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点首页 |  北京 |  上海 |  杭州 |  南京 |  西安 |  广州 |  深圳 |  苏州 |  国内景点门票价格大全 |  游记
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南非游记(七)非洲最南端

[游记]南非游记(七)非洲最南端

2007-07-24    163.com

南非游记(六) 古董市场---南非的跳蚤市场

南非游记(八)--在南非看鲸鱼

字号: 大 中 小

南非游记(七)非洲最南端-厄加勒斯角

非洲最南端---厄加勒斯特角

南非东、南、西三面为印度洋和大西洋所环绕,然而,权威的地理学家们之间至今还有一个扯不清的悬案:印度洋和大西洋的交汇处到底在何方?一派专家们论证道,大西洋的海水极为冰冷,那是因为本格拉寒流沿非洲西海岸北上;印度洋的海水温暖得多,那是因为莫桑比克暖流和厄加勒斯暖流顺非洲东海岸南下。寒流与暖流的汇合处是非洲大陆最西南端的好望角。如今,在好望角自然保护区的海角点处,就理直气壮地矗立着一块牌子:“这里是两大洋汇合处”。“两洋水族馆”、“两洋餐厅”等招牌在好望角所在的开普半岛和开普敦市内更是比比皆是。另有一派学者则坚持说,两大洋携手相拥之处并不在好望角,而在位于非洲大陆最南端的厄加勒斯角。 对于中国人来说,我记得从小在地理课本上学到的,非洲最南端就是好望角。到了南非,这次才听说,非常最南端竟然不是好望角,而是厄加勒斯角。带着一肚子疑问,我们出发了。

出开普敦后沿海岸线东行的公路干线被称为“花园大道”,一路上峰回路转,山水风光如诗如画。本来应该沿途欣赏这美丽的风光的,但是我们的这位司机兼导游,南非白种人,一位和蔼可亲的老头,看样子年龄起码有60岁,实际上可能没有这么大。他是一片好心,说是想带我们走近路, 结果拐进一条支线路。路是越来越差,最后是碎石子路,两边是莽莽的山坡,难得见到人影和房屋,偶尔看到漫山的牛羊,提示我们这里应该是一个很大的牧场。我的脑海里已经出现“车没有油了,在南非莽莽的草原上,几个中国人在推着车……。突然,出现了几个黑人,手里举着……。”终于,在经过了二个多小时的颠簸和无奈后,看到了公路干道。我心里的石头落地了,连老头司机也举手狂“耶”一嗓子!

上干道折向南行后,四野忽然变得格外静谧。非洲大陆最南端以一片怡人的坦荡迎接着远道而来的客人。远远看到的是那高耸的灯塔,似乎在指引着我们前进的方向。 南行,南行,一直走到尽头。先是望见了涌起千堆雪的浩瀚大洋,接着看清了一块白底红字的木牌:“欢迎来到厄加勒斯———非洲最南端的城镇”。厄加勒斯小镇空空寂寂,临海处一栋栋别墅样建筑大多房门紧闭,主人们只有到假日时才来这里小住。公路在这里终止,再向前行只有踏着碎石走了。大海总能撩起人的一腔热血,何况是来到了非洲大陆的最南端。 我们登上了灯塔的顶端,看着那碧蓝的天空和同样碧蓝的海洋,真正的海天一色的感觉,油然在心中回荡。看着那无边无际的大海,不仅感到造物主的伟大和人的渺小。

由于没有其他游人,这位导游又是业余水平,害得我们差一点就要抱憾终生了。我们下了灯塔,到了海边,还检了不少贝壳和小石子作为纪念品。以为一切结束了,上车往回已经100多米。同行的一位伙伴在翻看着从灯塔出售纪念品的地方拿的介绍厄加勒斯特角的小册子,突然他指着小册子上的一副图片《非洲最南端标志牌》,问我们有没有看到,我们赶紧问业余导游,他也不知道。我们下定决心,立即返回,去寻找真正的分界线位置。

顺着灯塔下面沿着海边的一条小路,又向前走了几百米,终于到了那块位于东经20度2分、南纬34度51分的地方,寻到了那块嵌在一方大小石块中的青铜样标志牌。标志牌上用旧南非的两种官方语言阿非利加文和英文标明着:“厄加勒斯角———你现在身处非洲大陆最南端点”。

青铜样的标志牌上铸有一艘凸起的帆船。就像有人到了好望角后跪在地上四面扬沙以求吉祥一样,这艘帆船上那两面鼓起的风帆已被游人摩挲得露出了亮亮的绛紫铜色———来自天南地北之人以同一种方式暗祷着各自的生活之路“一帆风顺”。

标志牌前面有二块条形的长石条,左面的一块刻着“INDIAN OCEAN”(印度洋的英文字样),右面刻着“ATLANTIC OCEAN”(大西洋的英文字样)。

我们在这里拍照留影,留影方式一般都是脚踩两块条石, 寓意着脚踩两大洋了。有一位朋友,别出心裁地坐在两块条石中间,由于两块条石间隔也就十几公分,他就等于坐在两个大洋上呢。更绝的是同行的一位小朋友,干脆躺在两块条石上,头在印度洋,脚在大西洋。

当地人介绍说,印度洋和大西洋的海水温度也不一样。印度洋海水温度较高,大西洋则温度偏低。我们还专门在两个大洋的海水中用手试了一下,当然是不可能有多少区别的喽:)

厄加勒斯特的海滩较之其它的海滨胜地,这里没有铺满细沙的平缓海滩。汹涌的海浪无情地拍打着岸边一排排突兀狰狞的怪石, 怪石上一道道深深的沟槽便是亿万年来海浪轮番扑击的印痕。面对一浪高似一浪的滔滔大洋水和难掩一身傲骨的嶙峋巨石,人们再也难以无动于衷。斯时斯地,有多少人久久地、久久地向远方凝望……。

回首望去,不远处高坡之上的一尊灯塔算是此地最为醒目的人工建筑。1849年3月1日,这座灯塔第一次向在茫茫洋面上夜航的船只燃起指路明灯。如今,灯塔所在之处已改建成为非洲大陆唯一的灯塔博物馆。

我回来后翻阅了不少文献资料,发现关于厄加勒斯角的历史记载竟多为寥寥数语。比较一致的说法是,1488年5月16日,迪亚士率领的葡萄牙探险船队从大鱼河返航途中经过了非洲大陆最南端。迪亚士当时将爱尔兰圣徒布伦丹的名字送给了这个海角。就像迪亚士命名的“风暴角”最后被改成了“好望角”一样,“圣布伦丹角”最后也被人改为厄加勒斯角。厄加勒斯在葡萄牙语中意为“罗盘磁针”,此名源于一个有趣的现象:航船每到非洲大陆最南端这个海角时,罗盘的磁针总是没有一点偏角地指向正北方向。如今,除了“罗盘磁针角”这个名字外

转自:http://txptt.blog.163.com/blog/static/1712932200610139262486/339阅读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网友评论:

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我来评论:

主要城市景点票价查询 · ·


搜索2万余景点信息
关于票价网 | 景点查询 | 地铁查询 | 站务论坛 | 网站地图
© 2006-2020 piaojia.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海网安备1101000238号 京ICP备14045893号 联系我们:dnzm9@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