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贵州行:黔灵公园、青岩古镇、黄果树瀑布、天河潭、. |
[游记]贵州行:黔灵公园、青岩古镇、黄果树瀑布、天河潭、. |
2008-06-27 sina.com.cn |
2005年7月30日(周日) 黔灵湖水域不小,景色不错。 2005年7月30日 赵公祠 清光绪十二年(1886年),云贵两省第一个文状元赵以炯的居处,内有精美的铜像,古朴的太师椅,馨儿和皓月坐在状元府的椅子上听两个妈妈的教导,,心里在想些什么呢? 下面的图片是文昌阁。文昌阁是青岩人为培养青岩文风、扶掖教化而建。 这些残缺不全的墓碑,看得出在那里长眠的人们曾经受到的惊扰。 万寿宫 清嘉庆三年(1798年)重建,由正殿、配殿、西厢、戏楼组成,坐东朝西,占地面积1000多平方米。这门面不同凡响吧! 青岩窄窄街道上尽是商铺,熙熙攘攘,热闹而凌乱,拥挤却繁华。继续往前走,到处是青岩石板砌成的墙体(这里有周恩来、邓颖超、李克农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亲属曾居地),透着幽静。更能感受到镇子的古色古香,那些石板沉积了厚重的历史,走在其间,是不是有穿越时空的感觉? 告别青岩,带着两个孩子去了花溪公园(小梅因为工作先离开了)。花溪公园也就是花溪河,位于距市区17公里的西南郊花溪镇内,是一个幽静的去处,水美树秀。荷花池、百步桥、亭台楼阁,无不散发着悠闲、静谧。孩子们发现了这只红蜻蜓,蛮可爱的。 2005年8月1日 龙宫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国家首批AAAAA级旅游区、中国第一水溶洞——龙宫位于贵州省安顺市南郊,与黄果树风景区毗邻,距省会贵阳市116公里。龙宫三最:地下水最长,达五公里,可乘船游历;辐射最低;洞中龙门瀑布为中国洞穴瀑布之最,高27米,宽25米(导游如是说)。 这是龙宫入口,我们将乘船观赏洞中美景。 在龙宫,船夫吆喝大家对歌,很多人响应,很热闹。在我们的船边发现一条水蛇。 去天星桥的路上,看到这清清溪流,拍下来。真是好山好水,美景无限。 天星桥 天星桥景区位于黄果树大瀑布下游7公里处,这里主要观赏石、树、水的美妙结合,是水上石林变化而成的天然盆景区。这里有三个连接的片区,即天星盆景区、天星洞景区、水上石林区。 黄果树瀑布 黄果树瀑布是贵州第一胜景,中国第一大瀑布,也是世界最阔大壮观的瀑布之一。瀑布落差74米,宽81米,河水从断崖顶端凌空飞流而下,落入犀牛潭。《徐霞客游记·黔游日记之一》记载“......又随溪西行半里,忽陇箐云蔽,复闻声如雷,余意又奇景至矣!透陇隙南顾,则路左一溪悬捣,万练飞空,溪上石如莲叶下复,中剜三门,水由叶上漫顶而下,如鲛绡万幅,横罩门外,直下者不可以丈数计。捣珠崩玉,飞沫反涌,如烟雾腾空,势甚雄厉......”形象而生动地再现瀑布给我们的视觉、听觉的震撼。 瀑布后的水帘洞相当绝妙, 在贵州旅游,遗憾之一是相关的旅游文化不尽如人意,比如在云南,大理洱海船票、蝴蝶泉、三塔的景点的门票就是明信片,附近有邮箱,可以寄出。很有纪念意义。而在贵州,只在青岩见到一张印有天河潭、花溪公园的明信片,买了寄回(那时的我才开始贵州的旅游),算是唯一的一张。以后在景点附近都没遇到过。 2005年8月2日 连续好多天,不断奔波,疲惫不堪,决定修整一天。下午做了一顿拉条子,希望小梅可以感受家乡饭菜的味道。无奈厨艺太差(调料不全),小梅老公一句“做这种饭你老公不说你?”,令我汗颜。 我们来的时间,恰逢小梅最忙,她每天晚上十二点左右才回家,早上六七点就走了。我会等她回来聊几句,也要准备第二天的行程。看得出小梅很享福,女儿、家里的大小事宜均有老公照应着。 2005年8月3日 十二点以后才睡觉,早上自然起的晚。准备停当,出门已经快十一点了。今天去天河潭。我和馨儿按照事先打听好的路线,乘班车自助游。上车时发现忘记带馨儿的雨衣了。贵阳被称为第二春城,气候宜人,只是蔬菜水果都贵,这个季节新疆的苹果两三块一公斤,贵阳五元一市斤。 天河潭风景区位于贵阳市西南郊23公里处,是一个典型的以喀斯特地貌为主的溶洞景区,风景区内有飞瀑、清泉、深潭、奇石、怪洞、天生石桥、吊桥等景观。 买票进入景区,门口有许多马车,还有一辆羊拉车,馨儿好奇,让馨儿上了羊拉车。顺便打听如何游览景区。门票上有游览线路图,只有我们俩,还是怯的。 天河潭景区内有水洞和旱洞之分,我们先坐船游览水洞内奇观,每船10人,该洞全长约1000米,最宽处80余米,最窄处仅为20米,洞顶最高处50余米,洞内暗河水深处21米。洞内有石钟乳、石笋、石柱等景观。从水洞出来,下了手划的小船,又上了机动船,去欣赏九道湾风景区。 下面这幅图片是天成石羊,被誉为黔中一绝。 这就是吊桥,走到这时,已是“山雨欲来风满楼”了,打听到吊桥最多可容四十人经过,我们身后有一大队人,想着要快速经过,却走在晃动的桥面,心生恐惧,和馨儿相依而过。明白这桥为何别称“同心桥”、“夫妻桥”了,走在其间的人们,因着恐惧担忧,必会相拥。 桥的对面,有一道溜索。有很多人在排队。在我是恐惧的,佯装勇敢,问馨儿是否溜一遭,没想馨儿很果断地答应,心里嘀咕着,但一定要支持馨儿。等着看时间的时候,看到文发来的短信:“贵阳有雷雨天气,在哪,可好?”看看天色确实不好,已近五点,六点半末班车回贵阳,只好劝馨儿放弃。 拾阶而下,不知身在何处,急急地赶路。雨开始落下来,很快电闪雷鸣,大雨倾盆而下,和馨儿在疾风骤雨中撑伞相拥前行,路上的积水已没过脚踝,路旁有好心人告诉我们出口的方向,也有人在劝我们驻足等雨停下来,归期临近,不敢停顿。一路走下来,馨儿的裙摆已湿透。到了门口,已近六点,而雨也在我们上车的 瞬间停歇下来。 2005年8月4日-8月5日
|
转自:http://blog.sina.com.cn/s/blog_4d0f89c5010009k7.html633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