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点首页 |  北京 |  上海 |  杭州 |  南京 |  西安 |  广州 |  深圳 |  苏州 |  国内景点门票价格大全 |  游记
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万佛堂石窟感悟万佛堂石窟游记

[游记]万佛堂石窟感悟万佛堂石窟游记

2008-07-22    touraim.com

杨瑞忱

辽宁义县万佛堂石窟坐落在大陵河边。窟后依偎高岗,窟前滚滚东流。前来观瞻的人摩肩接踵。窟中佛像有端庄的、和善的;有乐天的、潇洒的;有威武的、诡谲的。尊尊神态生动,足见雕塑技艺之高超,令人惊叹。要知道,这是北魏年代的作品,距今已有1500多年了。这还不算,更令人称奇的是,这些佛窟并不都开凿在普通的花岗岩与玄武岩中,有的竟开凿在类似玻璃的石质中,这类石质不脆而十分坚硬。我想不出,在当年的生产力条件下,这种开凿是怎样进行的?问问周围的人,个个摇头叹羡;问问万佛堂的管理人员,回答也是莫衷一是。
带着这样的疑团踏上回归之路,沿路到停车点不过半里之遥,其中要经过一片施工工地。在推土机翻出的土石中,我突然发现,有几块石头,就是那玻璃样的东西,大的我拿不动,就是小的也比一般石块重得多。我就捡了一块像拳头大小的,豆腐块状的,周身还粘些斑驳黄粘土的石块。路过小河时,洗去了粘土后,它露出了真面目,浅灰色的玩艺儿煞是美丽。扁平的一面是个劈面,显然是锤打下来的。上面有许多带状花纹,有深灰的、乳黄的,还有洁白的。而另一面则是天然的,上面有许多小坑,大小不一,似圆非圆,其中有一处嵌有一些小米粒般亮晶晶的东西。同游的人说:“老爷子,这下你可发了,这是宝石啊!”不管是不是宝石,反正我认为是可以把玩的一件稀物。
拿回家来,几位老友见了,有的说纹带是盘龙交舞,有的说那些坑坑可能是当初形成时闷在里面的气泡鼓的;不过究竟是不是,谁也不是地质学家,说不清。有人认为其中的一个角太突出了,该把它去掉,作为镇纸是满好的。总之,人人爱不释手。张悦说:“杨兄,我不能夺人之美,肯不肯借我几天,让我老伴也欣赏欣赏?”李诚说:“杨兄向来大度,你要不借,我就干脆据为己有。”众人哗然大笑。
过了几天,我请朋友设法去掉那个多余的角。他拿去几天又拿回来说:“不行啊,石头太硬,砂轮磨不动,锯铁轨的钢锯也锯不动。”由此,游览时的问题又让我想了起来,在这样坚硬的石崖上,凿成佛窟,用了什么工具?凿佛窟的石匠又是哪些人?他们没有留下姓名,可他们却留下了智慧和劳动的结晶,留下了这份宝贵的文化遗产———万佛堂石窟,就是当年弃置的废石,也令我和我的老友们欣羡不已。这是怎样的一种珍宝呀!人活在世上,总有一天,肉体会消失,然而他的劳动成果和智慧结晶也许会对当代或后代有所裨益。留有芳名又能如何?不留又会怎样?只要不白活,只要奋斗过就可以了,这也许就是生命的价值吧。

转自:http://www.touraim.com/sight/getDiaryContent.htm?diaryId=2378&sightId=2040397阅读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网友评论:

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我来评论:

主要城市景点票价查询 · ·


搜索2万余景点信息
关于票价网 | 景点查询 | 地铁查询 | 站务论坛 | 网站地图
© 2006-2020 piaojia.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海网安备1101000238号 京ICP备14045893号 联系我们:dnzm9@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