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点首页 |  北京 |  上海 |  杭州 |  南京 |  西安 |  广州 |  深圳 |  苏州 |  国内景点门票价格大全 |  游记
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启运之旅—清永陵游记

[游记]启运之旅—清永陵游记

2007-07-25    lanyue.com

第二天我们去的是清永陵,这才是此行地主要目的。其实在来地路上就已经看到到处都有宣传图,上面写着启运树,启运山,启运之旅。于是,我们也开始了我们的启运之旅。

从新宾县的一个旅店出发,车行不久就到了永陵,在大门的右侧有一块石碑,写着纪念申遗成功,能够列入世界文化遗产,确实值得庆贺。大家看到永陵时都有些惊讶,没想到这著名的关外三陵之首居然才只很小的一块地方。看了一下介绍,只有一万一千平方米,比我们的小学占地面积还要小些。

所谓三陵即:永陵、福陵和昭陵,其中福昭二陵都位于我们沈阳市。而永陵则是三陵之首,是清太祖努尔哈赤的祖陵,里面葬着努尔哈赤的六世祖、曾祖、祖父、父亲、伯父和叔父以及他们的福晋。具体名字我记不清了,只记得他的曾祖叫福满。(因为有些像某食品名称嘿:)这也是永陵的奇特处之一,也就是一陵多葬,君臣同葬,听说以前的满族人有“祖孙父子生同居,死同域”的传统,也许就是缘于此,才会出现永陵这样的特色。

跟随着导游小姐悦耳怡人地解说,我们踏进了正红门,满族人依山傍水,连栅为城,这里的正红门果然是个栅栏门,透露着远古的气息。迎面的是四个大小不一的碑楼,左大右小,分别陈列着努尔哈赤四位祖先的功德碑,这四位皇帝都是被清王朝追封的,他们生前是明朝的官员,算是祖凭子贵了。导游小姐说这四座碑楼左面的都比右面的大些,具体是谁我记不清了,想来应该是年长者大些罢。

进入了其中一座碑楼,只见硕大的一个石制赑屃驮着功德碑,碑身上写着三种文字,分别是汉文、满文和蒙文。导游小姐还给我们讲了如果区分满蒙两文,各有一个顺口溜,可惜俺地记性不好,没记住。只依稀记得好象是满文有点儿,蒙文没有。由于碑文太高,且年深日久,毕竟有些不清晰了,所以也没太去关注,只将好奇的目光对上这赑屃。以前只在书上见过这种动物,说是龙九子之一,如今才真正亲眼见到这个东东地样子,只见它是龙头龟身,体形巨大,用来驮碑绝对让人感到放心。还听到一些民间的传说:摸摸赑屃头,吃穿不用愁;摸摸赑屃背,一辈子不受累;摸摸赑屃尾,一辈子不后悔。(具体内容记不清,有些飞飞杜撰地嫌疑,嘿:)于是我们也欣欣然的依次摸了摸,但愿真的能带来好运!

碑楼前面又有一道门,门的两侧雕有许许多多的龙浮雕,其中最具特色的当属“坐龙”了,据导游小姐说,这坐龙是极其罕见的,三陵中只有永陵拥有。于是更加仔细地端详了,只见这坐龙与其他龙不同之处在于同是龙头,但却有四只像狗一样长的脚,坐在地上,而不是飞。传说是因为狗曾经救过努尔哈赤的命,而皇宫中不允许出现狗,只能有龙,于是就诞生了这坐龙。不过导游小姐还解释说,另有一种传说是满族人属游牧民族,喜欢打猎,因此才在皇宫雕上了像狗一样的龙,以此来感谢狗在打猎时对他们的帮助。

再往前走就是启运门了。这里所说的“前”指的是北,正确的做法应该是面向南方,所以前面所说的左右也要这样站法才对。据说之所以起这个名字是因为清王朝的好运是从这里开始的,启运门包括六扇朱红门板,每个门板上又各有九九八十一颗铜钉,并各配一个门环,旧时以九为大为尊,所以皇家的门上都会有这横九竖九的八十一颗门钉。文武百官品级越低,自家门上的铜钉越少,而普通百姓的门上是不可以有铜钉的,只能有两个敲门用的门环,这也就是“白钉”的由来,后来可能慢慢的演变成了“白丁”。听了导游小姐的介绍,大家都会心的笑了出来。

启运门的三个门中最中间的门(名字忘记了,汗)只在祭祖时才开放,我们去时也是关着的。左侧的叫臣门,是文武百官走的,现在也关着。右侧的(按正确的站法,这侧应该是左侧)君门,是皇帝走的,现在是开着的,于是我们大家一起从君门进去,过了把皇帝瘾:)

启运门的两侧墙上就是著名的云龙袖壁了,分别建有四组“五彩云龙”,都是用青砖烧制而成,经历了四百多年的风霜,却没有风化,龙身上的鳞片清晰可见,随行的同事们都感叹我们古代人的智慧令人折服。

过了启运门,就是陵墓了。我不会看风水,但也感觉出这块地方气势不凡。前后都有山,后面的启运山层林叠立,灵气非凡,还有美丽的苏子河。这时导游小姐说,满族老一辈人流下这样一句话:两山夹一杠儿,辈辈儿出皇上;两山夹一沟,辈辈儿出小偷。虽然只是流传的一句话,不过这辈辈儿出皇上,倒也真应了。启运山连绵起伏共有十二个山包,而清朝刚好出了十二位皇帝,每座山包的大小又对应了各位皇帝在位的时间长短。后来在回去的途中我们也想仔细数数到底是不是这样,可惜车行速度有些快,怎样也没数清。

仔细看陵墓,平地起了一层,最上面的有三个坟包和一棵小榆树,下面这块土地上有两个坟包。这两个坟包分别葬着努尔哈赤的伯父和叔父,他们都是开国有功,也才得以进了这皇家陵园。上面的三个坟包葬着努尔哈赤的六世祖、曾祖和祖父,至于那棵小榆树下葬着的就是他的父亲。这榆树也就是传说中的神树了,又称“启运树”。

关于这棵榆树还有一个神奇的传说,传说六世祖的一个家人背着他的尸骨要送到老家去安葬,但是在晚上要住店时,店主却因尸骨犯忌而不允许他住店。无奈之下他把尸骨放在了一棵榆树之上,这榆树刚好中间有个叉,就放了进去,他自己去住店。第二天来取尸骨打算继续赶路时,赫然发现一夜之间榆树长了一些,尸骨拿不下来了,没办法,他就到村里去借了一把斧子去砍树,可在砍的缺口处居然流出了红色的液体。家人大惊,遂去请了一个风水先生来看,这位先生说,此处是块风水宝地,悬龙之所,而这棵树刚好就是龙头,所以才会这样。家人一听,就把尸骨葬在了这棵树下,而从此爱新觉罗家族果然开始做起了皇帝。

不过我们眼前的这棵小榆树并不是当初的那棵了,据说慈禧太后垂帘时,这棵树有一天倾斜了,消息传到了京城,太后坐不住了,因为她一直认为这棵树就是大清国运的象征,于是赶紧从国外进口一些物质(具体是啥没听清)将这棵树粘了回去,可最后毕竟还是死掉了。后来破四旧,红小兵们冲到这里,把这棵树连根拔了起来,现在在永陵的配殿里还陈列着这棵神树的一个残根。后来永陵的工作人员也曾经尝试种榆树来再现当年古树风貌,但不知什么原因,这树总是活不了太久就死掉,如今我们看到的这棵已经是种的第五棵了,也许这棵树就果然代表着大清的运程,大清朝灭亡了,树也无法再存活了罢。

说到了这里,导游小姐说今天的解说就到此为止,剩下的时间我们可以自己参观。于是我们一行就到处看了看,永陵内还有东西配殿,放着祭祀用的果品,全牛全羊什么的,在启运殿里也有。还有两口巨大地铜制大锅,应该是用来煮祭品的,没了导游的解说一切都只能自己猜了,窃以为这位导游小姐有些偷懒:)

永陵内有个墓主人蜡像馆,感觉比起我在其他地方看到的蜡像有些粗糙,努尔哈赤的父亲、伯父和叔父的福晋都很漂亮,而六世祖的福晋就颇有些老态,想来是为了区别年龄才这样制成罢。

还有些屋子里分别介绍了清皇帝祭祖时的盛况,有清朝所有皇帝的画像,我觉得比起来,还是乾隆看着最顺气,而他的皇子也最多,有68个!不愧为乾隆哈。当我和一个同事沈姐去看清朝的兵器和服饰展时,听到崔姐喊我们,也才发现所有的同事都已经上车了,就剩下了我们两人。于是加快脚步上了车,心中却还依依不舍,集体出行就是这点不好,总有种不尽兴的感觉。

启运之旅结束了,希望真的能给我们带来好运罢:)

专题:旅游自然

转自:http://club.lanyue.com/view/58/568300.htm302阅读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网友评论:

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我来评论:

主要城市景点票价查询 · ·


搜索2万余景点信息
关于票价网 | 景点查询 | 地铁查询 | 站务论坛 | 网站地图
© 2006-2020 piaojia.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海网安备1101000238号 京ICP备14045893号 联系我们:dnzm9@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