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阿里古格王朝遗址 |
[游记]阿里古格王朝遗址 |
2008-07-22 jgdcsjhnhs.cn |
阿里古格王朝遗址位于阿里扎达县城以西18公里处,于公元10世纪前半期开始建立,古格王朝前后世袭了16个国王,古格王朝王宫城堡是从10-16世纪不断扩建,并达到全盛,于17世纪吐蕃王朝瓦解后结束。古格王朝遗址占地约18万平方米,从山麓到山顶高300余米,房屋建筑、佛塔和洞窟密布全山,达600余座,形成一座庞大的古建筑群。 近年,在阿里古格遗址周围不断发掘出的造像、雕刻及壁画是这个神秘的古格王朝留给人们的宝贵财富。古格王朝雕塑多为金银佛教造像,代表其最高成就的就是被称为古格王朝银眼的雕像;遗留最为完整、数量最多的是古格王朝的壁画,古格王朝壁画风格独特,能全面地反映当时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 古格王朝遗址的外围建有城墙,四角设有碉楼,整个遗址建在一小土山上,建筑分上、中、下三层,依次为王宫、寺庙和民居。在其红庙、白庙及轮回庙中的雕刻造像及壁画也有不少精品。 古格王朝遗址参观路线: 白庙和红庙的面积差不多大,约为300平方米,庙内墙上绘满了各种不同题材的壁画。白庙内有一幅吐蕃历代赞普和古格国王世系的壁画,非常珍贵。红庙内最引人注目的是一幅1038年阿里王意希沃迎请古印度佛学大师阿底峡的壁画,画中一队舞女翩翩起舞,旁边有人击鼓吹号,形象生动,栩栩如生。这些壁画虽时隔数百年,色泽仍很鲜艳。 山腰中有两条隧道连接,直通山顶。北面悬崖边上的通道,仍堆放着不少鹅卵石,残留着当年抗敌的痕迹。走过崖边通道,一再往北行,一个地面垫高,仅余四壁的院子,便是当年国王议事的宫殿。 山顶的护法神殿壁画主体部分大多为密宗男女双修佛,画风泼辣,用彩强烈。壁画下方淋漓尽致地展现了地狱之苦,各式刑法惨不忍睹。边饰则是一长排数十位裸空行母、妩媚优雅,仪态万方,无一雷同。 在遗址的顶端,有一个不显眼的小门,门口有小牌“冬宫”。沿台阶可深入山内。山内的通道很陡,只容一人上下。下行几十米后山洞扩展开来,有大小几十间房屋,多数只有1.8米左右高。最外层透气、透光,类似阳台,比较开阔。这里就是当年古格王冬天避寒之地,不过如今里面已经空无一物了。 折回山腰,三间寺庙的周围,有十多个洞窑,其中还藏着古代武器诸如盾牌、盔甲和大刀长剑之类。干燥的天气,令这些文物得以完整保存。 从县城到古格路上的山上,出现一座一座土墙,这也属于古格的痕迹。 古格遗址旁边就是看门人(可让看门人带路)的住所往,山脚下步行约20分钟就到了干尸洞。干尸洞坐落于一岩壁之下,洞口离地2米左右,毫不起眼。洞内十分宽敞,深几十米,堆满无头干尸。据传洞的最尽头是喇嘛,紧挨着的是儿童,其次是妇女和男人。由于气候干燥,尸体没有完全腐败,散发着一种怪味。关于干尸洞的传说有许多种,最可信的一种说法是:当年古格兵败,拉达克人将宁死不屈的古格兵士斩去头颅,而尸骨则弃于洞中。 |
转自:http://www.jgdcsjhnhs.cn/ggdcyz/2525829550.html323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