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点首页 |  北京 |  上海 |  杭州 |  南京 |  西安 |  广州 |  深圳 |  苏州 |  国内景点门票价格大全 |  游记
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阿里大中线攻略双湖、文部、大中线

[游记]阿里大中线攻略双湖、文部、大中线

2007-07-21    xieyouji.com

致谢:感谢肇庆自行车友会的帮助,感谢林文涛,没有你们的帮助和鼓励,就没有我的成功。

说明:本文由我原创,曾经在www.biketo.com/bbs首发,现转在我的博客,作为一种见证和纪念。

在措勤,刚刚从文部那多如乱麻的道路中出来。趁在措勤休息的时间,赶快把前一部分的情况发出来。照片仍然是在回去后补上,目前仍然是文字部分。
借用了喜欢的一个作家的书名,之所以不称攻略,是因为北方的道路绝对不是一两次骑行可以探索清楚的,我只不过是把自己走过的路说一下,为后来可能会走这边的人们提供一个帮助。

已经到达狮泉河,休息两天后走新藏线。在北方游荡的日子结束了,那么难忘,却注定变成回忆。

趁时机提一条超级线路吧,如果对仅仅走新藏线感到不满意,不妨走这样的线路:
拉萨——纳木措——巴木措——班戈——色林错——双湖——尼玛——当穹——文部——穹宗——来多乡——军仓乡——磁石乡——措勤——亚热——神山圣湖——扎达——阿里,然后再走新藏线。除了珠峰周边之外,拉萨以西的景区基本上全部覆盖到。包括了大湖区和四大湖,三大神山圣湖群,羌塘,两大遗址,所有的路况都跑遍。即使开车走这条线也绝对震撼。9。9。

历史

去年六月初,大北线在汉语区域内的骑行者中基本上还属于神话路线,那时候我刚开始骑行,选择的是阿利南线,自认为是难度比较高的线路,谁知在我还没有从阿里回拉萨,大北线就已经从天上落到了现实中,鹰羽、紫云和石头三人已经把这条线路征服了。
紫云的攻略不以详细见长,没有流水账般的花费和啰嗦的路上经历,但我认为对于想在北方骑行的人们来说已经足够了,如果某人期待详细得如同保姆般的大北线攻略只要他如同三岁小孩般照着执行,他最好还是不要去。
从我了解的资料来看,大北线,即安狮公路,从狮泉河到小北线分叉口一段已经形成了固定的公路,有了路基和里程碑,但再向东的道路则处于原始状态,基本上是当地人日久天长通过自己的脚、车轮造就的道路,目前政府虽然有打算把这段从原始状态变成真正的公路,但还没有做足够的工作。
除了大北线外的北方道路则大部分处于更为原始的状态,这包括双湖、文部,也包括孔雀早就提到的,我现在才逐渐有了清晰概念的所谓大中线。
双湖目前成型的道路有两条,一条从班戈经过多玛乡到双湖,另外一条从双湖到尼玛县。前一条是主路,一个星期一次的双湖到那曲班车就走这一条,从多玛乡到双湖段已经看得出明显修缮的痕迹,这条路由于走得人多,已经没有了太多的野生动物。另一条路是辅路,野生动物很多。除了这两条道路外,北面还有一条从双湖到班戈的道路,当地人把这条路称为北路,把经过尼玛到班戈的路(即我们所说的大北线)称为南路。双湖直接到安多的路也正在修,主要是为了双湖矿物资源运输的方便。另外,当地人肯定了从双湖往北到新疆的路的确存在,但他们说只有冬天通行。
尼玛到文部的道路,据孔雀说有一条老路上有一个五千八百米的山口,但我没有打听到,反而在打听这条道路的时候,另一条道路逐渐清晰起来,那就是所谓的阿里大中线,一条牧民们朝圣冈仁波齐常走的道路:从尼玛经过军仓乡、磁石乡到大措勤,再从措勤经过塔若错、亚热乡到大神山,他们说这是最近的道路。

从拉萨到班戈

班戈的道路情况紫云在她的攻略中已经写过。但我并非完全按照她的道路骑行,主要原因是藏北错综复杂的道路网一不小心就会走错,在去往青龙乡的路上我选错了道路。风很大,西风为主,可以体会藏北的大风,青藏线上的风大概算不了什么。
D1:拉萨——当雄,170k,住宿十元。
D2:当雄——纳木措乡,39k,由于雨人大秦恰好赶到当雄,等候他用了半天,下午才出发,24.5k翻越纳根拉山口。注意和门票站的人说清楚不去扎西岛而是去班戈,不用买门票。纳木措乡没有旅馆,可以和当地人借宿,给10元钱,可以和他们一起吃晚饭,以后的借宿都是如此。
D3:纳木措乡——青龙五村,73k。20k时有岔路,相信向右的的岔路是紫云走的道路,我却选择了更宽的向左的路,这条路绕湖前进,倒是可以多看看纳木措。29k,40.4k,60.3k有三个坡。一路上乡村众多,随时可以借宿。
D4:青龙五村——扎营,89k。今天可以看到两个湖,申错和巴木措,后一个非常美丽,大概在三十多k时可以看到,并且会沿湖走一段。40.9k是离开巴木措的坡,有点陡。60.3k是另一个坡。今天最细的道路只有一个车轮印宽,但只要方向不错,就坚持走下去。并非非扎营不可,在我扎营地的旁边就有民居可借宿,我只是试验一下帐篷的防风性能。
D5:扎营——班戈,22.6k。到了班戈好好休息。住宿15元。进入班戈之前的大风令人难忘,由于班戈的地理位置,相信碰见大风的机会很多。

从班戈到双湖

又和紫云的路错开了。我认为紫云的道路更好,从色林错和班戈错之间穿过,而这次旅途的遗憾则是没有看到色林错。到现在为止,第三大湖当惹雍错和第四大湖扎日南木措都已经看到,唯独把第二大湖错过了。
D1:班戈——扎营,107.7k。进入双湖境内,扎营的机会多了很多,由于地势平淡,找没风的地方的确不容易。建议:寻找野地里的羊圈扎营,否则风大得有可能扎不起来。11k时有岔路,请选择向左的道路,我选成了向右的,从而为了纠正回来多花费了几公里。我在38k时遇到了尼玛的路牌,你们可以据此核对我的里程。41k的岔路选择向右。不到73k时的岔路选择最右边一条。88k时有大概是护路的房子,请千万去询问一下道路,因为在89.6k就要往双湖分叉了,向右去双湖,向左去尼玛。
D2:扎营——借宿,70k。注意缺水问题,双湖整个不缺水,但因为要扎营,可能会局部缺水,但凡碰到水源,请马上把瓶子加满。今天的路颇困难,厚沙路,石子路,西风。11k时有铁桥。40k时有岔路,选择向右(北)的一条,另外一条是通向尼玛的。
D3:借宿——扎营,约84k。我的码表途中坏了约两公里,所以有些估计,但误差不大。27k过多玛镇,之后是一个缓慢的上坡,57k有一个不明显的顶部,但以后的路依然难走。84k是民居,但当时主人要出去,我只好在他们房前扎营。
D4:扎营——双湖,65.3k。今天的路比较好走。45k时到达双湖欢迎你的大门,可以看西亚尔雪山和遥望双湖。但到达双湖还有20k,由于大风和搓板路,用了我三个小时。
恭喜到达双湖。

从双湖到尼玛

班戈到双湖的路上野生动物并不多,我在双湖还差一点加入地质队向北闯,但这个地质队竟然证照不全,向北三四十公里后被堵了回来。但从双湖到尼玛的路上动物很多,我看到了黄羊、藏羚羊、野驴,数目不少。
D1:双湖——扎营,105.43k。41k前平坡或者缓上,之后下坡,70k后又有十公里的缓上,一直到100k后才看不见西亚尔雪山。扎营羊圈。野驴很多,藏羚羊最少,且很难拍照,总是离得很远就跑开了。
D2:扎营——扎营,101.8k。今天的诺尔玛错非常漂亮。5.6k到达一个带经幡的山口,7.4k有房屋可借宿。上午大部分时间和诺尔玛错在一起。下午62.5k进入下一个湖盆,湖也很漂亮,且分成两种颜色。66.5k岔路往右,80.6k岔路也往右,过一个桥。85k后一直是上坡,最后是在山坡上扎营,风景很美。
D3:扎营——尼玛,57.36k。5.1和7.65k的双顶很陡,非常难上。第三个顶部在9.9k。之后下坡,从一个山谷中下到湖盆中,在大北线以北很少有这样的下坡。23.7k过一条河流。之后顺着不错的道路直到尼玛。

美丽的当惹雍错,从尼玛到措勤

当惹雍措大概是我见到的最美丽的湖泊,原因除了它本身的美之外,大概还因为我和它距离之近和接触之深。
孔雀曾经告诉我附近有一个5800m的山口,我没有打听到,但是去当穹的路上所经过的山口的确有些险峻,如果说那个最高山口就藏在群山中的某处,那也不是不可能的。
D1:尼玛——当穹(文部乡),78k。从尼玛出发上山,不到1k就有岔路,选择右向。13k时到达一组缓上的顶部。31k时有住户,可以问路,并且最好问一下路。45.1k有岔路,右边一条直接通向军仓乡,左边一条过一座铁桥,通向当穹。过桥后开始翻山,58.5k到达经幡,之后下坡4k,以后是平坡和起伏,这里的风蚀岩石非常好看。71.5k有个小山口,之后是猛烈下坡,可看见当穹错全貌。住当穹棍巴招待所。
D2:当穹——文部(老文部)——象雄——文部,68.39k。住文部棍巴招待所。绕当穹错前进。33或34k有岔路,左往文部,右往来多乡。47k到达文部,继续向前15k可到达穷宗,即象雄遗址所在地。我在距离象雄4k时折返,为了纪念去年和胡须、王、ymilan的骑行。往象雄的路非常困难,完全不适合自行车,但我还是把车推过去了。当惹雍措美得可怕,达果雪山壮观异常。相信来过的人都不会感到单调的。
D3:文部——来多乡,93.4k。住民工的房间,地板。57k之前一直是围绕湖转,可以观赏湖的全景和雪山,一直要走到哑铃状湖的中间部分才向西离开湖。早上出发时先往回走8k,之后碰到岔路,向左拐。14k时开始上坡,25k到顶,但这个顶只不过是因为前面有一条巨大的冲沟,要先下到底部再重新爬坡。68.5k有岔道,应该向左,我选择了右岔,可能多走了一两公里。77.2k遇到铁桥,之后有岔道就选择向右。86k时有村庄,旁边有小河要涉水。在距离来多乡还有十几公里时可以看见乡。
D4:来多乡——军仓乡,73.47k。开始迷路。来多乡出发,在同一个湖盆中,先向北,进入群山后再向西。可由于我没有打听清楚道路,多走了有十公里才找到进入群山的通道,请一定在乡上打听清楚路再出发,那里的道路系统太复杂了。我进入群山时是17.7k,以便核对里程。之后的道路仿佛失去了理智,在一团乱山中四处乱窜,只为了能够逃出去。26.4k,34k,41.3k,44.2k是几个小的顶部。53k离开山区,但接下来就是厚沙路。想象一下:四面乌云密布,电闪雷鸣,四处目力所及没有人家,没有遮蔽物,我却在如同沙坑的道路上以每小时7k慢悠悠前进,简直是讽刺。

转自:http://www.xieyouji.com/xieyouji/china/tibet/travel-notes/2006/1222/80058.html377阅读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网友评论:

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我来评论:

主要城市景点票价查询 · ·


搜索2万余景点信息
关于票价网 | 景点查询 | 地铁查询 | 站务论坛 | 网站地图
© 2006-2020 piaojia.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海网安备1101000238号 京ICP备14045893号 联系我们:dnzm9@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