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西藏日记之当雄/那曲(7月7日) |
[游记]西藏日记之当雄/那曲(7月7日) |
2007-07-24 tom.com |
道路的左边是念青唐古拉山山脉,昨天我们就是跨越了它从羌塘出来的。眼下我们终于回到了柏油路,汽车在平稳飞快地奔驰着,真有点不习惯了,我们毕竟已经在颠簸的土路上行驶了差不多4000多公里。 路边不时地聚集着一伙成年人或少年,向过往车辆招手,出于好奇,停车询问,他们一下子就围了上来,原来是推销蘑菇,估计是附近山坡上采来得。我曾遇到一伙小学生手执脸盆站在路边,看样子是希望通过蘑菇获取点收入。我不敢吃不明的蘑菇,但把随车带的一些铅笔盒赠送给了他们,这些孩子欣喜若狂,差点把蘑菇都给扔了。 4个小时后,抵达那曲,这是个比当雄要大很多的城市,那曲地区的中心所在。城里跟八一镇一样,已经完全没有了藏族的特色,如果不是沿街有不少藏族装扮的人在游逛,简直不敢相信这里就是西藏。我找了一家销售电脑的商家上网发日记,木头他们去超级市场购物。 销售电脑、耗材以及技术服务的商家来自重庆,询问得知生意相当不错,销量虽然不是很大,但销售价格很高,所以利润可观。由此想到一路上的物价都很高,商家众口一词地说是由于运费很高所致。记得我们在葛尔、尼玛买的菜都是3-5元一斤,据我所知从西宁到尼玛的每吨运价是1100元,也就是说每市斤的运费是五毛五,即使加上一倍的损耗,这个售价也是具有很高利润的。也许正是由于具有很高的利润,即便是在羌塘在阿里很多偏僻的县城,并非如许多人所想象的荒凉,而是都拥有许多加油站、餐馆、招待所、茶馆和菜店。 当然藏族人不吃菜,他们是靠大量饮茶来获取维生素的。 托词运费高而抬高物价是个很普遍的现象。我有一次在黄山欲喝啤酒,所住的酒店当然很贵,于是跑到门外的小卖部去买,结果也是不便宜,问店家答曰运费高。后来得知一个挑夫把60瓶啤酒挑上山不过得到了40元,也就是说一瓶啤酒的运费不到一元钱,可售价却加了五倍。 人们曾指责北京机场的咖啡为什么买几十元一杯,却似乎没有人去关注高山上的这些暴利的存在。 在中关村的一位销售电脑的朋友抱怨利润越来越低,已经到了勉强维持的地步,我想回北京后我会劝他到西藏去发展,而且以后几年西藏的发展估计会呈上升趋势。这一点从我们一路上的聊天就可以看的出来:很多开加油站、餐馆、招待所的商人都是近一两年来西藏的。 黄昏的时候,我们完成了各自的工作,凑在一起吃晚餐,邻席的一位小伙子忽然走过来,说要给我们献哈达,原来他看到了门外我们的车,很佩服我们从北京驾车来环游西藏。 这真是个意外的惊喜。 这位年轻人在电站工作,汉名叫阿米。 晚霞映红了天际的时候,我们带着哈达,驾车回到了青藏公路上继续北行。晚上在不知名的地方停车靠边扎营。 |
转自:http://auto.tom.com/Archive/1454/1465/2002/7/30-56443.html227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