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前一篇:万水千山总是人 国庆东游记(上) |
[游记]前一篇:万水千山总是人 国庆东游记(上) |
2007-07-16 yododo.com |
万水千山总是人——国庆东游记(上) 2007-10-10 23:13:44 大中小 标签:人文/历史 “终日碌碌,所以无为”,这几乎是我前些日子对自己一年多来生活状态的概括。过程、功效,还有二者间那种令人沮丧的因果(虽然是出于想象),都包含其中。结果,便只剩下一颗疲惫、郁闷甚至有些落寞的心。 除了冷暖自知,这种生活对于与我朝夕相处的她来讲,也实在是有些压抑。要说不公,也决不算夸张。有时候我不免问自己,生性喜好浪漫、而且还有些倔强的她,究竟是怎样历数那些几近重复的时光的?其间又磨练出了怎样的韧性呢? 远行,已不需要理由。想象远方的风景也好,逃避眼下的空气也罢,区别并不重要。换个地方,换个心境,这就是冲动的根源。 黄金周,中国大概没有什么值得光顾而又还能怡情养性的去处了。一句话,“万水千山总是人”,一个“情”字,反倒是难得寻觅,也不可怡养了。把乡野变为闹市,化古典而为现代,结果虽然不伦不类,但这是当局“开发”的力量,当然也是为了满足我等外人趋之若鹜的心理。 果然,我们本来打算去凤凰的,去看看那方据说本色正在快速消逝的山水风情,然而,没想到有那么多或痛苦或快乐着的人们早已抢占了先机,我们已经一票难求了。 “小隐”不成,便该上个层次,来个“中隐”,去个都市算了。去江南吧,南京和杭州,既有基于历史的宏大想象,也有源于自然的小资情调。当然,游六朝古都,访江南故友,算是一举多得了。 临行当天,她身体不适,硬撑着收拾行李、赶到机场,并飞到南京。好在,谋划了一年多的远游,终得成行,总算是一种莫大的慰藉。更何况,还有一位至亲而又宽怀友善、大智若愚的兄长,曾和我们一同出发,虽然他飞向了另外一座城市,那里有他的爱妻,还有那真正“日新月异”的爱子。 由于飞机误点,到南京已经天黑。禄口机场比白云机场要小很多,但当日的天气,南京无疑要更加凉爽宜人。机场大巴的那位司机,至今留在我们的记忆中,而且十分鲜活,每每提起都令我们感叹。他显然是一个南京通,而且非常乐意把自己的所知,还有他对这个城市的骄傲传递给各位游客。他非常耐心地回答客人的问题,热情、细致而又适可而止。我们中途下车,几分钟后他开车从我们身旁经过,我们禁不住向他挥手致意,而他也报之以礼。买票乘车,原本一场买卖,这种“额外的”的礼数与情感连我们自己都有些许感动。我当时想,什么是窗口?什么是窗口行业?这就是一个明证罢。结果,还没有游览南京的山水,我们已经对这座城市有了意想不到的亲切感。坦率地说,几天后当我们来到另一座城市,这种感觉再也没有找到。或许,一切都是偶然,我们不过是对南京怀有了一种美好的偏见。然而,我们却愿意一直抱着这种偏见,而不去寻求什么所谓的“真相”。她当时有一个评论,我印象很是深刻,也很佩服她的感受力:这个司机,把自己的职业和工作做得有滋有味,而且因此也做得很有尊严。 是啊,“有尊严”。真正的尊严,并不在于“摆谱”,而在于自我尊重,同时赢得别人发自内心的欣赏和尊敬。须知,作为凡夫俗子,我们并不是只敬重所谓的显赫人物与伟大事功。 出租车驶到南京大学南门外,陈已经等在那里了。这个曾经的学生、永远的朋友,在我们还远在广州的时候,就已经让我们感受到了热情和温暖:住宿安排、旅程设计,都已提前做好了。细心,总是一种美德,这原无男女之别。有时候,也唯有细心,才可以让人感受你内心的热忱。 南大也是我心仪的大学,印象中她不浮躁、不逐流、不夸张、有底蕴,而且还很全面,因此第二天的第一个去处,就选择了南大的校园。记忆最深的,当然是南大的“北大楼”了,那是南大代表性的建筑,陈还有意拿楼名来勾连我的母校,虽然“北”者,仅代表方位而已。门口那位已经年迈的管理员,看来习惯于用严厉的辞色来表达自己的热情,命我们站在他指定的位置上后,他主动为我们拍出了几张不同角度的照片,效果很是不错,他作为老手的自信也溢于言表。我们感觉自己被稀里糊涂地摆弄了一番,拍完照片后才明白他的心意,然后才心生迟到的感激。 可惜,南大,大概就像许多其他较为古典的大学一样,在快速现代化的大都市中,成了“城中村”。北大楼古朴典雅,爬满墙面的青藤蔓枝仿佛在裹护着南大的神韵。北大楼高约三层,而它后面一座现代化的高楼拔地而起,它不属于南大,目力所及,整个画面显得那么突兀和不协调。 从南大乘地铁,大概两站的距离,我们到了玄武湖公园。一排明代古城墙,引起了她的兴趣——她最近正沉迷于明清史,尤其是皇朝旧事、宫廷疑案,谈起来反衬了我的无知和无趣。游人比预想的要少,不过正合我们的心意。实话说来,单从景观而论,玄武湖并无什么特别之处。但想到作为南大的学生,可以带着书本,到一任自然的玄武湖漫步神思,便觉得是无上的享受。我和陈倒也不失时机,在湖边讨论起了一些政治哲学的问题。陈确实是执著而又专业的,而且平常的言谈间常常能流露出富有深意的智慧,这一点一直令我赏识。在他那里,学问与生活,离得很近,却不两伤——生活没有因为学问而变得索然无味,学问也没有因为生活而变得浅薄无力。 出了玄武湖,我们直奔新街口,那是南京最为繁华的商业地段。在不到三天的时间内,我们竟然也忙里偷闲,曾数度往返于此。不过,终归劳而无功,在此不记,也免得再次勾起了她空手而归的那份失落。 下午的去处,最具历史与政治色彩,那便是“总统府”了。其实,在进入总统府之前,倒是它旁边的南京图书馆吸引了我。我所去的城市并不多,但一个城市的文化抱负,以及它对于文化的投入,却令我很感兴趣。而在这些方面,图书馆无疑是一个标志了,虽然它仍然可能是另类的政绩工程。眼前的南京市图书馆看来历史不长,这座雄浑的大楼打破了中国传统建筑的对称风格,看起来应当是颇有些容量。我们没能进入它的内部,但它中间偏右的那一面凹形的绿色玻璃幕墙,仍然会让读书人有一种发掘幕后神髓的冲动。 面对图书馆的右侧,横亘着一条并不宽阔的街道,街道的另一侧,就是总统府。总统府门楼不高,两层楼的样子,与前后左右那些高大的现代建筑相比,可能是寒碜了些。然而,它的吸引力不在其高度,而在其特殊的风格所显现出的庄严气魄与政治想象,包括“总统府”三个遒劲的金色大字也是如此。门楼顶上那面高扬的五星红旗提醒我们,民国,已是历史。这面旗帜挂在这个地方,想必也是出于“政治正确”的考虑,尤其是在国庆节。然而,历史、现实与政治,在这里很矛盾,甚至很滑稽。 一段五味杂陈、欲理还乱的历史,化作了一些图片和手迹,供时人去瞻望,说得刻薄一点,就是去拍照。其实,总统府的里面,远不仅仅是民国的记忆,它还是曾经的两江总督府,以及太平天国的神经中枢。然而,令我感触最多的是,墙壁上那些图片和解说,确实体现了一种解读历史的特殊立场和方式。逝者已矣,但胜负成败之间,究竟是历史正义,还是丛林法则,这个问题似乎仍然没有了结。
|
转自:http://www.yododo.com/area/guide/1-01-17-01-6679336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