、深、细加工转变,从计划经济型向市场经济型过渡。工布江达、林芝、米林、波密几个县先后办起了胶合板、地板块、无节木厂和三级林产品公司;更张林厂和岗嘎林厂联营组建森工企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构成相对集中的有一定规模的专业化产业体系。
林下资源和经济林木也是林业资源的一部分。林芝的森林中,仅生长的可食用菌类就有120多种,有味美珍贵的猴头菌、羊肚菌,还有医食兼用的松茸菌,一年可采集松茸菌300多吨。此外,中草药更是品种多,储量大,如补品之王冬虫夏草、高原人参红景天及天麻、三七、党参等等。林芝的经济林木主要是苹果 、茶叶、油桐、核桃、花椒、柑桔等,其中苹果年产量为300万公斤,茶叶1.5万公斤。
森林被称之为"绿色银行"和"不加保险锁的金库",改革开放十几年,羞羞答答的林芝人开始进入角色,从靠土地刨食的圈子中摆脱出来,渐入佳境,闯入市场,经商搞副业,发展乡镇企业,向山林进发,向深山探宝。1987年以前,林芝的松茸被当做普通蔬菜,价格仅为每公斤0.25元人民币,大部分腐烂在山上,1987年以后,林芝每年向日本出口松茸100吨以上,山民得到了较丰厚的收益,县级财政收取资源补偿费每年就在100万元人民币以上。这仅仅是人和大自然的简单交换,尚未形成自己独立出口的"拳头"产品。如今,林芝人已经加快了开发山林的步伐,成立了地区对外经济贸易局和地区外贸公司,为开发林芝的林副土特产品、出口创汇奏响了序曲。

【满地的绿色资源】

对于西藏高原的认识,在大多数人心目中,仍然把它与高、寒、荒联系在一起。诚然,西藏高原既有世界上闻名的喜马拉雅山、冈底斯山、昆仑山、唐古拉山及横断山脉等高山纵横山列,又有藏西、藏北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无限的羌塘。本页是一部展示西藏高原森林资源及其生态景观的科学性页面。从森林分布带区的生态景观、林分内景、古树巨木及林下植物等方面反映了西藏高原的亚高山寒温带暗针叶林、山地温带针叶林和硬叶与落叶阔叶林、山地暖温带针阔混交林和松林等森林类型。
林芝有着极为丰富的森林自然资源,其中包括大量的经济植物与药用植物。前者有随处可取的野芭蕉、野香蕉、野菠萝、野柠檬、野柑橘等,有不胜其数的木耳、蘑菇、竹笋、花椒、八角,有含油量高达70以上的油瓜、马蛋果、破布子、臧瓜,有长达100多米的白藤、革婆、结香、昂天莲,有丰富多彩的淀粉植物薯蓣、树蕨、莲花蕨、山龙眼。药用植物更是达上千种之多,常见的有治疗心脏病的五眼果,抗癌药源的海南粗榧,预防疟疾的三台花,延年益寿的延龄草,清嗓润喉的黑节草以及重要藏药南酸枣、钩藤、石斛,名贵药材天麻、三七、五味子、七叶一枝花、灵芝、虫草、贝母、雪莲、草乌等等。

【多样的旅游资源 】

林芝拥有我国第二大的林木蓄积量,林地总面积位居全国第8位,植物种类仅次于云南省。在喜马拉雅山、横断山、念青唐古拉山高山峡谷中,自海拔7000多米的雪峰到海拔几百米的谷底,依次颁布着低山热带雨林、低山准热带雨林、山地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山地亚热带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山地温带松林、亚高山寒温带冷杉林、高山灌丛疏林和高山草甸。蓝黑而茂密的森林尽头是熠熠的雪峰,有时有巨大而晶莹的冰川随着沟谷延伸,突破雪线深入森林,长开不败的各色野花散布其间,景致婉若童话世界。
林芝一带的森林因受人为破坏较少,原始景观保存完好,高原挺拔的西藏古柏、喜马拉雅冷杉、植物活化石“树橛”以及百余种杜鹃等等应有尽有。
林芝地区不仅自然风景绮丽独特,人文景观更是源远流长。在这里,可以领略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有“植物王国”美称的墨脱县的秀美;欣赏到被世界旅游组织列入世界旅游点的巴松湖和山恋起伏,云雾缭绕的鲁朗茫茫林海,还有位于雅鲁藏布江大拐弯处的世界第一大峡谷和世界第15高峰海拔7756米的南迦巴瓦峰,以及距今2500年的巴吉柏树王、桑树王。建筑别致,环境优雅的喇嘛岭—桑多白日寺,独特的工布风情构成的八一镇景区。林芝可望成为世界上集旅游、登山、攀岩、探险、漂流、森林浴、科学考察为一体的绝佳场所。
秀美可餐的大自然景色、蕴涵风情意味的人文景观等等多样的旅游资源都为林芝发展旅游事业提供了充分的条件。如今,旅游业已成为当地发展的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地区先后在八一镇和旅游景点建起了林芝宾馆、地区迎宾馆、错高湖度假村等一批为旅游服务的基础设施,并准备进一步搞好鲁朗原始森林风光、雅鲁藏布江大拐弯、南迦巴瓦峰、朗县列山古墓群等自然和人文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举办雅鲁藏布江旅游节,通过旅游业的发展,带动第三产业的发展。

【源远流长的林芝水】

西藏是全国水力资源较丰富的省区之一,而林芝地区的水力资源又占全西藏的70%以上,被联合国列为21世纪十大超级工程的雅鲁藏布江大拐弯电站,装机容量可达6000多万千瓦,是三峡电站的三倍。林芝地区位于雅鲁藏布江的中下游,且受印度洋暖湿气温的影响,降水充沛,河网密布,其河网密度是全区最大的地区之一,全地区水域面积1148.7万亩,水利资源蕴藏量约为8225万千瓦。 除此之外,据西藏水利部门勘测,林芝地区可建30万千瓦以上电站的地方有十多处,建30万千瓦以下电站的地方有上百处,加之雪山众多,河流落差大,枯水期短,具有兴建水库的理想条件。充分利用这些特有条件积极发展乡村水电,在改造现有电站的同时,搞好巴河2万千瓦电站的建设,为林芝的经济建设提供能源,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民族人口

林芝是一个以藏族为主体的多民族地区,全地区人口14万,除藏族外,这里还世代居住着门巴族、珞巴族、人、怒族等兄弟民族。
藏族除墨脱县外,其他6县的居民均以藏族为主。藏族人口有11万多,占全地区总人口的90以上。习俗风情等方面与其他地区的藏族大同小异。工布地区(泛指米拉山至色季拉山)、工布塔工至工布加拉(南迦巴瓦峰下)一带的藏族,在方言上与拉萨地区没有太大差异,但在服装上却很有特色,不论男女都爱穿一种被称为"果秀"的套头长坎肩。夏天以氆氇缝制,冬天以毛皮缝制,多为黑色和紫色,如今人们还在"果秀"的领口、袖口、下襟镶上布边和缎边,使之更加美观。
工布帽是圆筒形的,帽底缝一层绿色的绸子,帽沿镶上一圈虹形彩缎,可如今这种典型的工布帽只有老人们戴了,年轻人都爱戴从山南桑昂曲林传出来的、用彩缎作装饰的桑林帽。工布靴分"那刀"和"日局"两种,不分男女,前者平时穿,后者材料上等,款式讲究,因此只有节日时才穿着。
为了促进当地少数民族经济、文化等事业的发展,保障少数民族的合法权益,增强民族团结,1985年后,西藏自治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民族区域自治法》的规定,在林芝地区相继建立了米林县南伊珞巴民族乡(1985年5月)、林芝县排龙门巴民族乡(1988年4月)和墨脱县达木珞巴民族乡(1988年4月)。10多年来,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林芝4个边境县和3个民族乡的门巴、珞巴、僜人等正用着自己的双手开创富裕、幸福的生活。

【门巴人】
门巴族,约五万人,主要分布在西藏南部的门隅地区。
门巴族有自己的语言,属于汉藏语系缅语族门语支,无文字,通用藏文,多通晓藏语。
门巴族主要从事农业,其次间营林业、牧业、狩猎。
门巴族的风俗里,很多地方与藏族相似,但有其独特的地方。无论男女均嗜好喝酒、吸鼻烟。主食以在薄石板上烤的荞麦饼为主,也吃酥油、糌粑、奶渣等食物。
婚姻以一夫一妻为主要形式,同时,也存在着一妻多夫和一夫多妻制,其中又多数以兄弟共妻和姐妹共夫的形式出现。人死了后,有水葬、天葬、土葬和岩葬几种葬法,以水葬为最普遍。
【珞巴族】
人口约三十万,主要分布在西藏南部珞瑜地区。
珞巴族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没有文字,长期靠刻木结绳记事。
珞巴族主要从事农业、兼营畜牧、纺织、狩猎、竹器、采集。其中,狩猎是其主要副业之一。
珞巴族有其独特的生活习惯和风俗,无论男女,均喜佩戴装饰品,好烟酒,食物主要有玉米、鸡爪谷作的干饭和稀粥,喜吃辣椒,吃饭时,以手代筷。婚姻多为一夫一妻制,有少量一夫多妻和一妻多夫的家庭,并有转房制度,即丈夫死后,遗妻归丈夫的兄弟所有,无论长幼,人死后,一般用土葬,葬礼期间,全村参与。
【僜人族】
主要分布在西藏东南察隅一带,有自己的语言,无文字,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
多使用结绳和刻木记事的方法。平时没有记年、月、日的习惯,因而也就没有记年龄和生日的习惯。
僜族的主要从事的生产活动是农业,其农作方式传统、落后。
僜族的婚姻习惯,主要是父权制下的一夫一妻,有相当数量的一夫一妻,但无一妻多夫现象。
丧葬方面,有火葬和土葬两种方式,忌讳水葬。

历史文化

林芝古称工布,历史非常古老,可以追溯到西藏的史前时期。20世纪70年代,尼洋河边发现了一批新石器时代的人类遗骨和墓葬群,考古表明早在四五千年之前,林芝地区已有人类从事刀耕火种的农业,过着相对定居的生活。出土文物中的网坠、箭头,还说明这里的人们不仅在古代的尼洋河、雅鲁藏布江而且在已被这些河流袭夺的古湖泊水滨从事农业,也兼从事渔业。专家研究认为他们应属于一个大的部落以至部落联盟或族体,并将他们称为林芝人。在藏东南地方,林芝人和林芝文化是具有相当代表性的。
关于林芝的历史,最早的文字记录见于工布第穆摩崖石刻上。该石刻位于林芝县门日区广久雍仲增村附近,面向西南,已有1200多年的历史,字迹仍然清楚。上面记载了这样一段历史。 雅隆部落的第一代首领聂赤赞普,从波密来到工布的强妥神山,从这里开始他的雅隆部落首领生涯,前后共经历七世,全驻跸于藏南青瓦达孜宫。公元1世纪前后,因雅隆部落君臣之间发生权力争斗,第七代首领止贡赞普被杀,他的两位王子聂赤和夏赤逃回工布地区。后来弟弟夏赤从工布返回雅隆,成为雅隆部落的第八代首领布德功杰,而哥哥聂赤则留在工布地区成为工布人的首领,开始了工布土王的沿袭。石刻中说:“工布王族系肇一于王兄”,“永不令外姓为工布王,只命工布王之子孙世袭。”这块摩崖石刻是公元8世纪藏王赤德松赞(?-815)颁赐给工布王的盟誓文书,并勒石为纪。此后许多年工布地区都由工布王统治。

转自:http://hi.baidu.com/yuzg/blog/item/968ffd19afd0f47edbb4bdcf.html227阅读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网友评论:

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我来评论:

主要城市景点票价查询 · ·


搜索2万余景点信息
关于票价网 | 景点查询 | 地铁查询 | 站务论坛 | 网站地图
© 2006-2020 piaojia.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海网安备1101000238号 京ICP备14045893号 联系我们:dnzm9@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