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个的终点,是另一个的起点。 1.札达---阿里(狮泉河) 2.在狮泉河灌水 3.班公湖 4.我们的“老爷车” 1.札达---阿里(狮泉河) 9:00am 早饭时间 9:30am 问路,如何抄近道 11:00am 碰一军车,由其带领至岔道口 12:30am 车的地盘弹簧螺丝被震掉,停下修车 18:30 近些天第一次奔跑在柏油马路上 20:00 狮泉河公路两侧,狂风大作,沙尘因势而起,煞是恐怖,简直暗无天日。 初次看到河上有“尘烟”,同行人以为水气,难道此处有地热?走过一段,看到沙尘飞扬,方知乃沙尘暴所为。 从扎达出来到狮泉河的路,谁也说不清该怎么走,问了当地的运输兵也没有描述清楚,只知道有个叉路,不小心的话,会回到巴尔兵站。因为那个岔口没有指路牌,只好一路小心的前进,生怕错过这个岔口。 幸运的是有辆军车也去狮泉河,我们就跟着它一路到达这个岔口休息,北京JEEP2020跟得好辛苦,军用卡车的车速一直维持在40KM左右,我们的车在40码的速度颠的就我们够受的… 翻过一座座山和一个个垭口,它们的海拔基本在5000米以上.路边不时能看到冰川,一路上除了军用车队,很少有旅行的车。过的两个大坂名字很有意思,分别叫做老子大坂和小子大坂,到底谁更高? 黄昏时分,终于结束了翻山,眼前豁然开朗是一片平原,我们的车终于上了一条崭新的柏油马路,车速也一下子提高到了70码,这可是在西藏开得车速最快得路段,打开车窗,外面得风也很大,呼呼得风声让我们爽到想尖叫。 临近狮泉河,车拐过一个弯后,眼前是被沙尘暴袭击的狮泉河,山形在沙尘暴下犹如早上在雾气的山,一层一层的... 趣事: 同行有一人,年近四十。据口无遮掩之风范,不时演绎啼笑皆非之逸事。 今晚来到狮泉河,大家一起去聚餐。 找到一新疆烧烤,进食间谈笑风生,这位仁兄当然也大谈特谈,一切都在有序中进行着。可他不知调动了那根神经,说起自己朋友住院一事,或许是有感而发吧! 朋友住院,可能是病情不轻,需要动手术。这不从体内取出一长物,绦虫是也。 又看看大家的餐具,说如果放在盘子里,足有一大盘,形状很似某某正在往嘴边送的面条;某某闻此言,左右为难,筷子悬空中,不知情者疑为演哑剧。好像不是太尽兴,进而继续发挥,指着大家面前的烧烤说,吃这个东西,很有可能产生绦虫,你们看,我就不吃这个。搞得大家哭笑不得,真是欲罢不能。哎,这个人。 2.阿里的第一场雨 不经意间,来到了这个地方。 大风吹起的沙尘迎接我的到来 狮泉河桥上的经幡也在风中飞舞 不知道它又意味着什么 沙尘在雨中降落 回归到它应呆的地方 我在雨中无处可去 就来到了这里 是雨引来了我 还是我带来了雨 就象札达可能三年才会下一场雨一样,阿里在我们来之时下了近两年的第一场雨。 今日有雨,大家决定在这里好好休息和腐败,整装待命,各自分头行动。 游荡在狮泉河街头,狮泉河不愧为地区的首府,相对一路上过来,狮泉河算最好的地方,不但水泥马路,还有路灯和下水管道,还可以找到带洗手间的旅馆。且由于靠近新疆,大街上有着浓厚的新疆气息,到处是新疆人开的餐馆,大街上很多新疆牌照的汽车。 询问前往叶城的乘车情况,一个月只放行三天,分别是9,19,29。顺便打听了一下住宿事宜,物品的采购价格等等细枝末节的问题。总体情况与预想的相差不大。 一切完毕,前往电信网吧,看能否把照片传到网上去?他们的操作系统还是Windows98,不能即插即用,只好作罢。上网回了一些电邮,看完最近的新闻,就会到了下榻的阿里迎宾馆。 回来后,有一人在睡觉,休养生息。一个人呆着,也很无聊。打开电视,看着电影传奇,正在播放的是“英雄儿女英雄梦“之《逝去的电波》。奇也只是别人的传奇,或许也是他们这个年龄人的精神世界,与我又有什么关系呢? 3.班公措: D1: 从狮泉河出发,离开镇口的加油站,公路很快就进入了茫茫荒原之上。这里的路况算比较好,可以自由选择自己愿意开的路,有无数的车辙,铁哥的车在荒原上开的很快。。。 到日土是下午4点左右,铁哥的车可能刚才开快车时碰到坑了,车的弹簧钢板又坏了,趁他修车的间隙,我们去吃饭。。。 修完车,我们继续向班公错进发,在班公错一段,公路紧贴着水面蜿蜒前行,烟波浩瀚的碧蓝湖水让绕湖而行的我们如痴如醉… 湖海拔4242米,位于中国和克什米尔的边境线上,湖中盛产肉质鲜美的高原裂腹鱼,还没有到班公错,大家都已经嘴馋的不行。。。 来了班公错的唯一的一家鱼庄,每人20元,所有的菜的原料是班公错的鱼,有酸菜鱼,水煮鱼,红烧鱼,清蒸鱼,鱼头汤,油炸鱼,最好吃的还是生鱼片。。。。 可惜的是附近没有人家住宿,鱼庄也没有床位,和老板商量后,允许在他们的一个餐厅里打地铺睡上一晚,以便第二天拍日出。 昨晚,从阿里狮泉河抵达班公湖,由于一群色友的折腾,直到10:00PM才开始吃饭,待吃完饭,时间已逼近第二天的凌晨。与老板商量后,决定就住在鱼庄(班公湖上的唯一一家,也就是我们吃饭的地方)。 一行九人,有七个夜宿在一个宽3M长5M的小房间里,另两个睡在外面的条凳上。 睡在外面的暂且不表,在房间里的先在地上铺一块大的帆布,接着在上面铺上防潮垫等物,一切准备就绪,大队人马各自打开自己的睡袋,准备安寝。此时鱼庄的发电机也停止了工作。头灯开始在房间里四处晃悠,不过这一切在大家躺下后也就马上停止了工作。 开始的睡眠应该说还是风平浪静的,虽然有些人或许是由于兴奋而窃窃私语,但这也抵挡不住睡意的侵袭。 可是好景不长,门外的两条狗上班了,宁静的夜就此被打破,本不深沉的睡眠也就被惊醒。 小屋不大,人又多,此处海拔4300M,氧气稀少,房间的窗户又被紧闭着,人不自觉的感觉呼吸困难,大口大口的喘着气。又由于睡觉前饮过些许的啤酒和白酒,嘴唇和喉咙的干燥感此时显现,且喉咙处始终感觉有痰,越发感到呼吸不畅。 空气的流动缓慢,人员的众多,睡在睡袋里,身体噪热无比。先是将睡袋的拉链给打开,将身体的一部分露在睡袋外,实在无法忍受,就将整个身体伸出睡袋,就这样也无法安然入睡。 外面的两只狗依然在鬼叫着,丝毫没有停下来的意思,还此起彼伏,相互应和,搞的人心烦意乱,当时恨不得起来把它们给宰了。氧气不足,呼吸困难的毛病依然存在着,人当然无法入睡。于是不停的变换着睡姿,先是平躺,接着左侧卧,感觉不适,又换为右侧卧,过了一会,改为俯卧,就这样尝试着各种可能有利于睡眠的活动,可上述对人睡眠产生不良影响的因素反而感到有点加重。其他人或许由于同样的原因也在进行着各种不同的行为,房间里也自然地产生着悉悉簌簌的声音,人就在这样的环境里不然地躺着。 如此反复地折腾,狗依然在狂吠。这一切毕竟抵抗不住“困极必乏,乏极必睡”的自然规律,人也就在不期然中睡着了。 第二天7:00PM,起床。 D2:一群人,三角架支在湖边,等待着晨照班公措。在此期间,大家无聊的打着水漂,还有就是等待鸟岛工作人员的到来。人很久不见踪影,大家一起晒着太阳。 时间已到中午时分,再次享受全鱼宴。大家商量如果再等一会还是不见人影,就和此处说再见。皇天不负苦心人,他们还是终于来了。 鸟岛上的鸟,品种主要有:棕头翁、水鸡、斑头雁、黄鸭、白鸭等,数量最多的是棕头翁,数量据说有上万只。 不到两个小时,我们就返回了,真有点余有未尽。 接着,车把我带到了日土,他们也绝尘而去,从此与他们说拜拜。 旅行的快乐体现于人在路上的过程中,而不在于车本身。 -------绝对原创 4.我们的“老爷车” 换胎史: 第一胎:符合国家计划生育政策,很多人已经做过或正准备做的,当然做DINK最好啦,毕竟不多,我们也就不强求了; 第二胎:某些人还是比较容易做到的; 第三胎:难道我们的司机他是少数民族的?问过了,不承认。事实和事实之间,到底哪一个才是事实呢? 第四胎,第五胎,第六胎……真的,我也不知他是何方神圣了 行路史: 搓板路:行驶在上面,你会体验到一种异样的感觉。车身会左右来回摇摆,若车速稍微过快,车的方向盘也会摇摆不定。在去塔尔钦的路上,甚至导致方向盘的突然失灵,车朝一个方向冲去,快到路边之际,方向盘又恢复了功能,不由得吓出人一身冷汗。 乱石路:免不了是一路的蹦蹦跳跳,偶尔还会来一点杂技动作,把人作抛出状,终未能如愿。 顺便得练连人的铁头功,天窗版的吉普也就只见轮廓,不见模型。 沙土路:土质松软是它的特点,最难消受的却是它的温柔,深陷其中,不赤膊上阵是很难过关的。风尘仆仆是它留给我们的印记,不设防的车窗,让我们长久保留泥土的芳香。 柏油路:当然也就由着它一路狂奔 车既然是老爷,想必也少不了老爷的脾气,可以不分场合时间地点的发出自己的声音。 当然他又也有心情愉快的时候,比如从塔尔钦到札达这段,伴随着音乐的节奏,它一路狂奔,欢歌笑语不断,从不给大家意外的惊奇,一路相安无事。 老爷车是否有高原反应,我不得而知,但是它的高温反应,我们可是时刻领教着。时不时会停下来休息,原来他中暑了。碰到逆风,它的脾气要小点,会多忍一会才发作。好家伙,要是顺风,不一会就发火,咕噜咕噜得响个不停,冒泡。看来不让它休息时不行的,他要是罢上工,我们大伙只有干瞪眼的分。它累了,我们也累了,正好可以下来活动活动筋骨。看来,她发脾气是假,实际上是为我们好,看来得感谢它才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