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记]大北线19--改则, 露营 (十九) 改则, 露营 睡到9点就起床了.10点必须出发.我们的日程表中有双湖无人区,时间很紧张,而且还不知道那的天气情况如何.说来也怪,白天我们的车子倒挺争气的,故障不高,一路跑的很欢. 路边居然发现了藏羚羊,有6只,比藏野驴还警觉,远远看见我们的车队,未等我们停下来,撒腿就跑,姿态优美;而后就不断出现它们矫健的身影,总是出现在很远的地方,在平滑平坦如毯的草地上,闲然自得.在一次偶尔的路边休息时,竟还发现了一只硕大的雕;当时我们停车时,都没有注意到,它在路边的草丛中潜伏着;我们一跳下车时,惊动了它,忽地从离我们仅3-4米远的草地中跃起,笨拙地奔跑着,费力地扇动翅膀,飞了起来.把我们一行人吓得目瞪口呆:体高1米,张开翅膀竟宽达4米左右! 如果它袭击我们,估计是被它轻而易举地抓起来了.几个司机也从未见过如此巨大的雕,七嘴八舌地议论开来.最后我们得出的结论是,当时它正瞄准了某个猎物,正准备袭击,显然没想到我们的出现.我们心有余悸地不敢靠近它起飞的地方,万一那是它的巢穴,岂不是冒险去招惹它从天而降地迅猛攻击? 直至回到了车上,钻进这个笨重的铁家伙内,我们才有了真正的安全感. 路面平坦开阔;所谓的道路,只不过是许多车子碾过后遗留下来的痕迹罢了,因此路和草原的界限很模糊,难怪晚上容易迷路.白日光线充足,视野开阔,道路的痕迹便一目了然,即使不沿道路开,也不大妨;之所以不敢冒险在草地上开,是担心陷入沼泽地里.司机们说,藏北草原中有很多沼泽地,它们在表面上看不出与周围草地有任何不同;即使人走在上面,也不太能感觉出来,除了觉得脚下有些松软外;但车子一上去,轮子就全陷进去了,有的地方甚至可以陷到车身为止.在这一片无人区内,车子就是我们的生命;之所以西藏的旅游团队都是几辆车一起组队出发的道理也在此: 车多人多,好相互照应.仅单独一辆车子,司机是万万不敢进阿里的. 下午1点左右,我们到达了物玛乡,车子轮胎爆了.司机们忙碌着换胎,我们则下车放风,躺倒在路边的草地上,沐浴在高原的紫外线下,与远处的野生动物们一起,享受着这美丽温和的大自然的恩赐.所有车子的备用轮胎都用完了,我们只能换上一个相对好点的破轮胎继续前进,因为前方30公里处就可到达改则县城了. 2:30分我们到达了改则.改则位于冈底斯山脉的北面,县城也只有宽宽的一条马路,幸好修理车子的店铺挺多,拉巴找了一家就把车子交给他们了.我们就上街找邮局盖章,找地方吃饭.改则有不少回民在此生活,他们大多经由青海的格尔木转道而来.路边有藏民们席地而坐,缝制着羊皮,看见我们,很热情而好奇地盘问许多问题. 修好车子已经是下午6:30了.我们急于上路,但昨晚领教了草原夜晚的厉害,一致决定一旦太阳落山,我们便不再行进了.因此大家也做好了露宿野外的准备. 谁知刚开出半个小时,装备卡车又出了故障.全体又只得停下来修车.此时还能看见身后远处的改则县城.修了半小时再出发,到8点半左右,夕阳已基本上落下了,天空还亮着,路面还能看清,但我们已开始找寻宿营地点.最近的村落也在百公里外了,除非返回改则.司机们边开边注意路边,找一个可以露营处.根据经验,理想的露营地应背风,没有草丛,附近有水源;可是平坦的草原上没有一处可以避风的,所以只能在附近找没有草丛覆盖又有水源的地方了. 9:30,天完全黑了下来,我们坚决地停了下来,就算改则有房间睡,我们也不敢冒险在夜间赶路回去.我们将四辆车头尾相连地停靠成一圆圈以阻挡山风;我们在圆圈内的空地上搭建帐篷.帐篷2人一顶,支好了帐篷后,垫上防潮垫,就可以上睡袋了.我试躺上去,却发现地面的石头实在太多了,凹凸不平地折磨着腰.于是再加垫军大衣. 钻进睡袋里,仍感觉到刺骨的寒风透过了帐篷直吹脑袋;最后只好蜷缩成一团,用衣服盖住头,在无可奈何的兴奋中渐渐睡去. 半夜里时常被其他帐篷的动静惊醒,还有路边经过的汽车声;但这些并不是最主要的. 身下的寒冷和凹凸不平才是最大的受罪.高原的夜晚地面温度陡降,睡在大地上,明显感到地面在渐渐的变冷变硬.地面渗透上来的寒气很顽固地不断发起冲锋,透过层层衣料,亲吻着肌肤,再透过肌肤直达五脏六腑,肆虐完脏腑后,最后钻入骨胳中深达骨髓.即使埋在具有零下10度保暖功能的睡袋中,也简直是一种酷刑.我把身上可以穿的全穿上了,再把行囊中的衣服翻出来全盖在身上,却丝毫没有改观---真不知道这股寒气从何而来?! →相关评论。点击这里参与讨论/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