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博客 > 迎寒独开 > 日志 > 漫游祖国 2008-06-11 | 漫游祖国18贵州之行---安顺---一个最具有灵性的天星桥 标签:迎寒独开 自荐 漫游 贵州 文/摄影/迎寒  一个具有灵性的天星桥 漫游祖国<18>贵州之行---黄菓树景区---天星桥那边有一个美丽的地方 游完黄菓树景区后,我们立即跟随导游,又乘坐景区的免费大巴,不一会到达了天星桥景区。 实际天星桥为贵州黄果树景区的一个景点,距黄果树大瀑布六公里多。因白水河与王二河汇合而成的三岔河急流,跌入地下溶洞,潜流500米,又从另一洞口冒出,故又称之为天生桥,方园5.7平方公里。景区石笋密集,植被茂盛,水到景成,集山、水、林、洞为一体。 跟着导游小邓,从景区北大门进入,由高大的榕树组成的浓荫,给人带来凉爽快意。无数由坚硬火山溶岩形成的石林扑入眼帘,掩映翠绿丛中,树、石相伴,脚下生水————三岔河清清的流水,左旋右绕静静地流淌在石林丛中。这水上石林与别处的石林不同,它并不以刺破青天的雄姿取胜,而是以千姿百态的变化取胜。变化多端的跌水、溪流与石头相遇,形成石水相依的自然奇观。看浪花飞溅、听惊涛拍岸,绝对有一种超然物外的感觉。 这"水上石林"的特点是"水在石中流,石在水中立",水石永远相伴,相克相生。为什么要这样说呢?石头被急流冲刷,不断改变形状和位置,渐渐形成了水上千姿百态的石林。石芽;而水流因为被石头所阻隔、限制,只能从石缝间夺路而走,而在无路可走时,水就从石上飞跃而过,形成了一段舞蹈着的、山吟水啸的激流。由于不断遭遇石头的阻击,所以这一段河流不得不改变方向,迂回前行,形成了一段风情万种的流水,又有水的风格又有石的精神,是柔韧与刚强两种截然不同的自然之力的较量。人们常说"坚如磐石",那是怎样的一种石头?坚硬、凸起,不卑不亢,任岁月风霜丝毫不改变颜色和性格,矗立水中,顶立着生长在胸前、背后、腰间和头上的簇簇绿树,直指高高蓝天。 溶岩虽经无情风霜洗刷,但分解成沙砾土壤的成分却太少太少。就是在这些细微末节中,榕树一直顽强地生长着。榕树——常绿大乔木,树枝有气根,多而下垂,长入土中粗似支柱,它的根从高高的石块上长下来,紧紧包围着石头,坦露在外,倒不象是根而是“滕”了。这些根左一撇右一捺,仔细一看真象一个劲有力的楷书体“人”字。据导游讲,“人”正树干才正,才会成为有用之“才”。景区内树在石上生,水在石下流,人在石中行,石、瀑、根、腾各具特色。 水绕石转,不急不湍,不冲不刷,温温和和,融洽之极。漫步在这有山有水的情景之中,自然而然地感受到水上石林的悠然雅致和天真灵气。 石林间长着大片的仙人掌和小灌木,终年点缀着绿阴。冰冷的石头上,展现的都是生命的繁荣,所谓“石上流水,水上有石,石上有石,石上又有树”。水上石林区有很多景观,如群榕聚会、根王、根墙屏障、盘根画壁、仙女飞天等,银链坠潭瀑布和星峡飞瀑也分别处在水上石林的左右两侧。 美人榕是树包石的典型。在一块高8米宽9米的岩石上方,长着一棵古老的小叶榕树。树根褐色,紧紧附着在岩壁上,其形状极象敦煌画里体形匀称、丰满、曲线优美的飞天美女。她双手交叉,反弹琵琶,颈和面部轮廓非常清晰,繁茂的枝叶,就像蓬松的头发披散下来,使她的俏眉美目若隐若现,平添了几分神秘感。 水上石林深处有一处“数生步”最具特色,365块水中跳磴上面镶嵌有刻着1月1日至12月31日的字样的铜条。凡是到此的游客,从一月一日数起,数到你自己的生日那一块,可在心中暗暗许下一个美好的愿望,保证灵验。站在生日石上,抬头是景,低头是景,前后左右都是景,每个人的生日都是一个美丽的景色,仿佛到了天上的仙境,地下的迷宫。漫步其间,既领略山水之美、又可品味石林之雄奇。 天星桥的景色,可以分为石景、水景、树景、洞景。但是实际上是无法分开的,因为它们是相互融合在一起的,而且这种融合不仅仅是形体的融合,更重要的是灵性的融合,天星桥是一个最具有灵性的地方,山有灵性,水有灵性,树有灵性,就连石头都有灵性。 石林之中,小径崎岖和变幻,真可谓山路弯弯,曲曲折折,竹林与绿树,远处群山,倒映碧水之上,展现在眼前的是一幅色彩淡雅景色协调的天然山水画。你还可以撑上竹筏,穿行于峡谷、石林之中,真可谓轻舟荡碧波,人在画中游。 行进完五、六公里路程,同事们全部没有一点疲惫和劳顿的感觉。借问导游小邓怎何?他笑而没答。后来查证,原来我们少游一个“天星洞”。(哈哈,有被骗啦) 回道辽望,脚下远处一片葱绿,什么都浸润绿色,层层尽染——这山、这水、这树、这石,这美丽的景色还没有尽情的欣赏完。此情此景,让我真实的体会到了,多少文人墨客仰天长叹 “良辰美景奈何天"”的真实心理! 2008/6/11重新整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