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芦笙声声,侗歌悠扬_黔东南游记(八)归途从江_榕江_凯里 |
[游记]芦笙声声,侗歌悠扬_黔东南游记(八)归途从江_榕江_凯里 |
2007-07-23 mydaqi.com |
芦笙声声,侗歌悠扬-黔东南游记(八)归途 从江-榕江-凯里 早上爬起来,在招待所前面的从江县委前古榕下拍照留念。(国家地理有这颗古榕的照片) 归途的风景仍然非常精彩,从江到榕江的公路沿着美丽的都柳江修建。在秋日晴朗碧蓝的天空下,清澈的江水在流淌。江面是一条条小舟。据说两岸的居民直接饮用江水,可以不用任何净化。这得力于贵州工业的落后,不知道将来贵州发展了,还有没有这么美的江水。都柳江下游的珠江,就是一个例子。大约每隔几公里就会看到一个侗寨,都柳江水养育了他们。侗寨大多修建在有水的地方,背山面水,面对着江水,黑色的吊脚木楼向山上蔓延。石板小路由江边向寨子的深处。 路上比较有名的侗寨是巨洞,国家地理杂志专门有一篇文章介绍这里的江上侗歌。非常让人痛心的是,2005年9月15日,就是我计划去这里的前夕,由于当地居民用火不善,造成特大火灾。近百栋有百年历史的侗族吊脚楼被烧毁,3人丧生。我来到巨洞对面的江边,对面在国家地理杂志上美丽的侗寨,如今已经只剩下梯田般的一层层的房基。由于吊脚楼都是木结构,你看不到火灾后的断壁残垣。但这更加深了我的悲痛,如此美丽的地方竟然消失的无影无踪。我手里捧着巨洞的照片,对比着劫后的山寨。寻找哪里是原来的小路,哪里是打谷场,哪里有江上侗歌。渡船静静的停在岸边,因为已经没有人要到江对面的那片废墟去了,也没有人特意来听江上侗歌了。一位老太太打断了我的思绪,她让我帮她把两桶水放到他肩上。我奇怪这么老如何还能挑动两桶水,我不加思索的帮她把两桶水提到的公路边她的家里。她家在一个木屋里,地上只有两套被褥,她是江对面的灾民吗?可惜她听不懂我的普通话,我听不懂她的侗话。路边红十字会搭建的救灾帐篷还在,提醒着人们这里曾经发生的劫难。 告别巨洞,继续前行。路过桃江,正赶上是一个大集市。很多的盛装的百姓聚集的这里,买东西,看斗牛表演。吃饭的地方都是露天的,他们自得其乐。要知道他们为了赶这个集要赶十几里的山路,难道就是为了买上一袋化肥,一袋洗衣粉,一件新衣服?我觉得他们更多的是为了看看外面的世界。 在榕江吃过午饭后,基本上都是沿着老路往回返了。雷公山上没有雾气,买竹笋的孩子们增加到十几个了。回到凯里后已经有朋友在贵阳等了,于是连晚饭都没吃就赶去贵阳了。以后的黄果树瀑布,青岩古镇都是大家熟悉的贵州风光,我就不介绍了 (都柳江) (划船少年) (江寨) (江边) |
转自:http://www.mydaqi.com/html/guizhou/0721/35851.html515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