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点首页 |  北京 |  上海 |  杭州 |  南京 |  西安 |  广州 |  深圳 |  苏州 |  国内景点门票价格大全 |  游记
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7月17日行走日记从托林旧寺俯视托林寺

[游记]7月17日行走日记从托林旧寺俯视托林寺

2007-07-29    people.com.cn

2001年7月17日 星期二 晴 扎达县城-托林旧寺

从扎达县城往西南看去,在2公里外的一座土山的中部和顶部分布着一些佛殿、佛塔遗址和洞窟,那就是托林旧寺——我们今天的考察目标。

车行10分钟来到山脚下,山高有300多米,坡度在45度左右,一条自然壕沟通向一个洞口,专家说,那就是托林旧寺的暗道口,我们要从暗道里往上爬行20多米,才能找到通向山顶的路。

山陡,又是干松的土质,而暗道是漏斗型的,接近70度,需要用臂力撑着洞壁往上爬,一不小心,可能直接从暗道里一直出溜到山下。队长建议,女士尽量别去,否则,即使上去了,也可能下不来。

怀着能爬到哪儿是哪儿的心理,我们三个女孩亦步亦趋地跟在第四次来托林旧寺的张建林身后。前面队员一动,带着土块和小碎石哗哗地往下滚,顺着滚动的石块看去——几十米的陡崖吓得我赶紧回头,只能向前看。

暗道口离地面近2米,男队员先上去,然后用绳子连拉带拖把我们拽了上去。暗道里覆盖着一层松土和碎石,脚一踩,能下滑一尺,四壁也吃不上劲,手一攀,常常扒下一块土来。全靠哈比布用考古铲挖出一些脚坑,我们才胆战心惊地爬出了暗道。

扎达县城海拔3650米,爬到山顶一测,4020米,300多米的土山花了我们两个多小时的时间。

山顶有三座较大的佛殿遗址,都是仅存四壁,最大的一个殿里还有佛像座和一些小的擦擦。此行的目的之一,是去寻访佛殿旁边一个奇特的洞穴——在三、四平米、不足一人高的洞里铺着残存的经书片,有的上面还有佛像图案,这是80年代初,当地人将散落各地的古代经书收藏于此。经专家们初步鉴定,最早的年代为十一、十二世纪,与托林寺出土的经书残片时间一致,晚的可以到清代。西藏文物局的哈比布说,这些经书残片经专家进一步的研究整理和翻译后,无疑将对研究藏传佛教后宏期的发展史和佛经的翻译史起到重要的参考作用。

望着从山腰到山顶的残垣断壁,忍不住要问,托林旧寺与山下的托林寺有何关系,为何又被废弃。严谨的张建林开始字斟句酌地解释。

从年代来看,托林旧寺应该比托林寺稍晚,起名为“托林旧寺”是因为文物考察队发现它时已经有了托林寺,只是一个名称而已。从考古发现来看,至今还没有明确的证据证明托林旧寺是托林寺所建,只是西藏大的寺院都有在就近的山上建附属建筑的传统,如色拉寺、哲蚌寺等。

古格王国中后期战事频仍,僧兵又是保家卫国的主力,而托林寺地处扎达盆地,根本无防守能力,在附近的山上建一个易守难攻的根据地,自是情理之中的事。从托林旧寺可以清楚地看见山下托林寺的动静。张建林最后说,“但这些都只是推测,要下最后的结论还需进一步的考古挖掘工作。”

从山上下来,基本上是坐着滑下来的,快倒是挺快,只是都成了“土人”。

下午4点多吃完午饭,我和李泓冰拎着电脑到县电信局写稿、发稿。电信局机房有电和电话,在扎达的几天里,我们一有空就跑过来,快把这儿当做我们的工作间了。只是院门口拴有一条大狗,见生人就狂吠一通,每次都吓得我们一溜小跑。晚上央视的杨义也去发稿,没想到大狗已被解链,把陪同去的扎达县文物局副局长咬了一口,又是一场意外。(人民网扎达7月17日电)

转自:http://www.people.com.cn/GB/shenghuo/200/5806/5915/20010718/514871.html170阅读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网友评论:

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我来评论:

主要城市景点票价查询 · ·


搜索2万余景点信息
关于票价网 | 景点查询 | 地铁查询 | 站务论坛 | 网站地图
© 2006-2020 piaojia.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海网安备1101000238号 京ICP备14045893号 联系我们:dnzm9@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