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故宫,又称“盛京皇宫”、“盛京宫阙”或“陪都宫殿”,位于辽宁沈阳市沈河区沈阳路7号,始建于1625年至1636年,占地6万多平方米,满清王朝入关迁都北京前的都城就在盛京,即现在的沈阳,沈阳故宫是清太祖努尔哈赤和清太宗皇太极建筑及使用过的皇宫,清世祖福临在这里即皇位。沈阳故宫是中国现存完好的两座古代帝王宫殿建筑群之一。 沈阳故宫的规模稍次于北京故宫,共有建筑70多座,300余间。其建筑整体座北向南,平面布局上分东路、中路、西路三大部分,中路部分为主干,东、西路对应而生。中路由南至北分别为大清门(沈阳故宫的正门)、崇政殿(即“金銮殿”)、凤凰楼、清宁宫;东路的大政殿和十王亭则是清初独特的政治体制八旗制度在建筑上的反映,大政殿因而也成为沈阳故宫的象征;西路不仅有清帝东巡时赏戏的戏台,更因乾隆时期收藏《四库全书》的七阁之一——文溯阁远近闻名。沈阳故宫还珍藏着大量明清两代的珍贵艺术品,如清代的八旗甲胄,作战用的弓箭、火枪、火炮,其中有努尔哈赤用过的剑、皇太极用过的腰刀和鹿角椅等,现已被辟为沈阳故宫博物馆。 1961年沈阳故宫被中国国务院批准为首批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2000年沈阳故宫被中国国家旅游局列为首批AAAA级旅游景区。2004年7月1日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批准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