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梵净山游记 第一次听说梵净山如仙境般的景色时,我就对它怀着无限憧憬。直到今年暑假我才和朋友商定去那里,像了却心事一般。 出发前几天,我在网上查找到计多关于梵梵净山自由行的贴子,记录下归佳旅游线路以及相关的食宿、行车等情况,万事具备之后我便和两位同位踏上了贵阳开往玉屏的火车。 第二天凌晨六点过我们到站了,来不及逗留便跳上一辆开往铜仁的的士,70分钟后我们又马不停蹄的坐上了铜仁至印江的中巴车。上车不久我的两位同伴便昏昏睡去,我被路边的一条江吸引注了眼球,只知道铜仁有一条锦江,于是我想当然的认为它就是锦江,江水在公路边不远处静静地流淌,江面不是很宽广,江水很混浊。看着看着,似乎江水是凝固不动的了,我想是因为这一段的水流较缓而车速较快的原因吧。到另一段较为倾斜的河床里才能看出江水潺潺地流动着泛起白色的小浪花儿。当锦江消失在我的视野里时,另一条河水将它取而代之,这会是山脚下的黑湾河吗?这里应该是黑湾河的下游或是另一条河,河水较混浊,匆匆的流淌只是为了能与江水汇集在一起,不知道人生匆匆又是为了什么?看着看着眼皮沉重地搭了下来。途中经过江口县以及几个小镇,终于在近五个小时后到达印江(网友说只需4个小时,但事实证明并非如此).接下来继续转车由印江至梵净山,在最后那一段盘山公路上,一位同伴呕吐不止,我也感到胃里一阵阵翻涌恶心.终于在下午3点半到了我们步行的第一站"棉絮岭". 由于下雨我们不得不购买雨衣而且必须冒雨上山.正所谓万事开头难,一上山就感觉两条腿像灌满了铅一样沉重疲乏,一位同伴经爱不住这种意志与体力的双重考验坐上了滑杆,像旧社会的太太一般被抬着一路晃悠着上了山,剩下我和另一个同伴与一位陌生人结伴同行,身后招揽生意的滑杆国为做不成我们三人的生意便识趣的走了.我们三人在雨中边走边谈着话,不时停下脚步休憩.天空豪不厌倦地下着雨,雨衣四周被浓浓的进行雾霭包裹着,能见度也就是二十米左右,我们无法分辨天空与地面的分界线,也无法看到周围的山脉和景物,只有两条腿不停的交叉前行。好在两条腿越走越显轻快,心情也更加轻松自在了,一处飞泻的瀑布从直耸的山峰上急驰而下,峭壁像被刀削过一般光滑垂直,我们驻足观望了几分钟但禁不住雨水的催促竟然前行.一个半小时后我们顺利到达山顶的"蘑菇石"宾馆,看见坐滑杆早先到达的同伴正烤着火炉露出灿烂的笑容迎接着我们. 还好我们在雨衣的庇护下只湿了一半不到,晚饭时我们尝试了当地人做的老腊肉,可是这种肥肥的肉并不受我们女孩子的欢迎.晚饭过后我们一群人便围着仅有的一个火炉烘烤衣物,幸亏旅客不多,否则我们三人就不会占有火炉的一半了.店家拿来了两本厚厚的梵净山风景影集,看着照片中梵净山如仙一般的境地,我和同伴们都啧啧称奇,不禁又要对老天爷抱怨一番,感叹着我们的坏运气,埋怨着天公不作美. 第二天清晨醒来,我急忙披上衣服扒在窗户上往外看,可惜厚重的雾霭仍旧不肯散去,但雨停住了。我们匆匆吃过早饭便往老山走去,老山即老金顶,比新金顶略高但并不险峻,前面一位同行的旅客先生看见他身后的三位女士走走歇歇,生怕我们气馁,不断的鼓励我们前行,此时的我心情舒畅,为了配合同伴我有意的放慢脚步,跟着前面那位先生一起鼓励着他们,因为不难看出她们随时都有放弃攀顶的可能.就这样我们在相互鼓励中攀到了顶峰.峰顶风势较大,吹在我们的雨衣上发出扑扑的响声.站在峰顶我们仿佛是孤立的,除去我们世界好像只是一片雾海,但我们仍然喜悦着,因为我们知道此刻正站在海拔2500多米的梵净山尖,我们极力摆出各种姿势拍照,那些姿势加上被风吹起的雨衣,很像电影中的女侠客,拍照的欢愉多少弥补了一点大雾给我们带来的遗憾。我们没想到峰顶上居然还有一座小的庙宇,一个和尚孤寂在那里讼经理佛,添置香火,可能正是这种集聚天地灵气和地方才不得不使芸芸众生均在此燃上一柱清香。 停留不久我们往山下返去,下了老山我们来到了“蘑菇石”和“万卷书","蘑菇石"虽然早在网上欣赏过很多遍,但亲眼见它时还是会令你不禁要赞叹大自然的鬼爷神功.不知它像这样耸立了多少年,也不知它还会继续耸立多少年,总之我们跟它合影留念,将此刻珍藏在记忆的相册里.这里的岩石多是层状结构的,所以很多突出的大岩石看起来都像是"万卷书",我想这些形似书藉的岩石一定有一个美丽动听的传说,不过我们没有导游讲解,因此只能在感观上欣赏它罢了. 从另一条路我们来到了镇国寺,寺院很小没有多少可参观的地方,但寺庙里供奉了很多菩萨,我和同伴见佛必拜,那种膜拜足以表现出我们对神灵的虔诚.捐了功?源?回了一根象征好运的红带子我们兴高采烈地回到了宾馆. 因为赶车的原故,吃了中饭我们整装待发,路线是由江口返回,这样可以避免走重复线路,还可以领略到另一番风景. 陌生人和我们同行,返途中我们上了新金顶,越往上行越险峻,有一处峭壁有一夫当官万夫莫开之势,另有几处峭壁既陡且窄,必须依靠锁链才能往上攀爬,需十分谨慎.金顶并不高,峰顶很象一根树叉,为了将它连接起来而人为地修了一座金顶天桥,又称"奈何桥",桥两端的两个山峰上各修建了一座庙宇,供奉着掌管过去和未来的菩萨,这里的菩萨知道你过去所积的功德也能预知你未来的命运,不过我们并没有试着探寻未知的命运如何,我想命运正因为它的不可预知性才使我们的生活充满多变而神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