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沈阳地理这二:杨常而去公馆犹在 |
[游记]沈阳地理这二:杨常而去公馆犹在 |
2008-05-22 sina.com.cn |
从大北关街93号向西走不远,天后客路万寿巷5号是一中西合壁的建筑,门前挂着大东区工商联、大东区总商会等十多个单位的牌子,这就是时任奉海铁路督办的常荫槐建了一处豪华公馆,这座公馆又称常督办府。当年,在张氏帅府同一条大街的北端,他期望的这所豪宅与张氏帅府一样“紫气东来”。 常荫槐1889生人,吉林犁树人,1910年毕业于奉天法政学堂,历任黑龙江陆军第二师军法处处长,公暑参议、奉军骑兵参谋长、镇威军骑兵团司令部参谋长、交通部次长代行部务,交通委员会副委员长、黑龙江省省长等职。1928年6月4日,“皇姑屯炸车案”发生时,他与张作霖同车,受轻伤而幸免遇难。 公馆主楼为区式风格,建筑规模为地上两层,地下一层,平面呈“凹”字形,水泥仿石罩面,主楼从正中开门,前檐为圆形抱厦,门前竖四根水泥仿石圆柱。进入楼内,南侧是走廊,东西两侧为房间,北侧为礼堂,地板和围墙均为木质,天棚吊有区式灯具。木制的楼梯分高楼内的两则,院内东西两侧有水泥仿石立柱女儿墙,中辟月亮门,门里栽植了成排的丁香树,每逢春夏之交,丁香花开,香气袭人。 这座公馆建军1924年,到杨常事件发生,常荫槐在这里住了5年。在第一次直奉战争期间,常被指派往来总部办理事务,经常和杨宇霆打交道,过往密切。 1929年1月10下午,杨宇霆、常荫槐相偕赴帅府面晤张学良,促使张同意成立东北铁路督办公署,并任常为督办,而且声称:除南满路外,将中东路包括在内,一并划归铁路督办公署管辖。张学良当场表示,中东路为中苏共管,事关外交,须从长计议,不应操之过急,免生枝节。然而,杨、常却要求张立即决定,并将事先写好的便条出示与张,迫使其批准签字。张学良推托说:时间已晚,容饭后再议。张复邀请杨、常在帅府共进晚餐,杨、常推说回家用饭。待杨、常饭后归来少顷,便发生了枪毙杨、常的事件。由上诉可见,“杨常事件”之所以发生,既有远因,也有近因,绝非偶然。 |
转自:http://blog.sina.com.cn/s/blog_54309fd9010007yn.html604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