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八一镇黄花田米拉山口马帮拉萨市西藏博物馆东错. |
[游记]八一镇黄花田米拉山口马帮拉萨市西藏博物馆东错. |
2008-05-22 live.com |
8月25日 Day 12 1362006 - 中國西部之旅 Day 12 13/6/2006 林芝之旅 - 八一鎮~黃花田~米拉山口~馬幫~拉薩市~西藏博物館~東錯青年旅舍 今天基本上是沒有特別活動,只是坐車由林芝回拉薩,本應下午便可以點到拉薩市,但師傅竟然再次帶我們到呃水店! 回程的路依然是一片藍天與白雲,山明水秀! 一大片黃色的油菜花田加上藍天與白雲和綠色的山,在顏色學上的確是絕配,而事實上的確是十分美! 哈!我當然要和這大片油菜花田來個合照! 經常呆在車中也真的令人太累,不過今次我們的車比上次青藏公路的車坐得舒服得多,至少有足夠的位置給我伸腳! 米拉山口!前天來的時候山峰還是佈滿積雪,今天來就已經差不多全溶化了!大自然的變化真令人敬畏! 在路上的一個廁所位,我們遇見了另一班不同造型的藏人! 我希望每一天也要有特別的經歷,雖然今天是走回頭路,不過仍然有新奇事發生─馬幫! 這就是浩大的馬幫了,他們從雲南來的,終點是拉薩,所行的就是歷史上著名的的“茶馬古道”了!想不到會有老外加入馬幫行列,真的不知他們如何溝通!不過我們更想不到當我們貪得意和馬幫合照後,有一匹馬突然發狂向我們衝前來,真的把我們三個女孩子嚇壞了!最後總算是有驚無險! “茶馬古道”是雲南、四川與西藏之間的古代貿易通道,由於是用川、滇的茶葉與西藏的馬匹、藥材交易,以馬幫運輸,故稱“茶馬古道”。“茶馬古道”連接川滇藏,延伸入不丹、錫金、尼泊爾、印度境內,直到抵達西亞、西非紅海岸。根據現有的古文物及歷史文獻資料,早在漢唐時,這條以馬幫運茶為主要特征的古道就發揮作用了。抗日戰爭中,當沿海淪陷和滇緬公路被日寇截斷之后,“茶馬古道”成為中國當時唯一的陸路國際通道。 “茶馬古道”是中國西南大地上一條進行對外經濟文化交流,傳播中國古代文明的國際通道。起源於古代的“茶馬互市”,可以說是先有“互市”,后有“古道”。“茶馬互市”是我國西部歷史上漢藏民族間一種傳統的以茶易馬或以馬換茶為內容的貿易往來。宋代在四川名山等地還設置了專門管理茶馬貿易的政府機構“茶馬司”。茶馬貿易繁榮了古代西部地區的經濟文化,同時也造就了茶馬古道這條傳播的路徑。它是世界上通行里程最長的古代商路。總行程在萬里以上。自古以來,很少有人能夠走完全程。沿途的每站都可以作為終點或者是起點。而當時最大的貿易中轉站便要屬四川的康定了。康定過去叫做“打箭爐”,西來的馬幫到達康定,就要在這里轉換運輸工具或者就地進行茶馬貿易。1696年康熙帝批准了在康定進行茶馬互市貿易的請求,使康定成為了內地與西藏地區之間主要的商業中心。國內的絲綢、茶葉等商品經過康定運往西方,而南亞、歐洲、美洲的商品也從這里銷往中國內地。 茶馬古道是壯闊的,而對於當年行走在古道上的馬幫來說,那卻是一條充滿了艱險的征途。西南地區山高水急,水上交通不可想象。而山道的險峻曲折,又根本無法行駛車輛。在這樣的條件下,馬幫成為了唯一適用的運輸方式,它形成了茶馬古道上一道獨特的風景。可以說茶馬古道是一條用人力和馬的腳力踩踏出來的道路。從一個山谷到又一個山谷,從一個村寨到又一個村寨,馬幫們踏出了一條溝通各地的生命道路,成為了大西南地區的聯系紐帶。這些馬幫曾經駐足停留,進行商品集散的驛站,成為了后來的的城鎮。今天的麗江古城就是迄今為止茶馬古道上保存最為完好的古城,被譽為是“活著的茶馬重鎮”。 隨著現代化交通手段的日益發達,茶馬古道已被214、317、318國道所代替,默默地沉寂於無聲。然而在人們的心中永遠有著一條可以與絲綢之路相媲美的,亞洲大陸歷史上最為龐大和復雜的古代商路。 http://www.chinatibetnews.com/BIG5/channel8/54/200503/31/35411.html) 後來回到香港後,知道他們終於在6月23日抵達剛剛建成的青藏鐵路終點站拉薩火車站。他們是由漢族、藏族、白族、納西族、彝族等68人99匹馬組成的馬幫隊於2005年11月10日從雲南□海縣出發,跋山涉水,行程4000多公里來到拉薩。(http://www.huaxia.com/xw/tp/2006/00474133.html)
|
转自:http://qqatacy.spaces.live.com/Blog/cns%2174CE5CCC80DDCA37%21983.entry905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