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点首页 |  北京 |  上海 |  杭州 |  南京 |  西安 |  广州 |  深圳 |  苏州 |  国内景点门票价格大全 |  游记
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沈阳游记

[游记]沈阳游记

2008-07-22    dy7cd.com

搜狐博客 > 诚敬 > 日志

2008-07-03 | 沈阳游记--大帅府之张作霖

"天下无孤,不知几人称帝、几人称王"----谨记张作霖大帅

遥想百年之前,天微亮。风云突变,狼烟四起,豪杰辈出,割据称王不计其数。其有外强中干,华而不实者(吴佩孚),鲁莽率性,鱼肉百姓者(众多),胸无大志、固步自封者(阎锡山),盲目流窜,本无大略者(冯玉祥)。在众诸侯之中,犹存东北王张帅,外御日俄,整军精武,励精图治。开矿、修路、建电站、办边业银行、筹建东北大学,创建中国首支空军和重炮部队,于北满屯军垦,大批移民,10年时间,东北从蛮夷荒芜之地一跃成为举足轻重的经政重镇,也牢固确定了对北满的主权地位,大大延缓了日本侵略中国的步伐,其对中国的影响延绵于今。

幼时,长辈喜欢听评书,内容多为历史演义之类,《杨家将》、《岳飞传》、《薛仁贵征西》等等。正是在评书里,我接受到了最本分的传统思想,张作霖就是在这时候闯入了我幼年的视野,那是何等的英雄啊,海沙子的决斗,如同角斗士般的豪迈,骑士般的潇洒,实乃燕赵慷慨悲歌之士。这是索绕我心头长久以来的印象,犹如草莽般的枭雄,但这并不是一个褒义词,草莽同时意味着感性、鲁莽、随心所欲。草莽不是英雄。直至近日游览大帅府并研读相关书籍后,才发现张作霖的不平凡,当然,他也很矛盾。

20世纪初,是中国从传统走向现代的关键时期,这个阶段,从国家体制到社会文化风气都发生了“千年未有之变局”。没有了皇帝,取而代之的是美国邦联制度的试验,皇权衰落同时带走的是以此维系国家大统的意识形态,没有约束的各省区纷纷独立,各自为政,颇有东汉末年群雄并起的味道,中华四分五裂,三十年军阀混战,十室九空。又有先期睁眼看世界的思想家,通过不懈努力将西洋文化转播进入华夏,社会意识随之一泄千里,洋人的坚船利炮、奢华物件、新鲜思想让整个社会极度浮躁和兴奋,本以为找到了中华复兴的一剂良药,然而,兴奋带来的是抛弃,彻底的遗弃,传统文化由此被批判、被丑化,此影响绵延至今。

在这个阶段,有一种特质,就是中西文化的交汇和冲突,在每一个接触到西洋文化的人身上都有体现,会穿马褂吃西餐,穿西装听京戏,这不是病态,而是一种文化包容和渐变的必然过程。在张作霖身上可以看到了这个时代浮躁特质的突出表现。张作霖出身贫寒,生于晚清时代的辽宁海城,幼时聪慧,用着东北人的直率、勇敢和重情义的特点。少年参军,当过绿林好汉,而后被清廷收编,辛亥革命后,帮清廷镇压革命党,封“关外练兵大臣”,从此成为奉天最高军事长官。东北站稳脚跟后,同袁世凯关系不凡,从而稳定了在东北的绝对势力,封为子爵、盛武将军,督理奉天军务兼巡按使,张氏父子在东北的经营由此开始。当上东北王后,张作霖接触到许多拥有西洋思想的先进士官派,他的政策发生变化,他在东北开展了一系列现代经济建设,使得东北成为重工业重要基地,是中国当时最富饶的地区。但是,传统文化的精髓在他身上时时体现,他如同历史上所有的枭雄一般,出师四征,以求建立自己的王朝。两次直奉战争确定了对北洋政府的绝对控制,势力扩大到江南、安徽等地,1926年如愿以偿的出任安国军总司令,1927年就任北洋军政府陆海军大元帅,组成北洋军阀统治时期最后一届内阁,成为北洋军政权最后一个统治者。出任大元帅后,第一件事就是于天坛祭天。然而,势力的扩张引发了其他四大军阀的联合进攻,而后兵败,返回东北,不料于皇姑屯不幸身亡。从他的传奇经历可以看到一个雄才有余大略不足的张大帅。他不像蒋介石,他摆脱不了传统文化的牢牢禁锢,凡行事为人处处可见传统的影子,这不是他的缺点,甚至是他维系统治的有力武器,但是传统意味着守旧,对于先进军事思想和大局观明显不如蒋介石般的圆滑。比如镇守华北的郭松龄精锐部队叛变就是直接导致奉系势力衰弱的一个原因,他太放心,也太自信,以德度人反而差点被人抄了老家。但是,张作霖依旧是一位才德兼备的领导人,他敢于开放的胸怀和视野对于东北的经济建设、社会文化建设,甚至于对中国的贡献不能被我们所忽视。

今天写的比较随性,思路有点乱,上图是王道。

张氏帅府分两部分,东侧为古典型的三进院落,古朴、幽静,是张氏早期办公、起居的地方,出任奉天省长后,于西侧起大青、小青楼,这是典型欧式建筑,下有图。此图为张作霖办公室,中为其蜡像,整个装饰都表达了张大帅传统的一面。

望重长城!

转自:http://bbs.dy7cd.com/dispbbs.asp?boardid=74&id=16104299阅读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网友评论:

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我来评论:

主要城市景点票价查询 · ·


搜索2万余景点信息
关于票价网 | 景点查询 | 地铁查询 | 站务论坛 | 网站地图
© 2006-2020 piaojia.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海网安备1101000238号 京ICP备14045893号 联系我们:dnzm9@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