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老铁山游记(07.10.13) |
[游记]老铁山游记(07.10.13) |
2008-06-27 sina.com.cn |
十一之后,天气一直都是阴沉沉的,天使失恋了吗?为什么想看到他的笑脸这么困难?一场场秋雨过后,天气一下子变的寒起来,许是衣服穿的不得当,从脚下生出彻骨的阴冷,这个天气应该最适合户外了。况且这座城市的秋天很短暂,错过十月,也许就错了整个秋天。 这个周末的活动还真丰富,有两拨人马为了燃烧的红叶奔波去了丹东;又有两拨人马喜迎九九重阳准备在市内登高望远;还有一拨激情澎湃地要向老铁山进军,看来大家都在寻找秋天。每一处都是崭新的,每一处都充满了诱惑,考虑再三,还是选择了老铁山。 之前,老铁山之于我的印象只是温泉这么简单,山是何等模样不得而知,只是前一次泡在温泉水里还有些觊觎。逍遥姐的文章里提到大黑山和老铁山是大连唯二的山峰,第一座已经领教了,这第二座会特在哪里?我拭目以待。 早上集合定在黑石礁7:40。这下就没有很充裕的时间了,即使起了个大早,匆匆忙忙、急赶慢赶终于只是没有迟到而已。不过,我很享受这清晨的时光,一天之际在于晨,高效率的良好开端全天才会感觉神采奕奕、充满希望。明亮的轻轨电车内,初升的日光透过车窗暖暖地照在脸上,真好,和太阳一起上路!我赶到的时候头车已经开拔,换乘逍遥姐的面包,一起向快乐出发!一段未知的旅程,一份期待的心情。 老铁山山体不高,最高峰也只有400余米,据说是因为山石中富含铁离子而得名,远远望去,绿意不依不饶地盘踞着秋日的主色调,潺潺溪水、巍巍艾草似乎预示着一次轻松愉快之旅,可偶却被这表象欺骗了。老铁山植被茂盛、荆棘多、乱石多。许是受了温泉水的滋养,这里的植被异常地繁茂,秋风已扫去重重叶片,身临其境,仍旧有遮天蔽日之感,树木攀高交织在一起,层层叠叠,罕见几缕阳光。山藤缠绕,阻住去路,常常是山穷水尽,之字迂回,才又柳暗花明,断断续续顺延着干涸的河床找寻着第一个目的地。明明不高的山体,第一次登顶却让我们有凯旋之感,之中艰难,窥见一斑。 在这里,我寻找到秋天的红色,不是红叶、不是山枣、更不是红花,是野胡椒树上的枝上的茎,打眼望去也是惹火的一片,可终究不是红叶,而且为了这沫红,我也付出了红色的代价。野胡椒树是有刺的,入秋后已失水的刺端更加锋利无比,往往躲过了一侧,而另一侧却在劫难逃,只有咬紧牙关,双眼一闭,死死地冲过去。刺尖儿穿过厚厚的牛仔布刺痛皮肤,此时一条肥肥的裤子是我多么大的向往啊;宽宽的墨镜已经不再是遮阳之用,它是我的防护镜,越大越好,最好能把整张脸包裹上;谢谢我的小红帽,替脑袋挨了多少罪呀;还有我厚厚的衣袖和“熊掌”。我是穿越者,但不是领队者,没有砍刀携助的老楼他们又该造了多少罪?可是他们没有人说过痛,叫过苦…… 荆棘之前在我就是两个比划多点的字而已,这一次,亲见并深深领教了它的威力,这家伙,不长叶、不开花,浑身上下光长刺。刺猬还有一个柔软的肚腹,它的心就那么脆弱吗,需要满身的武器来抵卫?自始至终它都是我最大的敌人,明枪易躲暗箭难防,在我小心翼翼地四肢行走时,它还是冷不防地嵌入我的指甲内,十指连心哪,犹如国共时期的酷刑。这下算是记住你了——荆棘,还有以刺护身的你的兄弟姐妹们,刺槐、野胡椒、山枣。 把这里的乱石称作岗一点都不过分。上山时迎面而来,下山又遭遇了一回。岩石是长在山上的,是坚固的,是可以信任的,而乱石却是流动的,自身危险和他人威胁同时存在。不过经历了这么多次翻山,这乱石岗我已经可以应对自如,尤其还有老楼帮偶做的“新鲜牌”手杖,更是三碗不过岗啊。以前也喜欢用征服来形容爬山,但是现在与其说征服了山,不如说征服了攀登中的自我。 山峦连绵不断,物种却有不同,最先攀爬的靠近柏岚子的一座生长了一种与小孩儿拳头相似的黄果,成熟后则是绵软的通红,接近陈村的山岭则生长着类山楂却比山里红还要小的野果;前一座山藤多,后一座橡树多、松树多;前一座野胡椒多,却没有荆棘,后一座荆棘和野胡椒一样多。与别处的山体相较,这里盛产芦苇和黄野菊,秋日的两抹黄,一个成熟风韵,一个娇嫩而亮丽。 老铁山是一方候鸟迁徙的必经之地,很遗憾这次没能见到群鸟东南飞的宏景,不过确有鸟儿在此盘旋,远望到展翅的苍鹰,还有闻到山鸡打架(虽然它算不上鸟类)。而且更有意义的是亲历了一次环保行动。很多张隐形大网在此纵横交错,等待途径的候鸟群自投罗网,每一下网处,一地落毛……老楼、夏日大哥、逍遥姐义愤填膺地剪鸟网、掷竹竿,同仁们用力地撕扯着,螳螂捕蝉,黄雀在后,我们是扰了“螳螂”的美梦,却给了鸟儿重新自由翱翔的机会。生物链环环相扣,聪明的人啊,为什么总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途径一军事平台,在此小憩。太阳逐渐被云雾所包拢,欲裹还羞,分明是吞,却有种喷薄欲出的力量感,海面风平浪静,连粼粼的波光都没有,远近的几域像一出蓝绿相溶的调色板,有分明、有渐递、有溶合,海天一色,如坐云端。这里是辽东半岛的最南端,是“公鸡”的喙,是这片陆地的尽头,是辽宁的“天涯海角”,好多次,都是从军港遥望,第一次站在它面前,心灵的震撼与涤荡前所未有,选了芦苇荡做底衬,借用逍遥姐的相机将心中最美的这一刻蓝定格为永恒。 老铁山还有一处风景——“老铁山灯塔”。这是一座始建于1892年亲历整个侵略史的百年灯塔,亚洲第一灯塔。远观是一白色圆柱体,辨不出任何特别,星海湾也有一个灯塔,造型倒是更漂亮些,但外表只是外表,内里永远是内里,据说里面有一个巨大的工艺精湛的水晶球,就是起外扩作用的光线放大器,照度高达25海里,机器间连动的锯齿因长久反复摩擦而泛出闪闪的铜光。黑暗阴霾中、迷茫踌躇中指明方向,给人坚强、温暖和希望的力量,正确的更加坚定;迷失的重归航道。一座灯塔究竟会有多么神奇的威力,应该由船来见证。在网上查到夏日大哥提到的那首诗“老铁山头入海深,黄海渤海自此分;西去急流如云海,南来薄雾应风生。”这便是著名的“一山担双海”。
|
转自:http://blog.sina.com.cn/s/blog_4b116ea901000c04.html345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