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点首页 |  北京 |  上海 |  杭州 |  南京 |  西安 |  广州 |  深圳 |  苏州 |  国内景点门票价格大全 |  游记
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沈阳北陵 游记详细

[游记]沈阳北陵 游记详细

2008-04-13    touraim.com

来源:http://blog.lanyue.com/view/610/1087791.htm

9月26日,我们去了北陵游玩。北陵又叫清昭陵,位于沈阳市区北郊,是清朝第二代皇帝清太宗皇太极和皇后博尔济吉特氏的陵墓。因坐落在沈阳市北端,被称北陵。始建于清崇德八年(1643),竣工于清顺治八年(1651)。康熙、嘉庆年间后历经改建和增修,是清代关外三陵中规模最大的一座,与明代帝陵和清东陵、清西陵相比有独特风格。

外出旅游,去看坟墓的机会还不少。突然想到平时生活中,许多人对坟墓是比较忌讳的。可外出时对这些陵墓却是津津乐道,这是种什么心态,我想不明白。

中国人除了对置房产有特别的嗜好外,再就是对自己死后的葬身之地特别的注重。一般的平民百姓没有过多的财力去讲究自己的坟茔,但最差地也要弄上幅好棺木。有钱人家、高官富豪自然对自己的坟墓就更加地讲究了,更何况是皇家陵园了,更是尽显皇室的高贵与气派了。

看过不少的陵墓,其实再怎么样也就是建筑,不管是活人也好,是死人也好,都是住的地方。只是死人住的地方更清静些而已,一个人活着也就是几十年,死了也应该是清静清静了。昭陵建筑特点是完整无双独具特色,仿自明陵而又具有满族陵寝的特点,是汉、满民族文化交流的典范。

陵园为平地建造,南北向。平面长方形,南北长600 米,东西宽300米。周围有砖缭墙。主要建筑在中轴线上。南墙正中为正红门,黄琉璃瓦硬山顶,面阔 3间。两侧墙上镶嵌琉璃蟠龙。正红门外自南向北依次为下马碑,华表一对,石狮一对,三孔石桥、石牌坊各一座。石牌坊为青石雕造,四柱三楼,单檐歇山式,雕工精细。东西两侧各有一组院落,东为更衣亭,西为宰牲亭。正红门内参道两侧立有华表一对,石兽六对。碑楼在北部正中,内竖“大清昭陵神功圣德碑”。碑楼两侧,立有华表,东西两侧建有茶膳、涤器等祭祀用房。

陵园的前部分其实与中国传统的建筑没有太大的区别,这令我又想到生与死的问题。我一直认这死才是人生中最美好的细节。如果我能在这样一个静寂的地方永远睡下去……其实我真的愿意。

陵园后部的主体建筑由方城、月牙城和宝城组成。方城为城堡式,南墙正中辟券门,名隆恩门,上建三重檐黄琉璃瓦歇山顶门楼。城四角建有角楼,均为重檐十字脊,黄琉璃瓦顶。方城正中为隆恩殿,仰覆莲须弥座台基,单檐歇山黄琉璃瓦顶,面阔进深各3间。殿前东西两侧建有配殿和配楼。殿后有石柱门、石五供。方城北面正中为券门,上建歇山式重檐黄琉璃瓦顶明楼,内立“太宗文皇帝之陵”石碑。方城后面是月牙城和宝城,地宫在宝城中间的宝顶下,宝城后面是人工修筑的隆业山。

走在城墙上面,雨后的空气很湿润,也很清凉。周围一切都很安静,偶尔能听到一两声小鸟的鸣叫,清脆悦耳。城墙边是密密麻麻的树木和杂丛林,一些树木上长着红红的叫不上名字的小果子,一串串的很炫目。我让同行的给我拍照,她很惊诧地说,在这还是别照了吧,你拍拍风景就行了。我笑了坚持让她给我拍了两张,背景就是地宫后面的隆业山。

人终归是要死的。

从城墙上能看到陵园外围的湖水,还有湖岸在轻风中拂扬着的垂柳,死亡的气息还在很远的地方。

__记2006年9月26日游沈阳北陵

转自:http://www.touraim.com/sight/getDiaryContent.htm?diaryId=1325&sightId=3334阅读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网友评论:

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我来评论:

主要城市景点票价查询 · ·


搜索2万余景点信息
关于票价网 | 景点查询 | 地铁查询 | 站务论坛 | 网站地图
© 2006-2020 piaojia.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海网安备1101000238号 京ICP备14045893号 联系我们:dnzm9@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