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心情游记]缘至佛家圣地菊花岛 |
[游记][心情游记]缘至佛家圣地菊花岛 |
2008-07-24 tianya.cn |
千年前,僧人觉华驾一叶扁舟从南洋入海。带着神圣的使命,他傲然地在汹涌的巨浪中穿行。至一日,在菩萨指引下,舟入渤海湾,登陆一岛。 岛上古树参天,沙岸间怪石林立,黝黑似墨,与银沙细浪交错,黑白无常间处处是五彩贝壳闪耀。稍抬眼,云雾缠绕,似抬脚几步就可抓入云端。朝夕辉映间,海鸟绕岛啼鸣,人站此处,晃如进入极乐平和之地。 这个离海岸十公里的岛,形似葫芦,面积13.5平方公里,南高北低,是渤海湾中最大的岛屿,因岛上盛产野菊,被称菊花岛。古籍上称它“望之咫尺,而杭无一苇,淼若蓬瀛”。就是说,看着不算太远,可是缺少舟楫之便,欲登无路,只好对着“山在虚无缥缈间”,望洋兴叹。 辽金时代,这里是远近闻名的佛教圣地,到现在还被当地渔民称为“南有普陀山,北有菊花岛”。 当时,岛上有着宏伟的寺院建筑群,最为著名的是大龙宫寺。它是辽圣宗的老师——(渤海佛主)圆融大师所建。要知道,在岛上兴建寺庙非常不易,一砖一瓦,一石一木都要从陆地上乘舟运载。此外,还要提供劳动力和他们的食物与水源。当时,这个献给佛菩萨的大龙宫寺是非常宏伟华丽的,可惜的是,大龙宫寺及另外16座庙宇群分别毁于元代的战火。但据后来的考证,仅大龙宫寺殿柱的基础石遗址就是100公分见方,70公分厚的整石。而寺院长30米,宽19米,建筑面积约600平方米。这是容纳了1000多僧侣的大型修行场所。而大龙宫寺的住持则在辽代被奉为国师!可见当时这里的重要性了。 08年的端午,我从北京缘至菊花岛。路上,才惊闻菊花岛的圣名。半日的车行又经转船,终于来到这个佛家圣地。 感叹间亲眼见得、听得岛内圣物菩提树的神奇。如台湾大师释开正开示,“菊花岛的菩提树,是佛主神灵之显现,每一棵菩提树都代表一位菩萨”。 这里的菩提树是辽代圆融大师从释迦牟尼佛所诞生和涅磐的国度——印度千里迢迢引栽而来。 释迦牟尼佛在菩提树下苦修了七个春秋,终于大彻大悟,得道成佛。也因此,学佛者都会想尽办法栽植菩提。可惜,菩提树属于南方热带树种,对生存的环境、土壤有着很高的要求。菊花岛上的119株菩提树,能够在东北寒冷气候下存活至千年,实属奇迹。 每年5月20日前菩提树便开出浅黄色圣花。与一旁大龙宫寺相映共辉。落花后,菩提籽如串串银铃爬满树枝摇曳。缘至10月菩提子会伴风洒落。阿弥陀佛!119株菩提树千年轮回花开籽熟,缘起缘落。但岛上却只有圆融大师千年前所栽种的119株菩提在此修行,从未有人见过新的菩提在此生根发芽。 还有一个神奇之处,大龙宫寺旁有那一口供寺内僧人饮水用的八角井。它近海却井水甘甜,毫无苦涩。每逢大旱时,岛上其它水井相继干涸,唯有它井水深如故,来供养寺内和僧人和岛上的村民。这口井边耸立着一棵高10米的菩提树。一些树根佛手般拥入井内。千年间,菊花岛经过数次飓风狂袭,雨雹撕打,甚至数次地震的磨练。这口八角井却没有丝毫损坏。菩提树也依旧气定淡然地枝繁叶茂。井与树在千年间缠绕中,同生同息,或是树在拥着井的周全,或是井在托着树的安稳。也许,就如星云大师所云:“从礼让中,才能和谐双赢。”这是千年的印证吧,印证佛法中智慧的包容。 众人在新建的大龙宫寺门前站定,这是2002年重修的庙宇建筑群,是400多名能工巧匠,劳作了60多日,用名贵的香樟木,精雕了释迦牟尼佛、亲那拉特佛、药师佛、阿弥陀佛、观世音、文殊菩萨、普贤菩萨及 18罗汉。其中寺内的释迦牟尼佛、药师佛、阿弥陀佛均高10余米。 大龙宫寺门口会有居士引大家进入,并讲解寺内礼仪。他一再告诫,寺内佛菩萨均是开过光的,不可乱照像,如若照像至家中是要找洁净处供奉的…… 今年是08年,以后的历史中谁也不会忘记。08年有一场旷世的灾难,“512”超大地震。因此大龙宫寺特从外地请来法师于出家人修行的禅房为大家讲述“孝”法,这是非常殊胜的机缘。百善孝为先,“孝顺”又以顺为本。而当代的年青人谁又能诚心真意去体会老人内心的真实需求呢?法师一再的告诫大家,有善因才有善果,请大家多结善缘,多行善事。为已修福,为世集福!阿弥陀佛! 可惜,本人福浅,尚未听完法师的开启,急出禅房解决世事。可若再入高僧禅房,确不能进了。门口的居士言,禅房是出家人的圣地,就连居士也只能在门口协助秩序,不得进入,进入是缘起,出即缘尽。 |
转自:http://cache.tianya.cn/publicforum/content/travel/1/161657.shtml433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