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点首页 |  北京 |  上海 |  杭州 |  南京 |  西安 |  广州 |  深圳 |  苏州 |  国内景点门票价格大全 |  游记
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虎山之行林谋盛与136部队先锋队抗日受难的历史

[游记]虎山之行林谋盛与136部队先锋队抗日受难的历史

2008-02-03    szpco.com

-- 虎山之行林谋盛与136部队先锋队抗日受难的历史
● 陈崇智

抗日英雄林谋盛是新加坡青年企业家,1937年中国芦沟桥事变,他便全力投入抗日运动。日本南进时他出任战时劳力服务团主任,协助英军抗战。

1942年新加坡沦陷前两天,他接到军方通知“立刻离开新加坡”。当时局势混乱,四处交通封锁,他只好包租摩哆木船与同僚逃往印尼,几经波折,得到澳洲海军巡洋舰收容,才抵达印度。

不久,他受邀到重庆,中国政府委任他到印度,协助流落在印度的2000名华人海员,成立“中国留印海员战时工作队”。

英国军政人员在马来亚失守时,仓皇撤往印度,与马来亚顿失联系,于是在加尔各答设立“马来亚特务部”,为首的是兀菲罗中校(Colonol Goodfellow),顾问是戴维斯(John Davies)和布鲁姆(R. Broome)。他们谋划多时,可是一直无法网罗合适人选。

联合中国抗日

兀菲罗曾与林谋盛并肩抗战,深知他是抗日勇士,于是邀请他参与突击马来亚敌后的计划。

林谋盛意识到白人无法在敌后活动,所以义不容辞,并提出建议:“除非联合中国,否则恐难成事”。英方接受建议,请他向中国政府寻求援助。

中国国民党中央党部秘书长吴铁城接受林谋盛的提案,与英国代表山森签订“中英联军协议”,同意中方提供所需人力,英方则负责训练、运输、经济、武器、策划、指挥和军需配备等。

中方调派一支受过训练的先锋队,往印度待命。林谋盛也要求征召训练有素的新马青年参战。

1943年1月初,林谋盛到重庆海外特训营挑选首批特工;除了电报员之外,全部选用新马青年。他们秘密飞往印度浦那(Poona),进入英国远东军校接受特种训练。同年5月,遴选出“马来亚突击先锋”第一及第二队,先后护送戴维斯和布鲁姆进入马来亚。

备毒丸准备牺牲

马来亚突击先锋队两队的“十壮士”,在没有情报、没有接应的劣势下,奉命各备一颗毒丸,抱定不成功便成仁的决心,登陆马来亚。他们从锡兰(斯里兰卡)的哥伦坡,乘联军潜水艇,暗渡马六甲海峡,来到霹雳州邦咯岛附近海域,自寻登陆。

先锋队冒险登陆鬼湾,意外未遇抵抗,进入昔加里山森林,在一处高岭上建立临时据点,作为二英国指挥官和电讯人员的营地。其他特工则伪装入城,自寻掩护。

1943年10月,马共代表陈平护送流落敌后的查普曼(F. S. Chapman)到指挥部,与戴维斯和布鲁姆举行“联合抗日”会议。共方不能接受联军只由英方代表,双方讨论后同意由林谋盛参与。

乘潜艇登陆

隔天戴维斯将密函交由陈天松(陈崇智)带往邦咯交给李阿青,吩咐李阿青“替林谋盛化名陈春林备办一身份证,连同密函于接应潜水艇时一并交给林谋盛……如果林氏没有随潜水艇到来,则把密函和身份证交来人带回印度”。

戴维斯其实与印度总部有秘密通讯管道,所以预知林谋盛会随艇出发,才安排陈平随舟接艇。

果然,林谋盛伴送庄惠泉来马,带来轻型无线电收发机及武器。他接到戴维斯的信息,知道情势严重,就依照要求,遣回庄惠泉,自行登陆,由陈平护送上米罗山。当时是1943年11月2日。

冒险挑起任务

林谋盛协助英国指挥官与马共沟通,于1943年12月31日在米罗山联军指挥部,由双方代表签署“联抗协定”。这一来,联军突击先锋(136部队)内外策略,比预期更早完成。

戴维斯身在森林,不知外间情势,在那极端恶劣的局势下,不听我们的劝告,下令扩设全马谍网,要求林谋盛入城执行地下指挥任务,并设法向新加坡筹借款项,应付抗日军饷。

林谋盛知道处境危险,但不忍心组织受困,冒险挑起任务。

戴维斯身为联军指挥官,表面上以联军特工为重,暗地里却与英国战前安置在马共的卧底——马共最高领导人莱特联系。

他却不知道,莱特已被日军收买,成为暗中破坏马共的罪魁祸首。

日军布下天罗地网

戴维斯以为有了莱特的支持,必然可以完成抗日任务。所以对联军特工的情报不重视,判断错误,酿成邦咯接应潜艇基地的秘密泄漏,外围谍网遭日军破坏。

日本宪兵反间谍组织利用莱特的情报,在邦咯岛布下天罗地网,秘密捉拿李阿青的掩护人蔡群英。宪兵队威胁蔡群英,如不实说,部队在天一亮,全岛屠杀。蔡群英只好实供,李阿青于是被捕。

日方威迫利诱李阿青就范。他将计就计,讨价还价,诈降拖延时日,几天后,乘机逃离怡保日宪反谍总部,奔返米罗山。

狱中殉职

日军发现李阿青失踪,下令展开大逮捕,先后落网者是:陈崇智(陈天松)、林谋盛(陈春林)、余天送(石夫)和吴再新(吴明才)。

他们受尽惨刑,林谋盛在狱中殉职,其余3人,备尝18个月囹圄浩劫,战争结束才死里逃生,这是后话。

回顾新马沦陷时,林谋盛舍身负起救亡重任,促成中英联合反攻大计,并与新马青年组成的马来亚敌后突击先锋队闯进马来亚沦陷区。

这些前锋,面对浩劫,前仆后继,战到马来亚光复为止。同志中,死者已矣,生者功成身退。他们效命新马,洒尽热血,得来的代价,是为新马打开了自治的路。

(作者曾是联军136部队突击先锋及马来亚敌后联络官,著有《我与136部队》。)

转自:http://bbs.szpco.com/printpage.asp?BoardID=11&ID=34318762阅读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网友评论:

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我来评论:

主要城市景点票价查询 · ·


搜索2万余景点信息
关于票价网 | 景点查询 | 地铁查询 | 站务论坛 | 网站地图
© 2006-2020 piaojia.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海网安备1101000238号 京ICP备14045893号 联系我们:dnzm9@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