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点首页 |  北京 |  上海 |  杭州 |  南京 |  西安 |  广州 |  深圳 |  苏州 |  国内景点门票价格大全 |  游记
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本溪水洞游记

[游记]本溪水洞游记

2007-07-13    33ff.net

本溪水洞游记

2007年5月26日星期六

5月26日,在列车的晃动中美美的地睡了一觉的我们,睁开了双眼就到了关东的大地上。

这次的关外之行,是学校党组织的一项例行工作,主要目的是为了对党员进行传统教育,主要是考察参观“雷锋纪念馆”和“9.18纪念馆”,顺便也进行一下休整。因为昨天晚上是10点50从北京站上的火车,上来没有多久列车员就关灯了,我们也就不得不上床睡觉了,好在我们一行人统统是下铺,用不着爬上爬下的,也就少了些彼此的客套与谦让,车灯一关,就各就各位地“昏睡”了过去,因为老师们几个小时前还在教室里面对学生,滔滔不绝呢。为了不影响工作,我们只能利用双休日来来完成计划中的考察安排了。列车咣当咣当地有节奏地响着,对于我这个胡吃闷睡无所用心的人来说,它好像是一曲久违了的催眠曲,催我很快进入了梦乡。那时那刻,窗外黑漆漆的世界对于我和同伴们来说,是一个未解的未知数,虽然想急切地要解开它,但它却掩盖在了一张硕大的黑色大幕之中,谁也无能为力,我们只好收起自己对外部世界的好奇之心,安然睡了过去。

列车拉着我们在大地上疾驰了一夜,当车窗透进晨曦的时候,我醒了。我揉了揉睡眼惺忪的双眼,拉开车窗的窗帘,窗外的景色出现在我的眼前。

我们从北京出发的时候,北京的原野上已到处是郁郁葱葱的林木,到处是丰收在望的庄稼,到处是盛开着的野花了。而此时东北的土地上,太阳似乎缺少了它应有的热情,它只是吝啬地给这里提供了一些热量,刚刚催绿这里的世界。虽然这里的树木也已翠满枝头,可吐绿的庄稼却刚刚使这里的大地蒙上了一层薄薄的绿色,举目望去,随时都可以见到袒露着地黑土。如果我目测得不错的话,窗外的庄稼充其量刚刚长到3、4寸高的样子,即使路边的野草也似乎刚刚从睡梦中醒来,刚刚迎风舒展其着自己的腰肢。这里的一切似乎是停留在关内大地上的初春阶段,春风吹到这里似乎晚了一个月的时间。望着眼前的这一切,什么叫祖国地大物博,什么叫祖国疆土辽阔,什么叫祖国大地宽阔无垠,我似乎有了更确切地认识。

不过我知道,有了绿色就有了希望,有了希望礼收获的季节也就不远了,尽管这里的春色来得晚了一些……。

难道不是吗?

7点多钟,列车停驶在了终点站——沈阳北站。下车后,导游安排我们用了早餐,存放了行李,之后我们便开始向此行的第一站——本溪水洞进发。

本溪对于我来说,是个陌生的地方。不过从网上查到的资料来看,我知道,本溪是个山青青水依依的好地方,这里深藏着许多神奇的自然景观,有本溪水洞、有关门山风景区、有九顶铁刹山等等,据导游说,这些地方都会让人留连忘返的。网上说,本溪的美不只在自然,本溪的市区也在一天天美起来、亮起来,使人有一种置身园林的感觉,过去从卫星上看到的灰蒙蒙的本溪已一去不复返了,“卫星上看不到的城市”永远不再属于今天的本溪。如今的本溪早已变成了花团紧簇、绿树成荫的绿色的本溪。花园般的城市,这才是今天的新本溪。沿途所见,也验证了网上的传说。

本溪有条太子河,水流湍急,鱼翔浅底,它像一条美丽的绿丝带那样,缠绕在本溪的土地上。它时而缠裹着青山,使这里青山绿水相依,景色美丽非凡;它时而铺向平原,滋润着关东大地上的万亩良田。太子河是本溪的母亲河,是本溪人民的骄傲所在。本溪的山虽然不高耸入云,但它山山披绿,没有一座秃山。不过我发现,这里山中长满了国槐树,我们的到来的季节正是这里槐花飘香的季节。放眼望去,青山被一层乳白色的薄薄地轻纱覆盖着,似白云绕山,似山涧吐雾,给翠绿的群山增添了几多淡雅的秀色,我不得不感叹大自然神工妙笔。不但如此,这里还有一种盛开着紫色花朵的槐树,它虽然然没有像国槐树那样布满了漫山遍野,却时不时地点缀在林木之中,使这里的群山淡雅中又平增了几多雍容的富贵色彩。

行车两个小时许,我来到了本溪著名的游览胜地——本溪水洞。

本溪水洞被人称为“世界最长可乘船游览的地下“暗河”,这是一条不需要沐浴阳光的河流,是一条养在深闺,慢慢淌流若干世纪的河流,直到20多年前才被人们所认识,所开发。镌刻在洞口呈弓形城门状坐南朝北的门洞的上边的有“本溪水洞”四个红色大字,字体朴素无华。据说是这是薄一波同志在这里留下的墨迹。墨迹朴素如初,给这本来很原始的水洞凭添了一些文化的色彩。据导牌导释,洞身向山里延伸达3000余米之深。据我观察,水洞犹如一座巨大的城池,高大,深邃,是个天然的“防空洞”和“地道”,里面即使藏有千军万马也不会不露任何痕迹来的。

巨大黑洞,使人们望而生畏。

据说日伪时期,附近村民看到有日本兵上午进洞,却没见他们出来,这为当地流传的洞中有龙的传说更增添了神秘色彩,直到1961年村民朱长清第一次真正走进了水洞,他驾驶小船前行了300米,这是现在所知道的本溪水洞最早的探险活动,此后又是沉寂的20年,水洞在1981年被正式开发,1983年正式对游人开放。

本溪水洞是数百万年前形成的大型石灰岩充水溶洞,洞内深邃宽阔,暗河水流终年不竭,清澈见底, 洞顶和岩壁钟乳石发育较好,千姿百态。导游称,泛舟游览洞中,其乐无穷。

不过尚未入洞,我便看到一些身着羽绒衣类的工作人员在洞口处歇息,不用多问,洞里的温度何许就明白了。导游把我们领到第一个洞穴观光。这里人工制造了一些白垩纪时代的恐龙等景观,虽在五彩灯光的照耀下呈现出琉璃的色彩,可我觉得他们有点画蛇添足,破坏了这里应有的原始风貌。说句实话,我十分不喜欢。不过到了这个洞穴,已感觉到洞内寒气袭人的味道了。

过了这个洞,就到达了水洞暗河的入口处。往里望去,水洞像一个深不见底的黑洞,幽深莫测,给人的感觉是神奇无比。入得洞来,我们按照导游的提醒从一个硕大的铁筐内取一件暗红色的晴纶棉大衣,这是游览区为游人准备的,据说越往里走越寒冷,如没有棉衣御寒游人是受不了的。尽管我觉得这些棉衣已经过千人万人的脱穿已显得肮脏不堪了了,可我也顾不得这些了,我和大家一个个披挂在身,就座上了游艇。游艇十二人座位,坐满后开汽艇的小伙子就启动了汽艇。游艇风驰电掣般地载着我们向洞内驶去。

据导游介绍,水洞现在已经开发部分的长度是2800米,为单通道,面积3.6万平方米,空间40余万立方米,最开阔处高38米,宽70米,洞内恒温10度。本溪水洞是喀斯特地貌的典型代表,岩石嶙峋,奇峰林立,石钟乳探入水下,在灯光的渲染下,煞是令人叫绝。
这里的钟乳石与其它地方的钟乳石没有什么两样,在漫长的岁月中滴水使钟乳石形成了形态各异的造型,人们都说是“三分景象,七分想象”,于是这里的人们充分发挥了自己的想象力,给这些奇型怪异的石头起了不少美丽动听的名字,于是就有了佛手、仙丹石这样吉祥的名称。洞壁四周有大片下垂的钟乳石,酷似鹅毛笔管大小,笔管下端有水滴落下,湿润润的笔尖等待着文人墨客到这里用它挥毫泼墨,题诗作画。洞穴深处的钟乳石未受氧化呈白色,人工安置“山坡上”和“水中”的蓝、绿两色灯光照在上面使景象有些离奇诡异,并发出幽蓝的荧光。光在洞与水之间流转,洞形魑魅,可以看到光的颤动,游艇经过,水中的平静的灯光被游船搅碎,灯光和着水的涟漪不断地向空间和洞顶扩散开去,颤颤悠悠的,给水洞增添了几分幻梦般的神奇。

洞内石笋虽不像北京的百花洞里的石笋那样茁壮,但也是密布于上, 一样的大小不一,参差不齐。大的如成横空出世,小的如雨后春笋,有的像传说中的“王母”,雍容富态;有的像传说中的“玉帝”,浓眉飘须;有的像“南海观音”,慈眉善目;有的酷似“西天佛祖”,正襟危坐;有的像威风凛凛的“东方圣帝”,有的像“八仙过海”,形态各异等等。这里的奇石怪石虽天然铸就,但一个个却栩栩如生, ,任你展开丰富的想象翅膀,赋予这些冷冰冰的石头以无限的生命力与神奇,任你给人娓娓讲述你自己杜撰出来神乎其神地动人的传说。当然,这些或潇潇洒洒,或钢劲有力,或线条流畅,或彪悍粗壮的石头也会使人目不暇接的。还有的钟乳石似"龟蛇锁江",隔河相对。在双剑峡观区你可观赏到“倚天长剑”景观,长剑约长五米,剑尖点於水面,在光的作用下剑光森森,令人惊骇不已。此外,洞内还有“麒麟望天”、“仙姑岩”、“菩萨送子”、“斜塔”、“石盾”、“石幔”、“石瀑布”、“天王室塔”、“太白神笔”、“南海菩林”等等奇观。游艇开到了水洞的最深处,这里你可明显感觉到寒风拂面而來,你在不由自主中就会裹紧了大衣,还会把双腿遮盖起来,否则你就会因寒冷儿而颤栗不止。洞的深处有一座石壁,银河落九天“般的布满了“流动”的钟乳石,那气势犹如昆仑再现,颇为巍巍壮观,令人拍案叫绝。这些景观,经过导游绘声绘色的讲解,使人更加更到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之魅力。

面对如此美景,人们分拿出相机,用自己的方格定格了自己所感兴趣的景色,留作永久的纪念。

洞内有的地方还可以看到游动的小鱼,据说这些小鱼是没有眼睛,这里的人叫它们为“盲鱼”。今尽管如此,这些小生命的存在,还是给这阴森的洞穴增添了一些稍有活力。不过,我伸手去试探了一下洞中水温——哇,够刺骨的。人们很难想象,盲鱼这些小生命是如何在这里繁衍生存下来的。

游艇大概行使了一个小时,3000米长的水洞风光尽收眼底,正如导游所说,泛舟其间,其乐无穷也。至此,我们的水洞之行也就告一段落了。

其实,这里的游览项目众多还是蛮多的,除了观

赏水洞(被人称作九曲银河,居中)以外,还有蟠龙洞(旱洞)在右,泻水洞在左这些游览区。还有太子河漂流、鳄鱼表演等。不过我们来的不是时候,这样的季节还不适合漂流活动。所以满足之中,还是略带有一点遗憾。

不过我觉得,本溪水洞不愧为国内著名的风景区,有兴趣的朋友是可以到那里走一走,你会有所收获的。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 一声叹息 和 三月风论坛 共同所有,未经同意,请勿转载

转自:http://www.33ff.net/dispbbs.asp?boardID=32&ID=149129&page=1516阅读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网友评论:

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我来评论:

主要城市景点票价查询 · ·


搜索2万余景点信息
关于票价网 | 景点查询 | 地铁查询 | 站务论坛 | 网站地图
© 2006-2020 piaojia.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海网安备1101000238号 京ICP备14045893号 联系我们:dnzm9@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