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日记[2006年11月10日]老铁山今天我们拥抱了你 |
[游记]日记[2006年11月10日]老铁山今天我们拥抱了你 |
2007-07-28 sina.com.cn |
接续:老铁山 今天我们拥抱了你 担心是在心底,我不能带大家走回头路,这是一定的。一向自信自己的方向感是很强的,只要方向不迷失就一定能走出去,大不了去爬那人迹不至的大山峰。队友们一点不知情,他们无忧无虑的享受着老铁山,有人拍照有人调侃,全不知我此时心底的那份紧张。 前面的国防路成直角向东拐去,我们由南向北一路下坡,左手是高高的崖壁,右手是深深的山谷。近拐角只有3—5米时,突然看见了左侧崖壁间的山洞,原来向东拐去的国防路是呈T字形,也一直伸向洞中的。我高兴的差点跳起来,就是这儿,这儿就是我当年坐车经过的山洞啊! 山洞里没有灯,黑洞洞的看不见尽头。我拿出手电和另两位队友走在队伍的最前面。由于兴奋,竟然一点恐惧感也没有。山洞太空荡了,手电光像小小的萤火虫,关闭手电就伸手不见五指。队友们的心情既兴奋又恐惧,手挽手走进神秘莫测的黑洞中。我们都不知那洞的深处会有什么? 好在脚下路很平坦,一点障碍也没有。走了大约200米,山洞拐弯能看见前方的出口了。在那一点站立,前可见洞口的光线,后也可见洞口的光线,过了那一点再回头,又是漆黑一片。 整条山洞有400—500米长,遥望出口处好象有一排堡垒,又好象是一排大炮在迎接我们,心里有点紧张。近前看清了是好大的一堆山石,堵住了洞口,光线从上面斜射进来。这堆山石是人为的,好好的一条水泥路,如果开车,至此而不可通行了。 出了西洞口,心情已经完全的放松了。可以说今天的历险至此而终结。天正中午,大家席地而餐,用餐耗费了半个小时。我要求大家把不可降解的垃圾如数带回,山是资源,是不可污染的圣洁之地,真正的驴友也是真正的自然环境保护者。 之后继续沿国防路下山,下山后又围着山角向南行,去我们的最终目的地—灯塔,看黄渤海自然分界线。 灯塔是在200多年前,清政府时期由法国人建造的,一直为过往船只导航,近年已不使用。灯塔现在是有名的旅游景点,收门票每人20元。算这次我来过3次了,20年前这儿还不开放,是单位和灯塔管理者联系免费观光的。这次的队友们都是第一次来。 蹬过灯塔,又去看海,名副其实的一山担双海。在张健横渡渤海海峡的下水点,竖立着一块石碑:黄渤海自然分界线。那分界线是浪涌而成的,弯弯曲曲由岸伸向大海深处。据说,黄渤海的海水颜色也不一样。但我去了3次均看的不明显,可能和阳光的光线强弱有关。 天空晴暖,大家都感到了热。心想到了海边会有清爽的海风吹来,可是一直没有感受到,即使到了水边,大浪滔天,卷起的浪花最高有3米多,也没有风,真是奇怪极了。知道什么叫惊涛拍岸吗?有人说是海底地震了吧?队友们很惊喜这样的海浪,争抢在浪花前留影。即使是我,很熟悉大海的人,也少见这样美丽的壮观景象。刘大夫还是没躲过海浪的袭击,旅游鞋和裤子都湿了,他调侃的说:我这双鞋一只踩进了黄海,一只踩进了渤海。 从灯塔到陈家村车站是下午2点。然后坐公交车回旅顺又回大连,我到家是下午4点半钟。 半个月的策划,一天的时间,经历了有惊无险的过程,心儿久久的留在了老铁山中。 http://www.33ff.net/dispbbs.asp?boardid=155&ID=94211美丽的基隆港 |
转自:http://blog.sina.com.cn/u/49b6b737010007ii359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