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一,项目建设背景和必要性 佛祖寺位于宝顶镇香山社区七组,离宝顶石刻核心景区只有一公里,一条柏油公路与大宝公路相连,交通十分便利。自二00四年九月十三日经县人民政府批准开放为宗教活动场所以来,日接待香客和县内外游客众多,并以每年15的速度递增,每年各项收入20万元左右,收入除日常开支外,全部用于寺庙维护,基础建设和道路建设。 随着香客和游客的不断增加,对于佛教文化,佛教旅游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现有的佛教建设和佛教氛围不能满足要求,需塑造一尊西南地区最高的石雕佛像,供游客礼佛参拜,同时修建围墙山门出售门票,增加收入。完善住宿楼和个项基础设施,解决广大游客和香客的吃、住、游的问题。也解决了寺庙举行重大佛事活动,提高寺庙的接待能力和佛事能力,同时也对寺庙和文物取得了一定的保障作用。 二,扩建后的接待能力 扩建后的寺庙面积将到35亩,也增加了各项基础设施,能保证日接待500人的能力,满足200人同时就餐和100人住宿的问题,提高寺庙的法事能力和知名度。 三,寺庙的可持续发展 2007年,县委,县政府提出“大足宗教文化体验游”,这对寺庙的发展指引了方向,向游客展示历史悠久,厚重的佛教文化,佛教礼仪,佛教音乐等佛学知识。佛祖寺刚好地处宝顶核心景区之外,征地和各种旅游建设,不受核心景区的各种限制,远期可把寺庙周边的山头开发成旅游渡假的佛教娱乐场所。 第四章 寺庙状况与工程建设条件一,寺庙状况 [一],寺庙 佛祖寺是大足县内少有的千年古寺之一,现占地20多亩,有大雄宝殿,观音殿,弥勒殿等寺庙建筑。2004年9月13日,县委,县政府明确恢复开放为宗教活动场所,可向广大游客开放。 [二],僧人情况 佛祖寺现有僧人4名,常住的居士8人,还经常有外来僧人来此挂单学习。 二, 自然地质情况 [一],气候情况 大足县地处川东平行岭谷与川中丘陵的交接地带,增域呈倒置三角行,地势东南和西北部较高,中部和东北部低而宽缓。大足县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具有冬暖春早,四季分明,年均气温17.1度,增内气象灾害主要有干旱,洪涝,低温降雨,绵雨,冰雹和大风,以干旱危害最重。 [二],工程地质条件 拟建工程位于大足县宝顶镇境内,区内地形地貌受构造和岩性控制,地貌特征为岩坡地,并处于坡顶浅丘地中,对工程建设十分有利。区域出露地为第四系松散堆积及侏罗系河溪庙组(J2s)遂宁组(J3sn)蓬莱镇组(J3p)受构造控制,沙溪庙组位于该区佛祖岩区域,以沉积岩为主,第四系(Q)地层出露较少。 [三],交通,通讯条件 佛祖寺位于县城东北部宝顶镇,距县城10公里,并有二级公路与县城相连,镇乡公路与回龙镇相通,交通十分方便,佛祖寺所在地通讯电视,宽带网等全部建设完善,完全能够满足本项目需要。 三,工程建设条件 佛祖寺位于宝顶山香山社区七组,距中心镇为一公里和三公里,满足周边群众日常烧香礼佛的需求,寺庙的布置条件距离适中,也符合大足县宝顶核心景区整体建设规划要求。 电力供应有保障,主要来源有城东输出10KV线,短线距离1.5公里。 主要材料来源充足,运输方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