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西藏日记之葛尔/革吉(6月29日) |
[游记]西藏日记之葛尔/革吉(6月29日) |
2007-07-16 chinabroadcast.cn |
6月6日 革吉县印象 革吉县是我们阿里之行的第五个县。下午5时多,当我们到达县城时,浓云从县西边席卷而来,一副横扫一切的样子。随后,太阳隐没了,雪花飘舞起来。一会儿,雪不下了,太阳又露出了笑脸。短短的半小时内,我们经历了从夏到冬的高原天气,真是有趣。 革吉县城街上 革吉县仅有一条主街道,长约几百米,二、三十家或开或闭的商铺,构成了全县的景气。事实上,我们沿途所到的阿里地区几个县,除了地区行署所在地嘎尔县的狮泉河镇外,基本上都这样。街两边,是各种各样的店面,其中饭店居多,但大多冷冷清清。偶尔,街上会走过捂得严严实实的藏族同胞。连羊儿,也可以昂首阔步地走在县城大街上。 羊儿也可以漫步街上 进了两家商店,竟是夫妻店,妻子、丈夫各开一店,卖得货物也大致相同,穿、戴等日用百货。女店主说,去年9月,听老乡说这边生意好做,就从老家新疆伊犁来到这里,开了两间门面铺子。遗憾的是,生意一直不怎么好。她说,革吉的人太少了,有购买能力的人更少。全革吉县只有1万多一点人口,其中绝大部分是居住在乡下的牧民,县城里的本地常住人口也只有二、三百号人,生意不好做不说,高原的太阳和大风还把她吹老了——皮肤黑了,嘴巴干了,人也瘦了。现在,她期待着七月份。那时,牧民们卖山羊绒能挣些钱,就有购买能力了。 她家店面的隔壁,是一对甘肃夫妻开的两家日杂用品店,卖笤帚、绳子等东西。小两口在店里不停地擦着货物上的尘土,样子很认真。 唐建合在他的蔬菜大棚里 如果说这些店铺使冷清的革吉多了几份商业气息,那县城边上几个蔬菜大棚,则使整个县城颜色以黄色而闻名的革吉显得有生机。进入大棚里,绿绿葱葱的莴笋、尖椒、元白菜、豌豆尖等,让人实在欣喜得不得了——孰不知,在高原看到这样鲜嫩的绿色蔬菜,真的是一种安慰和享受。 经营这几个蔬菜大棚的人,是四川来的唐建合。三年前,他与妻子一起来这里承包种蔬菜。“在这里种菜,很辛苦,但收入也还可以,一年有两、三万,比在老家强多了。”唐建合平静地说着,听得让人感觉他既满意,又有点别的什么想法。 漫步在革吉县的街道上,你还能看到卖馕的新疆维族小伙子,来自西藏昌都芒康县的卖藏族服装的藏族哥俩,还有来自河南的卖馒头的中原妇女。他们的店面散布在小小革吉县城上,使这个原本冷寂的高原小县城,充满着生气。 |
转自:http://gb1.chinabroadcast.cn/3821/2005/06/19/381@589158.htm571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