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了寺门奔棋盘山的最高峰攀去,过了笑世上可笑之人的弥勒佛祖,来到了险亭.他是半个亭子都悬空在山崖上,是啊,人生谁不涉险呢,环顾四方,吹了吹清新的山风,向着山顶的晴雪楼攀去,雨后的青石台阶被洗礼的干干净净,象青龙一样蜿蜒.人人面前都有一座高山,只有不断的攀登,经历人生的四季,才知道人间的五味.到了晴雪楼虽是汗如雨下,但心情格外舒畅.更上一层楼,到了楼顶,一切景物尽收眼底,青山连绵起伏,江水象碧绿的腰带一样环要着三山,向阳古刹在绿树掩映下格外的祥和宁静.微风徐来无比的畅意.这里是盛京八景之一的辉山晴雪,可惜的是现在是初秋. [点绛唇] 晴雪楼 石阶蜿蜒,晴雪楼上畅凭栏.青山连绵,碧水绕腰间,山花乱点 好个江山.啸向天 .古刹参禅,涉险谁人攀. 下了晴雪楼不远处是天缘台,这里是恋人们和游客许愿的地方,再树上和台上系满了红布条,迎风飘荡,再绿树掩映下煞是好看.再往前走是一个圆形的喷泉水池,里面有一个鳌.他是一个祥兽,有着美丽的传说: 很久很久以前,南海龙王敖钦的女儿"小龙女"艰难的生下一个儿子,名字叫"鳌"。生他的时候,龙翔凤舞、百鸟齐鸣、海天一色金光。而"鳌"长相奇异:龙头、龟背、麒麟尾。 龙王见女儿竟生此怪物,勃然大怒,一气抽出腰间玉带抛向水间形成"玉带滩",阻隔"鳌"母子欲归南海之路。 小龙女苦苦哀求,望龙王认"鳌",却三秋未果,心力交瘁终面向南海化作"龙潭岭"。"鳌"见母此景,凶性大发,兴风作浪,祸及百姓。 观音闻讯,足踏莲花赶至南海,与"鳌"斗法七十二回终将"鳌"收服。降惊涛骇浪为龙滚河,聚百川千水为万泉河,合纵溢横流为九曲江,指三江汇拢鳌头,直泻南海;赐金牛一头,形成"金牛岭";并在三江之地施五百宝器,天降财宝,地涌甘泉,于是"财源茂盛达三江"一说即由此而来;观音点化"鳌"成"鳌龙",留下原身化作了"东屿岛";卸下莲花宝座,即为现在的"莲花礅",乘"鳌"而去,唐代怀仁和尚云:"伏鳌者圣,得鳌者贤"。 在鳌的旁边有龙的九个儿子,都是用汉白玉雕成的,洁白无暇,在阳光照射下耀眼生辉,他们也有传说和来历: 1、赑屃(bi,xi):形似龟,好负重。一冲在各地的宫殿、祠堂、陵墓中均可见到其背负石碑的样子。在龙子的各类说法中赑屃一般都排在九子之首。 2、螭吻(chi,wen):喜欢东张西望,经常被安排在建筑物的屋脊上,做张口吞脊状,并有一剑以固定之。 3、蒲牢(pu,lao):有摇滚气质,爱好音乐,也爱吼叫。古代乐器编钟顶上就用它来装饰,寺庙大钟上的钟钮上也可见到他的身影。 4、狴犴(bi,an):掌管刑狱。常被装饰在死囚牢的门楣上,因其形状似虎,所以民间又有虎头牢的说法。 5、狻猊(suan,ni):身有佛性,喜好香火,于香炉盖上可见。而且狻猊还是文殊菩萨的座骑,在供奉文殊菩萨的寺庙中均可见到。在文殊菩萨的道场五台山上还建有供奉狻猊的庙宇。因狻猊为龙的五子,所以庙名为五爷庙,在当地影响颇大。一冲曾游过此庙,香火极为旺盛。 6、饕餮(hao,tie):美食主义者,性贪吃。夏商时期出土的青铜器上经常可见饕餮纹,为有首无身的狰狞怪兽。 7、睚眦(ya,zi):性情凶残易怒,喜欢争杀。民间成语"睚眦必报"所讲即为此物。通常在一些武器的柄上,或是尾端的环上上面可以见其雕像,以加强杀气。 8、淑图(shu,tu):形似螺蚌,性情温顺,有点自闭症。所以将他安排在门上衔着门环,免得宵小光顾。 9、貔貅(pi,xiu):在南方及东南亚一带都称其为龙的第九子,大嘴无肛,只进不出,深为赌徒所喜。澳门赌场便摆了一只玉貔貅,予意嘴大吃四方,只挣不赔。他们各有不同,各有所好,各司其职,造福人间. 向前走,过了一座用汉白玉雕刻精美的石桥,映入眼帘的是一尊滴水观音菩萨像,站再观音亭内面露祥容脚踏莲花慈目微睁,高高在上,注视着天下善与恶,世间的美与丑,普渡着众生.拜必. 山风阵阵,日以西斜.微凉,站在高处看着这大自然的恩赐.看着自己走过的地方.人只有跳出这个世界看自己.才能进入另一种境界.下山看着芳草萋萋.山花漫澜,听着卷鸟归巢的鸣叫,颂经的钟磬声,青山呼应着斜阳, 碧空召唤着绿水.源与自然也归与自然,这些都是敢于攀登的人独享的,在高的山攀上之后我才是山峰,人人心中都有山峰,只有超越他才是超越自己,自己才是最难攀登的山蜂,我是山峰,山峰是我. 注:其中鳌传说和龙九子是转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