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点首页 |  北京 |  上海 |  杭州 |  南京 |  西安 |  广州 |  深圳 |  苏州 |  国内景点门票价格大全 |  游记
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梵净山梵宇变迁及佛事盛衰

[游记]梵净山梵宇变迁及佛事盛衰

2008-05-22    sina.com.cn

历史上的梵净山佛教寺庙,不仅建筑规模宏大,而且庙产富厚,大小寺庙一般均有寺田。寺田或为官府划拨,或为信士奉献,或为寺僧筹资购置。例如,坝梅寺由官府划拨、信士奉献的寺产,在其鼎盛时,遍及坝溪、梅溪两岸30多里。明崇祯十年(公元1637年),坝梅寺僧人杨真宣,筹资用银买下坝梅山前后田地收粮42石。印江太平寺有寺田10余亩。民国初年,护国寺统管印江佛教会庙田达500余挑。大批僧尼多依靠寺田为生(或自耕或出租)。梵净山的寺院经济除寺田农业外,部分僧尼也从事手工业生产。如:印江太平寺寺僧炳坤与其姐涂桂兰组织生产织花棉线毯,做工精美,畅销川黔各地。江口寺僧生产的白麻线远销贵阳、常德等地。

梵净山寺僧的教派和传法世系,由于战乱破坏,很难找到确切史料佐证。据中国佛教史,明清以来,到贵州来传法的主要是禅宗的临济宗。从现存梵净山的僧墓僧塔来考查,一般也属临济宗世系。例如,据坝梅寺(承恩堂)碑载,受敕命重建金顶的僧人妙玄就是临济宗僧(据传,妙玄是万历皇帝的替身僧)。又如,天庆寺的墓塔所载,大方和尚为临济宗三十四世,深持和尚为临济宗三十五世。又据坝梅寺墓塔碑载,坝梅寺住持破山和尚为临济宗三十一世,开山和尚为三十五世,密空和尚为三十七世,承恩堂方丈严兴为三十九世,等等。在梵净山历代寺僧中,除明代万历时的妙玄外,其他名声较著,影响较大的有:康熙时的天庆寺住持深持和尚、光绪时的隆参和尚。

深持和尚据说是清顺治年间的一位翰林,因看破红尘,隐退梵净山,拜天庆寺大方和尚为师,康熙元年(公元662年)思南府营都督府都督王平,捐银360两,由深持和尚扩建天庆寺为九重殿宇,规模宏大,并新塑三世诸佛像多座,使天庆寺成为梵净山最大的寺庙之一。据传,深持还曾去天竺拜取来金刚经、法华经等佛经,藏于新修的藏经塔中,深持被尊为“天庆堂开山祖师”。

隆参和尚早年削发晃州复兴庵,其后是铜仁东山寺住持。咸丰时,江口红号军起义失败,战乱中,梵净山各处寺庙多被破坏,灵山再度衰落。同治九年,隆参不避艰辛,多方募化,经数年努力,“道剪荆棘,路劈蚕丛”,初步恢复了一些寺庙。然而,光绪元年(公元1875年),刘满(“黑地大王”)进山,战乱又起,寺庙再度遭毁,战乱平复后,隆参紧接着就进行修复寺院,“重新募化,依旧修造”,而“庙宇辉煌,神像皎洁,较从前尤甚”,并“为受害者几番超度”(《茶殿碑》),隆参和尚一生两遭战乱,不畏艰险,十方募化,为修复和振兴灵山不遗余力,“此所谓有非常之人,树非常之功者也”(《茶殿碑》)。

转自:http://blog.sina.com.cn/s/blog_3f983572010008um.html320阅读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网友评论:

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我来评论:

主要城市景点票价查询 · ·


搜索2万余景点信息
关于票价网 | 景点查询 | 地铁查询 | 站务论坛 | 网站地图
© 2006-2020 piaojia.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海网安备1101000238号 京ICP备14045893号 联系我们:dnzm9@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