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点首页 |  北京 |  上海 |  杭州 |  南京 |  西安 |  广州 |  深圳 |  苏州 |  国内景点门票价格大全 |  游记
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大足石刻游记

[游记]大足石刻游记

2008-06-10    sina.com.cn

亏了重大校友组织包车,我得以借了一张学生证,冒充研究生的身份,参加了这次的“大足石刻一日游”。

由于是“五一”,所以大足石刻的官方委员会,经过长时间的研究决定,对于此日参加游览大足石刻的学生实行免票优惠政策(实际上也就几元钱而已)。于是,这日来的游客大多数都是亲爱的学子们。

听说连战大伯也在今天也携带着气质尊贵的夫人及全体保镖来参观了著名的“世界文化遗产”,很可惜的是,我们的行程终究错了一步,那时候我们在林荫小道上吃东西休息,很可惜失去了于连战大伯亲密接触共商国是的机会。后来在大巴上听见最后排的女生,对连夫人的典雅气质啧啧称奇。

想来那日的阳光暴烈,林荫深深,佛像巍然,山谷幽静,场景一幕一幕很是难忘。在往返的大巴上,组织的同学积极地调动大家的活跃性,一会儿是击鼓传花,一会儿又是智力抢答,脑筋急转弯,鹭鹭的想法要比我转的快一些。

进山前看到无数的餐馆和帽子摊摊,有小朋友拿山里割下来的苇叶草,很巧妙地编成昆虫、飞禽,拿来送给路人,说:“哥哥,送给你吧,我不要你钱了。”实际上,还是有很多人不忍心,就这么白白拿走,好心地问:“小妹妹,我买了吧,多少钱一个?”她不置可否,路人也只好按着自己的意思给,给多给少,都是另外的一回事了。

下车后还是造成,阳光好的离奇,像天上泻下来的金黄色,其实清新的时候并没有料到,到了中午会变得很晒、很热。

一路上我都是不消停、安宁的主儿。我爱看路旁,看远山,看深谷,看别人不太爱搭理的自然景色,在我眼中,只有这些才是原原本本我应该看的,至于那些为谋利的旅游纪念品,人为的现代建筑、花园,都是千篇一律,没有什么看头的。我只想找出这里的景色,只爱将自己置身于原始的没有商业痕迹的自然。

我们的门票是明信片装的,做完门票的用途便可以贴上邮票,塞到邮筒里面。以前远远地看过一些石刻的照片,但是第一眼看到那些斑驳的石像,心里还是懵了。

多少石像经过长年的风吹雨蚀,残破之处比比皆是,但是还是无妨于石像的大宝庄严。由于对我佛的尊敬,进了山便停止了一路上的拍照。

或有石兽,睁眼怒目,或有题刻,字迹依稀,或有人间大象,观己度人。其中有一佛龛,内端坐无数菩萨,当走进去的时候,那佛龛便如一个厅堂,上方有跪拜像,光线从背后头上的石窟中透进来,把你的影子地照在了身前,身边左右都是一排神色各异,端庄肃穆的菩萨,菩萨身后的石壁上刻有浮雕,或云,或飞鹤,或侍者。那一刻,你的内心唯有静默而已,仿佛刹那间,便置身云雾中,聆听梵音绕梁。

身外事,便如一把细灰,漏漏洒洒地抛开了。

我们沿着石阶,一步步向前,周遭的游人渐渐增多,其中大多都是在校的学生。还有一些也是外地的游客,有的全家一起,带了许多小朋友,有的甚至临时请了导游,边走边由导游一一讲解,这些石刻,若没有哪些小小的介绍牌,便是一个也看不懂。浅陋的历史知识、美学历史、佛教典故,亏我在大学里饱读了那么多,到此刻确是忘记的干干净净,一穷二白的脑袋只好做“好读书不求甚解”的方式。

用心去领悟、体验,不求陷于死板的桎梏里面去,则是我辈懒惰之人,为求简省而故做玄虚的“性灵”论,或者是说“开悟”论。

譬如径直走进的千手观音殿,繁杂富丽,如那人间百态,若双眼被这繁杂所迷惑,心便如坠入万千迷宫,欲望永不得停止,永远没有方向。

那些依附山体而建的卧佛,三圣像,极其高大,其中镂刻,浮刻,技艺精巧,在细致处有襟带的风吹,在宏大处有气势万千,一眼一目都是栩栩如生,如你在他身下行走,他便一直期盼着与你心灵相通,示意与你。

在这些佛像面前,每一个充满着敬畏之心的人,看到最后,只有满心的沉重和默然。走在林荫石板小路上,能够感受到的只有山间的风,透过林子斑驳的光线,还有模糊中茂盛的野草。

看完了《孝经图》、《六道轮回图》、《地狱图》之后,我们便找了一个小栏杆坐下,鼓捣自己的包包,开始拿东西来吃,因为临近中午,也不太想在外面的餐馆内吃饭。

中午的游人慢慢多了起来,原本宽敞的过道渐渐也变得行走缓慢,我们顺势就找了干净的地方坐下,不急不忙,享受那林间清凉的片刻。

石板路上有一处草丛旁,有一个不知名的蠕虫群正在搬家,绵延着向前移动,不仔细看便以为是一条条黑漆的树根,但是细细瞧那些细小的虫子蠕动,又让人觉得脑袋发麻,恶心欲吐。但是好奇心的驱使,迫得一拨又一拨的游人围上去观看,心急地钻进去,然后又迫不及待地冲出来,边对自己的亲友说,好恶心啊,好多虫子。

临走出宝顶山景区已经午后,暴晒的阳光让人们到哪里都是汗水涔涔。我们走出来之后就与杨灿他们失散,单独找到坎下的一个地方乘凉,那里有安静的老婆婆坐在自家的小院里扇扇子,竹凳子斜着靠背挨在墙壁上。小院对着的这一边是深深的山谷,微风袭来,看山谷对面的梯田,小房子,看山谷身后的群山。临下山的小路有许多分叉,勾起了我不断地往下走的心。在山路的两旁,盛开了许多浅紫红色的喇叭花儿(牵牛花),我欣喜异常,可知道在我童年中,有多少摘采狗尾巴草和牵牛花的记忆。小心翼翼地攀缘上去,摘了一朵最美丽的下来,给鹭鹭带了上去。

到了北山,已是下午两点多钟,在大巴上短短地小睡了一会儿。告别了酷热的中午,满街笼子里的珍珠鸡、大野兔子们。

下午参观的北山石刻保存相对完好,而且下午遇到了数量最多密度最大的导游解说,由于上午在宝顶石刻基本没有专注地了解石刻的历史、变迁什么的,所以下午都是在尽量地混导游。所谓混导游就是我们提前站定到佛像前,然后导游和庞大的人群(其中不乏混导游的人)一起移动过来。这时我们就在佛像的最前面,可以看到最清楚的画面,聆听最清晰的解说,待结算完毕的时候,赶紧提前移动到下一个佛像前。唉……无耻么?

转自:http://blog.sina.com.cn/s/blog_4b3e1c0701009a0w.html368阅读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网友评论:

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我来评论:

主要城市景点票价查询 · ·


搜索2万余景点信息
关于票价网 | 景点查询 | 地铁查询 | 站务论坛 | 网站地图
© 2006-2020 piaojia.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海网安备1101000238号 京ICP备14045893号 联系我们:dnzm9@hotmail.com